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名著以本来面目
谢浮名

  当下,哪些书最受欢迎?武科大中南分校图书馆的一项统计让人大跌眼镜:排在借阅频率前100名的著作中,没有一部是中外文学名著,也没有一个文学大家。

  近来,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发布过类似的借阅百强榜,无一例外,历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文学名著一概不被待见。在生猛的网络小说、青春文学的围攻之下,名著“沦陷”了!

  文学名著无不是文化的精粹,记述了作家所处的时代最核心的动态,构建着充溢天地的文化气场,塑造着民族品格、国家形象。如今,它们一律被束之高阁,是文学名著自身的悲哀,抑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幸?

  这是一个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人类进入了生活的快车道,不顾一切地一个劲地往前赶,进食仿佛成为了一种累赘,一种亵渎时间的活动,于是所有忙碌的人们都开始减少吃饭所用的时间,而那种随叫随吃,既不费时又美味可口的快餐便逐渐成为了主流。落实在文化消费上,市场所需要的主要文化产品,不是千锤百炼的经典著作,而是能供人们进行即时文化享受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速成、通俗、短期流行的特点,无暇去刻意追求什么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

  毫无疑问,“快餐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决定了快餐文化的必然产生。

  更重要的是,我们曾经给文学名著附会了太多的责任和使命,过分地强调了它的教育功能,以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只宜于端坐案前,焚香拜读,如教徒侧耳倾听牧师的传道一般虔诚地接受灵魂的洗礼,忽视了名著无与伦比的愉悦价值,忘却了先哲名言:“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个智者进行轻松的交谈。”比如我们看电影,欣赏歌舞,为的是追求精神的愉悦,为的是暂时摆脱激烈竞争中产生的紧张、烦躁的精神状态,而不仅仅是为了接受教育。

  处于叛逆阶段,崇尚标新立异的大学生需要的是平等的轻松愉悦的对话,而不是被动地膜拜经典。这样,那些被刻意夸大了教育功能、弱化了愉悦心灵价值的名著,大学生们自然敬而远之了。谁愿意背着一块大石头看电影呢?

  我们习惯于将名著打扮成正襟危坐的老夫子,似乎存心不让人对之产生亲近之情。很多人一提到鲁迅,就把思想家、革命家的帽子往他头上套,端庄严肃得很。这实在是歪曲的宣传。鲁迅的很多东西,比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乃至他和人家打嘴仗的小文章,都妙趣横生,令人忘倦。

  还名著以本来面目,就是要告诉人们,文学名著比网络小说、青春文学不仅有品位,而且有趣多了,而不去刻意突出其传道士角色,或许能使落寞的名著重新进入人们视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餐文化之网络文学
随笔||浅阅读
阅读经典,重拾文化记忆
文学经典:要“读”不要“考”
浅谈当代人的阅读观
微阅读时代,怎样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