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和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是指患者的入睡与觉醒时间均比传统的作息时间显著提前,也就是说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早睡和早醒。本病以持续性早睡(晚上8点至9点)和早醒(凌晨3点至5点)为主要表现。试图推迟睡眠始发时间以避免早醒一般会失败。即使成功地推迟到传统的上床时间去睡眠,仍然会出现早醒。睡眠维持功能不受影响。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患者很少引起临床注意未发现有特殊的解剖或生化病理的异常。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性別比例不详。以难以控制的、长期的早睡和早醒为临床特征,患者主诉在傍晚不能保持清醒,或凌晨早醒,或两者皆有。与其他睡眠维持障碍不同,本病是经过正常长度的良好睡眠后才出现早醒,也就是说,患者夜间睡眠的长度和质量是不变的,主要是把整体的睡眠时间提前了,不该睡觉的时候睡觉了,该睡觉的时候却是清醒的。在清醒期间患者没有严重的情绪乱。没有思睡感,也不影响白天上学或工作。

然而,在傍晚,总需要比社会传统时间早很多的时间进行睡眠,而使得傍晚活动减少。典型的患者在晚6点到8点之间(一般不超过9点)即入睡,在凌晨1点到3点之间(一般不退于5点醒来)。尽管患者尽最大努力把睡眠往后推迟,但患者的睡眠开始和醒来时间仍然照旧。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又叫睡眠时相延迟型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它是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患者的主睡眠时间段出现了后移,通常超过两个小时,是一种延迟的睡眠起始和觉醒时间的模式,而且不能在期望的或者是常规可接受的较早时间入睡或者是觉醒。

患者有明显的入睡困难,但是一旦入睡,他的睡眠的质和量以及睡眠结果都没有明显的异常,主要表现就是不能按照社会环境的要求就寝或者是起床,入睡晚,起床晚是它一个主要的临床特征。

它可以与非24小时睡眠觉醒型或者是其他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相重叠,可有睡眠时相延迟的家族史。睡眠时相延迟型的患病率在普通人群当中的大约在0.17%,但是在青少年中,可能会大于7%的概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睡觉仿佛跨时区?——了解一下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到底是睡不好让人抑郁,还是得了抑郁症才睡不着?
六种常见睡眠障碍
睡不好,睡不着,睡不醒!你是哪一种?
“精力不足,总是睡不够”或是健康红灯信号?来看最新专家共识怎么说!
“夜猫子” 其实是种睡眠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