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立岳麓书院之前 岳麓山上书香袅袅
文/范亚湘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声名显赫的岳麓书院历来备受世人关注,今年恰逢岳麓书院建立1040年,近日,网络上针对岳麓书院大门之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争论又开始热闹起来

  要说清楚这副对联的来龙去脉,首先得从岳麓山的书卷之气说起。

  其实,早在朱洞创立岳麓书院之前,岳麓山上就书香袅袅,只不过那时的读书人读的是佛教经书罢了。

  唐诗人杜牧《江南春》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唐时,南朝遗留下来的寺庙建筑物在烟雨中若隐若现,无不扑朔迷离。显然,杜牧不仅仅是写景致,而是别有意蕴。

  汉代,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文化浸淫东来,到了魏晋,佛教开始风行。 268年,名僧法崇禅师云游至深壑林海的岳麓山,他临清风峡,饮白鹤泉,瞰赫曦丹枫、长岛湘流,观禹碑风云,遂请准建立了湖南最早的佛教圣地灵麓寺,又名慧光明寺。第一缕佛光照耀湖湘,灵麓寺人称“湖湘第一寺”。281年,法导禅师来到岳麓山,对灵麓寺进行了增修扩建。南朝刘宋时,因朝廷大肆倡导兴佛,全国各地寺庙林立,佛风日盛。灵麓寺得到了朝廷的护持,不少官宦留书藏石,别构正殿,“建涅盘像于寺中”,“献贝叶经于层阁”,使灵麓寺的建筑更加完备。同时,“弱年慕道,笃志经籍”的北籍高僧法愍隐入住灵麓寺,讲经说法,弟子弥众。灵麓寺由此香火渐旺,成为“湖湘第一道场”。

  到了唐代,灵麓寺改为麓山寺,盛极一时,寺院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殿堂华丽,声名蔚成大观,文人雅士竞相携游,或赋诗,或作文。寺内高僧,佛事日弘。北海太守、书法家李邕来到麓山寺,撰文书写了麓山寺碑以纪其胜。碑额篆书“麓山寺碑”,碑文为行楷书,叙述了自晋至唐麓山寺的兴废修葺及禅师宣扬佛法的情况,描写了岳麓山绝美风光。碑的文采、书法、雕刻都极美。此碑被称为“北海三绝碑”,对后人影响较大,宋代苏轼,米芾均袭基法,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每作大字,一意拟之”。杜甫、刘禹锡流寓湖湘,游历麓山寺,有“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之吟咏和“高殿呀然压苍巘,俯瞰长沙疑欲吞”之惊叹。

  845年,唐武宗灭佛,麓山寺殿堂全部被毁。之后,麓山寺几度兴废,但仍不失为禅宗的重要佛寺之一。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素来喜欢兴办学校,他看中了岳麓山这块“风水宝地”,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方才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湖湘圣地 探秘千年弦歌岳麓魂(组图)
湖南长沙----岳麓山
岳麓书院1
春节行最后一站:长沙
岳麓枫叶红
山中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