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解汉字 第二十六课 仁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字。

rén会意从人,从二。

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无差别的人类个体

长短相同的两横“表示等同、相等,人人平等

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尸”。

有的文将“写成上“千”下“心”。

“仁”的本质意义是:实现最全面人生价值的心得体验最全面的德

主要指通过影响他人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和行为

“仁”的具体意义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有厚德仁政同情怜悯)、亲爱等;形容具有更高的(人生)价值:敬辞旧时常用于书信中有感觉能力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种子外皮内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种子和坚果、核果及类似果实的内果皮里边的部分)、类似果仁的东西等等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

但是,在孔子之前,“仁”只在个别典籍中零散出现。

在孔子所删定的原始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易经》中,就极少出现“仁”字。仅有《尚书》《诗经》三例“仁”。

孔子以“爱人”为基础,总结西周以来的宗法伦理思想,升华成“仁”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核心完善了儒家思想将“仁”发展为儒家最高的道德追求。

确立了中国此后2500多年文化思想的内核。

孟子在孔子仁爱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

把“仁”的思想应用到政治范畴。

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于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成为几千年政治兴衰变化最深刻的总结。

下面让我们通过“仁”字窥探“仁”的思想。

看看她是如何成为华夏文明的内核。

“仁”字由“人”(单人旁)和“二”(长短相等的两横)组成。

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无差别的人类个体。

在远古,

一横代表天地未开,混沌太初;用
(一样长两横)代表从混沌太初发展而来的天地初成,阴阳并列

在汉语里有哲学层面的意义,并不是单纯的数字“2”。

人和“二”组合,除了表示“二人”——人与人产生关系的最少数目以外,更蕴含了“人人平等,相互影响”的深刻认识。

所以,有的古文将“仁”写作

上“千”下“心”。

表示众生一心,宽容博爱。

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仁”字里的“二”不仅表示数量,更具有哲学意义。

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样长的两横)代表天地初成,阴阳并列,加上“人”组成“仁”字。

——三才者,天地人。“仁”不就是“三生万物”的“三”么?

可见,“仁”指的是包含天、地和人三大个因素的世界。

实现“仁”,不但要在人类社会追求最大的人生价值,更要与天地和谐发展。

这也是中华文明历来强调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根源。

孔子也正是通过自然去描述“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孔子说:“技术知识象水一样多变,使人获得最大人生价值的心得体验象山一样恒久不变。知识技术能促进当前社会发展,追求全面人生价值的思想对社会有长久的影响。

知识技能如水一般,随时代发展而推陈出新。

实现最全面人生价值的心得体验象山一般,恒久不变。

因为知识技能源于社会物质发展。

社会物质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知识技能亦随之发展变化。

所以说:知者动

“仁”是对人生的本质认识,人不变则仁亦千古不变,巍然如山。

所以说:仁者静

知识技能对于当下社会有实用之功,能促进社会进步。

所以,知者乐于当下!

仁义道德对社会有长久影响。所以,仁者寿于千古!

在这一段话中孔子用“山”描述“仁”的形象:静与高

为仁如登山。山不动,人欲往而至。

故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第七)

“仁者静”,所以为仁也易。

正如登山,行一步,亦为登山。

故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第四)

“仁”是人生最高的追求,成仁就好像登上世界最高峰一样困难。

爬山者众,登顶者寡。登顶成“仁”需有积骐步以至千里之恒。

故曰:“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述而第七)

孔子亦自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第七)

“不厌”与“不倦”便是“恒”。

又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第九)

孔子也是这样赞颜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第九)

纵观儒家经典,“成仁”虽难,“为仁”却极易。

不需优异天资,不需高超才学,人人可为。

孔子终其一生,未见力不足者。

后人以力不足为托辞,非不能也,乃不欲!

缺的不是能力,而是心态。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实现“仁”呢?

在《论语》里,孔子给了明确的答案: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如何实现“仁”。

孔子说:“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人和谐交往,那就做到仁了。如果有一天,人人能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人和谐交往,那么天下就实现仁了!实现'仁’完全在于自己。难道在于他人吗?”

这段话是孔子对如何实现“仁”最精辟的论述。言简意赅,直指本质。

可是,宋明理学以“灭人欲(克己) ”和“存天理(复礼)”对孔子这段话作了所谓的“心性哲学”解释。

“己”解释成人心的功利欲望,“克己”理解为克服自己的功利欲望。

将儒家的主题从“要做什么”偷换成“不能做什么”,方向完全反了。

从此之后,宋元明清的儒家思想对人的约束越来越强,

“不能做”的事情越来繁杂。

而探索创造“要做什么”的思考和行动越来越少。

宋明理学的这段解释将中华思想文化的发展带上了歧路。

所以,讲到“仁”不得不重点讲一讲“克己复礼为仁”。

拨乱反正,溯源清本。

孔门弟子,个个刚毅舒展,绝无压抑私欲,克制天性的情况。

闵子侍侧,誾誾(yín yín)如也;子路,行行(hànghàng)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先进第十一)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pì),由也喭(yàn)。”(先进第十一)

弟子虽然气象不同,但都是光明正直,绝无阴柔隐忍之病。

且孔子之教,讲求“文质彬彬”先天本性与后天修养并重。

弟子既有后天文化之修养,先天个性亦得舒展发挥。

刚毅正直,岂有病梅之态?

可见而宋明“灭人欲、存天理”之说,与孔子儒家水火不容。

孔子思想首要承担责任。

克己——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正是孔子最高道德:以天下为己任

复礼——与人和谐交往,对他人没有不和谐的言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人人各尽其职,各施所能,和谐相处,无争斗冲突。

如此一来不就实现“天下归仁焉”?

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学而时习之”,

通晓而实践君子之道,知天命,承担人生、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

既知天命,内心坦然,有何私欲需克制

知命,知道自己的责任,且有决心,有毅力承担便是“克己”。

孔子说的“克己”正是强调“承担”,不逃避责任。

在《论语》中其他弟子问仁,孔子都以具体的事理回答。

如仲弓问仁,孔子答“行”——仁的具体行为;

司马牛问仁,孔子答“言”——仁的言语;

樊迟问仁,孔子答心态——“爱人”。

颜渊是悟性最高的弟子。他问仁,孔子直言仁的本质“克己复礼”。

若能做到克己复礼——承担责任,和谐交往,便是为仁。

“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贯穿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想内核。

她由孔子提出,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今天我们学习“仁”字,希望通过“仁”字讲解能够帮助大家初步认识“仁”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

好,这一节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心整理孔子名言佳句30条,值得学习珍藏
《论语》考试必考的34句你都会了吗?
《论语》精彩语录收藏
《论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
2021吉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浅谈儒家核心思想“仁”“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