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能饮一杯无

世事如茶,终是越喝越淡的。坎坷起伏之后,惟有以平常心随遇而安

能饮一杯无

  玄冰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写过一个《啜茶帖》,也称《致道源帖》,这张邀约朋友喝茶的茶帖一共三十二个字,是这样写的:“ 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有少事须至面白,孟坚必已好安也 。轼上, 恕草草 。”

  道源姓杜,是苏轼的好友,帖中提到的孟坚,与他俩也是好友。

  这个帖子的意思是说:道源兄,今日你应该有空吧,能否赏脸来我这里喝杯茶?有些话,我想当面和你聊聊。至于孟坚,他一定会自己安顿得妥妥的,我就不邀请他了。请原谅,我这草草写就的难看的字啊。

  每读至此,都忍不住想笑,为苏轼的率性天真。

  “草草”当然是他的自谦,苏轼是书法史上宗师级的人物,他和同时代的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宋四家”,而他则是四家之首。

  这个茶帖,写得俯仰自如、自在洒脱,见得活泼的意趣,“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或者正如他本人所言:“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啜茶帖》正是他妙手偶得、不经意间的“无意于佳而佳”者。

  《啜茶帖》的意趣貌似非常轻松,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这之前的元丰二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关押了一百多天,差点死于非命,随后,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黄州开垦东坡荒地以为家用,自此乃有“东坡”之名。

  黄州岁月,酒予诗人以激情,让他在月夜的赤壁之下,写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千古绝唱,成就他的万丈豪情。

  而茶,是他生命中的慰藉。也许,茶的精俭之性,至寒之味,茶的清纯平和,足以淡泊人心。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走山路累了,就向人讨一杯茶解渴吧。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 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换取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点茶,斗茶,喝茶,令他飘然欲仙。

  “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建州青绿山水间的茶,的确与众不同,有着岩骨花香的天然真味啊。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非成败转头空。世事如茶,终是越喝越淡的。坎坷起伏之后,惟有以平常心随遇而安。

  既如此,得遇好茶,就快快约上那个与你心意相通的人吧,把盏言欢,一盏清茗,不负流光。一盏茶里,“此心安处是吾乡”。

  千年以后,我在山间种下一片茶,亦在心间种一片茶。秋风渐起时,突然想起了《啜茶帖》,估计也只能无趣地用手机发一条朋友圈:新茶已成,能饮一杯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煎茶日记 :读苏轼《啜茶帖》
苏轼七岁时从九十岁老尼姑那里得到一首词,四十年后仅记得两句……
《啜茶帖》
您真正了解苏轼的另一面吗?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