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庸辉华夏」之二:庸国·语言

原创: 昌言 上庸君 昨天

文/昌言

提要: 现今竹溪、竹山、平利、镇坪北部、旬阳、郧西,现代汉语均归属一个方言区

语言文化是人们对语言这一精神财富的创造和发展成果的总和。

古庸国国都所在地上庸的周围的地域,现今竹溪、竹山,极其相邻地区平利、镇坪北部、旬阳、郧西,其方言、口音基本相同,现代汉语均归属一个方言区。这一方言暂以竹溪方言为代表,这种方言的形成肯定需要相当长的一个历史过程。一个氏族、一个部落的方言能够稳定下来,并延续不断的同化外来人口的语言,其本身方言的形成少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竹溪地方话的形成,并且能长期延续下来,而且周邻地区方言与竹溪话基本相同,只是某些口音有差异,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受古庸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一、竹溪方言动词重叠形式及语法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硕士研究生刘俊在《湖北竹溪方言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及语法意义研究》一文中指出:方言作为“活的语料库”,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湖北省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处,东接本省竹山县,西交陕西省的镇坪、旬阳和平利三县,南邻重庆市巫溪县,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方言。其中,竹溪方言中的单音节动词重叠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不仅有普通话中常用的动词重叠形式如“VV”式,也有一些在普通话的动词重叠系统中找不到的形式,如三叠“VVV”式。

刘俊认为,竹溪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在于:研究一个语言现象必然要涉及到其语法意义,关于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也是众说纷纭的领地之一,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由于动词重叠的格式多样,格式不同,其语法意义自然不同;其次,就同一格式来说,语言是活的,当所处的语言环境变化时,其语法意义会因为语境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例如重叠式“叨叨”,单独使用时,很难确定它的语法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句中才能确定,在“她叨叨得好烦人”中,“叨叨”表示持续意义,在“不信,你叨叨他几句试试”中,“叨叨”表示尝试。因此,分析竹溪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式所具有语法意义,必须放在语言实际使用环境中讨论。

一是表示动作的“持续”。能表示“持续”意义的动词重叠形式有“VV”“VV下(看)”“VVV”三种形式。

二是表示动作“时短量小”。语言学者王力曾在其著作《中国语法理论》(1954)指出动词重叠是动作本身就含有的某种属性,认为动词重叠具有“短时貌”的语法意义。竹溪方言中动词重叠表示时短量小的出现频率很高,如“VV式”“VV下”“VV儿”等。

三是表示动作的“尝试”。在普通话语言系统里,赵元任用“尝试态”来称说动词重叠,吕叔湘也以“尝试态”来囊括动词重叠,不少学者赞同动词重叠式的“尝试义”是从短时派生出来的意义。通过考察,竹溪方言中的动词重叠也有表示“尝试一下”的意义,且主要集中在“VV式”“VV下”“VV儿”。

四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多量。李人鉴(1964)认为,动词重叠表示不定量,就尚未实现的动作来说,即可以持续、可以重复,对于已经实现的动作行为来说,它是曾经持续或者曾经重复,这里说的“动作行为的多量”就是指动作行为反复多次完成,也即“动作行为的反复体”。从这个角度分析,竹溪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中,表述动作行为的多量主要是“VV”式。

五是表示厌烦的语气。竹溪方言动词重叠表示厌烦的语气,主要是通过动词的三叠来表现的,即“VVV式”。

二、竹溪方言撮口呼读音及其价值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盛银花在《竹山竹溪方言的撮口呼读音及其价值》一文中指出:竹山、竹溪方言的撮口呼古鱼虞韵今读类韵和i韵、ou韵,有各自的音韵条件。竹山、竹溪方言的撮口呼读音与江淮官话黄孝片及陕西南部的平利、白河等地方言相同,可以将撮口呼读音作为方言分区的标准之一,将竹山、竹溪方言划归江淮官话,使其成为鄂西北的江淮官话方言岛。

盛银花说:竹山、竹溪紧邻,二者位于鄂、渝、陕交汇处,西北接陕西平利、镇坪、旬阳,南邻重庆的巫溪、湖北神农架林区,东邻湖北房县,东北与湖北郧县接壤。竹山、竹溪方言的撮口呼古鱼虞韵今读类韵和i韵、ou韵。撮口呼的读音对于竹山、竹溪方言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竹山、竹溪方言到底归属哪一方言区,方言学界历来众说纷纭。赵元任、丁声树等(1948)将湖北省东部地区的17个县和西北角的竹山、竹溪共19县的方言都划在第二区,即现在所说的江淮官话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社会科学院共同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将竹山、竹溪方言划归江淮官话,它与鄂东南的黄孝片共同构成湖北境内的江淮官话区。周政(2002;2006)认为陕西平利方言与竹山、竹溪的方言比较接近,应划入江淮官话。刘兴策(2005)提出竹山、竹溪方言应该归西南官话成渝片。刘祥柏(2007)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竹山、竹溪方言和陕西南部商洛市的柞水、镇安、商南、丹凤和山阳,安康市辖区、旬阳、平利、白河等9个市县的方言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称为鄂西北陕南江淮官话区,叫“竹柞片”。李蓝(2009)认为,竹山、竹溪方言面貌比较独特,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暂按语言地理分布的关系将竹山、竹溪方言与陕西的白河、平利合并为鄂西小片,放在西南官话湖广片内。朱丽师(2014)提出竹山方言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的过渡方言,在方言区的划分上应把竹山方言归到中原官话的南鲁片。总之,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竹山、竹溪方言相较于其周边方言而言,有其独特之处,得出的不同结论,正说明竹山、竹溪方言的复杂性。本文拟根据竹山、竹溪方言的撮口呼读音,通过与江淮官话黄孝片和陕南方言的比较,说明撮口呼古鱼虞韵的今读音类韵和i韵、ou韵在竹山、竹溪方言归属方面的重要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州方言小课堂|“好松听讲,入真哦”“嗯么哩~”
江淮官话应该属于?
中国语言学报4--12期目录
国际母语日特刊:【大百科词条(稿)】汉语
盐城方言有哪几种,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都说南方姑娘美,我说江南语更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