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朝南海 箭射苍穹
长沙晚报记者 胡兆红

  6月25日20时零分,长征7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起飞。这是长征7号火箭的首飞,也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首秀。近日,著名军事科技专家、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世光专程参访了文昌发射场区。我国新的发射基地为什么选址海南?海南文昌发射基地有何不同之处?战略意义何在?本报记者就此对周世光教授进行了专访。

  问题1:

  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

  为何选址海南?

  周世光先后多次参访过位于酒泉、太原和西昌的三个航天发射中心,这次是第二次参访海南文昌发射基地。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为何选址海南文昌?在周世光看来,在文昌建发射基地,优势很多。

  首先是文昌纬度低、发射效费比高。火箭发射场距离赤道越近、纬度越低,发射时就可以越多地利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我国4个现役发射场中,文昌最近赤道。据测算,在此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比在西昌发射提高10%至15%,卫星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

  其次是文昌滨海,海运方便,能解决大推力运载火箭利用铁路、公路和空运均无法运输的难题。我国铁路隧道只能通过直径3.35米的大件。长征5号运载火箭芯级直径5米,无法在内陆发射场使用。装载该火箭的运输船从天津港出发,在海上航行5至7天(1600至1800海里)即可到达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西码头,再由公路运往发射场。

  三是发射场面海、射向宽。火箭发射方向1000公里内均为海域,火箭残骸落区均在海上,安全隐患小。运载火箭燃料用完后,第一、二级残骸一般会坠落,第三级残骸则留在太空。以往我国内陆发射的火箭残骸,大多坠落在湘黔桂鄂等省区乡野,均有安全隐患。

  在文昌发射,火箭第一级残骸坠落在三沙市海域,第二级残骸坠落在南太平洋海域,都不会给城乡带来影响。坠海的火箭残骸产生的污物,将被海水稀释分散,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此次文昌首发的长征7号运载火箭,第一级残骸就坠落在黄岩岛海域,未产生安全、环保事故。

  问题2:文昌发射基地有哪些技术优势?

  相较于其他三个航天发射中心,文昌发射中心有自己的哪些特点?

  周世光介绍,文昌航天发射场内有两条路,航天路和问天路,串联起场区的主要建筑物。两座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是发射场的核心建筑,分别供芯级直径5米的长征5号和芯级直径3.35米的长征7号两种火箭卫星(或其他载荷)总装测试使用。用于发射长征5号和长征7号的发射塔,分别称为101号和102号,通过宽20米的轨道相连。

  两座发射塔距离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为2.8公里,远远大于酒泉发射场测装厂房到发射塔架的1.5公里距离。这是因为文昌要发射推力更大的火箭,安全距离需要扩大。长征7号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高96.6米,采用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的混合结构,脖子后仰几乎90度才能看到房顶!

  厂房中央,新型活动发射平台横跨铁轨之上。该平台主体结构长26米,宽23米,高8.7米,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承载能力最强、系统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发射平台,还首次设置了脐带塔、供气管路等多项设备,整体塔高近70米。

  该平台是为火箭提供承载、支撑、安装、捆绑、测试的大型地面设备,也是火箭动力、测控等前端设备的工作平台。以往许多测试和连接工作都在固定塔架上完成。现在火箭的总装、测试、与地面设备的接口,都可以在技术厂房进行。三四天就能完成发射准备工作,火箭在发射塔的准备流程可以成倍缩短,发射也更灵活。

  问题3:

  如何规避沿海恶劣气候

  对于发射场的影响?

  海南具有高温、高湿、高盐以及强降雨、强雷暴的气候特点。如何规避恶劣气候对于发射场的影响?

  周世光介绍,发射塔架四周耸立的4座钢架结构避雷塔高115米,之间有金属线相连,周围还拉了3道防雷线,既能防直接雷也能防地面雷。仿真计算实验表明,拉线后的雷电拦截效率可达到98.5%。

  为迅速降低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几千摄氏度高温,专门设计了“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运载火箭发动机点火前,位于活动发射平台上的一级喷水系统会向发射平台喷射一层厚度为5厘米的水膜。当火箭升至5米高以后,位于发射平台两旁的二级喷水系统会继续向箭体尾部火焰中心喷水,两级喷水设施各喷20余秒,总喷水量达400吨。这400吨水中,30%会瞬间汽化到大气中,60%则通过导流槽流走。大量的水分蒸发可使发射平台核心区降温1000摄氏度左右。该系统还具有良好的降低噪音效果。

  战略意义:

  中国航天发射场

  战略布局更合理

  在周世光看来,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并非酒泉、太原、西昌等现有航天发射场的重复与翻版,而是在高起点上的创新发展,引用了当今世界航天领域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最新技术。诸如信息化、智能化、环保诉求等创新元素都贯穿融入发射场设计、建设的全过程,将建成一个综合发射能力强,安全性、可靠性和信息化程度高,生态环保、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文昌航天发射场建成使用后,酒泉卫星发射场将继续承担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发射任务,太原卫星发射场仍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场将主要承担应急发射任务,并与文昌发射场形成一定的互补关系。

  四大发射场形成沿海内陆结合、高低纬度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结合的格局。战略布局更为合理,体系更加完善,大大提高我国航天发射场的综合发射能力。

  专家名片

  周世光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全军高科技教授团成员、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军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研制的一种综合电子战单兵武器已装备部队。

  探访杂记

  海滨小镇圆梦航天

  周世光

  2013年12月,我首次来到海南文昌发射场参观时,场区内主体建筑接近竣工或在装修,只能看外观;地面植被稀疏、黄土裸露,道路尚未完工,四处可见建筑垃圾,整个一座大工地的景象。这次再来,一切都已大变样。我们乘电梯直达101号(长征5号发射塔)的第12层,再步行4×16级台阶,便登临楼顶。从顶上极目四望,整个场区苍翠欲滴,道路整齐干净,主体建筑物巍峨挺立,已经全部可以投入使用。

  参观结束,中午在营区外不远处的龙楼镇街上饭店聚餐。老板喜不自禁地说:“火箭发射前那几天,这里到处是人,我们从早忙到晚,还是应接不暇。”我说:“以后还有更多、更大的火箭要发射。你们这里将会财源滚滚!”

  从2009年文昌航天发射场破土动工至今,借助航天城的建设和“航天”金字招牌,龙楼镇发生了从小渔村到世界知名小镇的翻天覆地变化。

  谁能断言这座肩负中国航天梦的海滨小镇,不会像“卡纳维拉尔角”那样驰名世界?

  相关链接

  中国4大航天发射场

  ●酒泉航天发射中心:

  又称东风航天城,始建于1958年。主要承担测试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任务。

  ●太原航天发射中心

  始建于1967年。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火箭、导弹的试验发射任务。

  ●西昌航天发射中心

  始建于1970年。主要承担通信、广播、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及火箭导弹的试验发射任务。

  ●文昌航天发射场

  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2009年9月正式开工。前身为中国发射亚轨道火箭的测试基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世光:文昌航天发射场拾萃
文昌 中国首个滨海卫星发射中心亮相
探秘文昌发射基地
长征七号最新图集:垂直转运全程曝光 文昌发射场露真容
长征五号11月上旬择机发射 发射塔架内部曝光
散文||亲历长征八号火箭首飞升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