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希特勒的爱情


那年看贝尔蒙多主演,希特勒也作为一个角色形象出场了的法国喜剧电影《王中王》,其中有句印象较深的台词:下面来个“风流寡妇”,元首爱听这曲子。

风流与寡妇这俩词放一起,让人不多想不都不行,加上喜剧片的嘲讽基调,于是希特勒在我心里留下了轻佻滑稽的印象。

后来才知道,电影里的《风流寡妇圆舞曲》源自20世纪初维也纳的一部轻歌剧《风流寡妇》,剧里的寡妇也不能算风流,而且就其原文来看,翻译为快乐寡妇更为确切。这部剧无论音乐还是舞蹈都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希特勒的欣赏水平并不低。

后来又发现,希特勒也并不风流。不但不风流,在男女之情方面甚至可以说是保守且拘谨。

直到1945年5月柏林城破,盟军方面才从总理府地下室缴获副官们的日记中知道有爱娃·布劳恩这个女人。

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的关系,当时被刻意遮掩,虽然在希特勒身边的小圈子里大家都心照不宣,但外边,就是德国内部也没有过传闻。后来的有关描述,要么出于立场要么出于仇恨,很多都参杂了主观臆断乃至恶意揣测。但通过印证,拨开迷雾,还是能够看到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1929年,希特勒的摄像师也是好友霍夫曼在慕尼黑有家店铺要招聘一名秘书,来应聘的是一个17岁的姑娘,爱娃·布劳恩。时年40岁的希特勒与她在这里相遇,两人一见钟情。

但此后希特勒忙于政治活动,全国四处奔波,受到冷落的爱娃心情抑郁试图自杀,希特勒这才开始真正关心她,把她纳入自己的生活。但她也只是在慕尼黑或贝希特斯加登的山庄,很少去柏林。偶尔随希特勒出行,也不在车队里,而是和秘书在一起随后到。

希特勒对女人在观念上有些偏见。 他私下曾经说过的一段话,透露了他心目中“理想”女人和婚姻的样子:非常聪明的男人应当娶幼稚、愚蠢的女人。要是我娶了一个女人,老是在我的工作上插嘴,诸位想想,会怎么样?在我空闲时,我要的是安宁……

爱娃不仅从不过问政治,也不关心权力,没有任何野心,而且还能给希特勒带来一个政治人物难得的轻松、安宁和家庭温暖。但爱娃绝非幼稚和愚蠢,希特勒发现她有很多可贵品质,他们的关系逐渐升华。

爱娃身上可以说毫无“情妇气质”。与其说是美丽,不如说是可爱。她活泼好动,擅长游泳、滑雪等体育活动。她喜欢跳舞,有时会和下级军官们跳到半夜。她性情随和,所到之处能给人带来轻松气氛。一名党卫军士兵在回忆录里写道,她人很和善,对我们也很好。

她出身德国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信仰天主教的父母对她的这种婚前性行为并不接受。她从没为个人目的利用近在咫尺的权力。她没利用过自己的身份为家里做过任何事,即便与那个庸俗阴险的党务总管博尔曼无法相处,也不通过希特勒使他难堪。她与政治的关系,只是在政治会议休息期间进去收拾一下茶具,然后立即离开。

她衣着朴素,从不曾戴过贵重首饰,有些普通首饰,都是过节或生日时希特勒送的,价格低廉到旁人看了都替他难为情。

爱娃迷恋希特勒成熟男人的冷峻强势,还有他坚定的目光和声音。她并非善恶不分,只是出于爱屏蔽自己不去想希特勒做的事意味着什么。她曾对妹妹说,希姆莱让他不寒而栗。

希特勒对爱娃是在意与宽容的。爱娃出去滑雪回来晚了,他总是不安地看表,担心出什么事。爱娃出去旅行,希特勒嘱咐尽量不要晒太阳,担心会得皮肤癌。在小圈子里就餐时,爱娃曾经当别人面提醒希特勒领带与衣服搭配的不好,他也不生气。1938年欧洲形势极为紧张,希特勒担心自己遇刺,写了一份秘密遗嘱,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给爱娃补助金。

