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肩周炎:你还在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吗?
2016-04-14 21:10来源:丁香园作者:麻花詹
字体大小|
粘连性关节囊炎即肩周炎,又称「冻结肩」,其门诊病人患病率为 2%-5%,主要发病人群是 40~60 岁中年人,常与物理创伤、长期制动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肩周炎发病机制,目前只有滑膜炎症可解释盂肱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进行性纤维化。组织学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发现成纤维细胞增殖改变胶原蛋白结构,同时使糖蛋白、葡糖胺聚糖和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肩周炎典型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僵硬及外旋受限引起的肩部疼痛,具自限性,症状会在 1~3 年内逐渐减轻。
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已被广泛应用,其可缓解疼痛,增加运动范围,改善关节功能,短期效果优于物理治疗或安慰剂。对于这种治疗方法,Gunnvald 就 Prestgaard 等的研究在 PAIN 杂志上发表评论。
restgaard 等对 122 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皮质类固醇(曲安奈德 20 mg)或生理盐水注射到盂肱关节。
在 6 周和 12 周,皮质类固醇可显着减少疼痛,虽然对有较高疼痛基线和以手臂疼痛为主的患者效果不明显,疼痛的组间差异并不大。超过 12 周,对照组症状也减少,到 26 周组间差异无意义。
restgaard 等研究的患者没有关于家庭锻炼的具体说明,该研究缺陷是没有控制伴随理疗。与安慰剂组对比,在皮质类固醇治疗时监督理疗可促进功能恢复。
以前,有学者提出影像指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可优化临床效果,但研究发现注射位置对临床结果并没有影响,这说明其渗透作用同样可达到抗炎和轻度镇痛作用。
2006 年循证医学回顾了口服皮质类固醇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作用,并进一步证实系统治疗的作用,超声引导注射效果并不优于肉眼体表定位注射、肌缘注射或者臀肌注射。
restgaard 等认为未来的研究应比较超声引导的成本效益,但他们没有对比关节内注射与联合关节内和关节外注射的疗效,我们仍不知单次皮质类固醇注射到转子间或远程肌肉注射是否同样有效。
未来研究方向应是对比关节内、转子间和系统治疗效果的多臂研究。这项研究对未来实践影响重大并具潜在经济影响,如果系统治疗有相同作用,我们可以让我们的针停留在肩关节外而减少侵袭性操作。
查看信源地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糊热敷治肩周炎
肩周炎为何夜晚疼痛加重-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肩周炎不同分期的中西药用药
肩周炎治疗的几个阶段
肩周炎先试试此方
【健康贴士】肩周炎小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