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母治病网上借贷,反丢了救命钱

为母治病网上借贷,反丢了救命钱

长沙一市民被骗31万余元,民警抽丝剥茧找线索终破案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通讯员 蒋新慈

  “警察同志,帮帮我!”2018年11月底,芙蓉公安分局荷花园派出所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报警人姓齐,被人骗走了31万余元,那可是她母亲的救命钱!派出所接警后,刑侦大队随后跟进,对案件全面展开侦查。日前,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为借钱交“手续费”“好处费”被骗

  齐女士是如何被骗的呢?事情要从前几个月说起。去年,齐女士的母亲突然得了重病,急需用钱。为了让母亲得到更好的治疗,齐女士把亲朋好友借了个遍,又在网上发了一篇帖子求助。

  没多久,真的有人添加齐女士为好友。对方自称是借贷公司的人,不仅能帮她贷到更多金额的款项,还能提高信用卡额度,但是需要手续费。母亲的病令人着急,齐女士一看能借到钱,立马将首笔“手续费”给对方打了过去。

  但是,对方声称的贷款却迟迟没有到账。齐女士催促对方时,对方表示排队借款的人比较多,如果想钱早点下来,需要一些“好处费”进行打理。贷款没有拿到手,钱倒花出去不少。除了手续费,还平白多出个“好处费”。齐女士有所犹豫,但想到这是目前唯一能借到钱的地方,齐女士似乎没有选择,只能再次转账。

  尽管给了“好处费”,贷款仍然迟迟没到账。“借贷公司的人”就开始给齐女士推荐不同公司的贷款,前前后后十几次,每一笔都要手续费,每一次催款都要“好处费”“平台管理费”。总之一句话,“要钱”。

  每当齐女士有疑虑时,她都能收到一条来自借贷公司的短信,短信说“你申请的贷款已经核准,将于近日到账”。这些短信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给了她希望。殊不知,这不是希望,是陷阱。原来,这些短信不过是对方自己编辑冒充金融公司发送的。前前后后,齐女士一共转账60余次,累计31万余元。待齐女士发现事情不对劲时,对方早已不见了踪影。原本想给母亲治病多借些钱,没成想还赔进去这么多医药费。

  从嫌疑人虚假身份入手找线索

  接警后,民警迅速展开调查,但网络诈骗案侦办难度很大。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使用虚假身份,微信号、名字、公司等都是假的。东窗事发后,虚假的微信号随即停用。案件侦查陷入难点。民警决定先从嫌疑人的虚假身份入手,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通过侦查,民警发现嫌疑人很有可能是福建三明大田人。深入调查后,一个姓张的男子进入警方视线。

  2018年12月27日,侦查员王铸、邓涛前往福建。大田属于山区,离县城还有一段距离,山中湿冷,天气恶劣。嫌疑人张某有网贷从业经历,具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

  调查一时陷入迷茫,王警官当即把所有线索重新捋一遍,对每一条线索进行回顾,对所有突破口再次抽丝剥茧进行分析,对每一个疑点一一核实,对每一个可能的地点一一实地排查。

  看似最笨的办法,却也是最有效的途径。2019年1月1日,民警终于和犯罪嫌疑人张某打了第一次照面,在其藏身的出租房内将其抓获。

  在大量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对自己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1月2日,犯罪嫌疑人张某被押解回长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民警提醒:市民应通过正规渠道向正规的公司进行借贷,涉及钱的事应该多留个心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秘借贷公司: “不想还钱可以, 一切后果自负! ”
七旬老太医院电梯扒窃1.3万看病钱 警方:其在医院多次偷盗 已被刑拘
恐怖!金华女子停车场被喂不明液体后昏迷
内蒙古一女子驾车肇事致人死亡,假装路人报警后被识破,法院终于判了
打击犯罪的制胜法“宝”——记盛泽派出所执法办案队民警杨洪宝
70岁四川老人离奇死亡,警方调查陷入困境,小孩一句话成破案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