希特勒不结婚,他对两人的关系有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形式上是什么无所谓。他把出售自己相片的垄断权部分交给了爱娃,使其能够有点有限的收入达到经济上独立,为的是在两人平时谈话中避免谈到钱,从而玷污了这个纯洁关系。在他的最后遗嘱中,把两人在一起的时光称之为“珍贵友谊的岁月”。

希特勒不结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与明星一样,担心结了婚,就失去了某种东西,不再是女人们倾心的偶像了。他很在意自己的形象,为保持体形,常年坚持素食,而且异常节制,他经常在正进餐时让仆人进来把菜端走,理由是太好吃了。

虽然希望得到女人的崇拜,而且也的确不乏女人崇拜,但对希特勒来说那只是政治需要。他的亲信们时有风流韵事,对此他睁只眼闭只眼,而他自己在生活中则表现出了相当的严谨。希特勒经常邀请一些客人共进晚餐,当总理的最初几年,也有女电影明星来,但一般只邀请已婚的,而且大都让丈夫陪同。席间,他会腼腆地说对她们一些恭维话,后来就干脆不邀请女人了。

希特勒还一直决意不要孩子。他认为,一旦有了孩子,部下将来就会试图让孩子当他的继承人;而像他这样的人,别指望会有一个能干的儿子,孩子是废物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几乎是个规律。

1945年,最后的崩溃日益临近,爱娃出人意料地从慕尼黑来到柏林。她自己一定要来,谁都知道她来做什么。希特勒劝她回去,还让人在顺路的邮政飞机上安排了座位,她拒绝了。

与其他人或强作悲壮,或精疲力尽,或绝望沮丧不同,这时的爱娃镇静自若。她关心别人是否饥饿。她叨念,为什么还要死这么多人?这全是徒然的……

他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因为不这样,爱娃就没有与希特勒共同举行离世仪式的权利。几十小时之后,俩人与周围的人一一告别,走进卧室双双自杀。死时,爱娃头靠着他的肩膀。

希特勒曾说他厌恶政治,更讨厌军事。战争结束后要彻底退休回到家乡,盖一个大房子,除了爱娃,不带任何人同去。

1943年后他多次对身边人说,我终究有一天会只剩下两个朋友,一个是布劳恩小姐,一个是我的狗……

如果撇开希特勒的罪行,仅从情感角度看,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但发生在一个发动疯狂侵略战争和残暴种族大屠杀的人身上,不能不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事实。

其实这并非违和失常。一个人,无论身上具有多好的品质,只要满足两个简单的条件就有变成魔鬼的可能。一是把某部分同类不再当人,二是自认为是拯救国家与民族。第一点让人无任何罪恶感,第二点让人有满满的正义感。希特勒曾理直气壮地说,为什么我就没有权利去消灭数以百万计的像害虫一样繁殖的劣等民族呢?在个人品质上,他循规蹈矩,追求高尚,简直可以做道德模范,但搞起迫害屠杀却从来没有任何道德界限。

德国历史学家斯托卡尼写道:“他具有作为一个最伟大的领袖所能够具有的几乎一切品质,却缺乏作为一个最普通人哪怕是最起码的一丝良知。

希特勒不是千百年才出现的一个异类,看我说的前边那两个条件,我们周围有些“好人”就具备那潜质,缺少的只是政治才能和历史机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中的虞姬:希特勒最爱的女人有多野?
希特勒身边的八个女人,自己都没有发现还有女间谍
希特勒只承认过这个妻子,结婚当天自杀身亡
二战中的虞姬:希特勒的妻子爱娃布劳恩
《与希特勒同行》揭秘爱娃布劳恩的生活秘史
希特勒的家庭生活 爱娃•布劳恩的餐桌-《世界博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