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诗词人物
与诗书在一起 李后主(下)
时长:13'18''
来源:QQ播客
与诗书在一起 李后主(下)
与诗书在一起 李后主(上)
视频时长13分18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中华诗词人物-李煜 | 叶嘉莹 讲 萧丽 书 (下)
题辞|刘征
我嗜茶,请以茶喻。饮绿茶,必取西湖上好明前龙井,泡以名泉之水,盛以青花瓷盖碗或玲珑剔透之玻璃杯。诸美俱备,徐徐饮之,始能品其真味,得其真趣。
《中华诗词人物系列》所选皆古大家之名作,请当今大诗词家讲解,并请著名书家为之染翰。诸美俱备,徐徐品之,始能会其深长之底蕴,听其弦外之音,心旷神飞,回肠荡气。“人生有味是清欢”。
叶嘉莹先生
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叶嘉莹:我认为我们在这里讲词的时候,其实是把次序颠倒了,在词的发展的历史上来看,是温的年代最前,然后是韦庄,然后是冯延巳,然后是李后主。这个词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因为词之所以叫做词,这个本来是很单纯的。我们现在把它当做一种文体,这是我们后来的观念。词的本身就是song words,就是歌词,歌是音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那么最早的歌词,词就是配合当时唐五代以来的流行的歌曲而演唱的歌词。本来这个流行的歌曲,是一种民间的作品,它是流行的嘛,就是贩夫走卒,你都可以按照流行歌曲的调子写一首歌词。可是那些歌词呢,因为贩夫走卒之言,他不够文雅,他没有深度,就如敦煌的曲子词。那些文人,有学问的人不看重它,以为这些曲子词庸俗,不够典雅。什么时候词被人重视了?直到五代时候的后蜀编了《花间集》。《花间集》前面有一篇欧阳炯写的序文,他说:“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大众的流行的那些个是民间的俗曲。他说我现在所编辑的,是诗人文士的,是诗客为曲子写的歌词,所以词最早被文人搜集编在一个集子里面就是《花间集》。而《花间集》它为什么叫花间?就是因为当时那些个词,这些文人所写的歌词,都是给歌儿酒女,那些十七八岁的歌女去演唱的歌词。歌者,歌女,当然是女性,而作者是男性,所以作者要托为女性的口吻,写男女的离别相思的感情,都是这样的歌词。所以按照词的发展来说,温庭筠最早所写的《菩萨蛮》都是用女性的形象来写相思怨别的歌词。所以很多人认为温庭筠的词就是金碧辉煌,一些辞藻的堆砌,没有很深刻的意思。一直到清代的张惠言,他认为温飞卿的词里面有深刻的意思,比如他说“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他说这里面有离骚的意思,那有没有呢?这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到现在也没有讲温飞卿。他写的是没有明显的个性的,写女性的相思离别的歌词,这是早期的文人的词,温庭筠的词。
萧丽书《李煜·菩萨蛮》
到了韦庄就不然了,因为韦庄我们上次已经讲过了,他是在晚唐的时代,他身经了离乱,唐朝后来被朱温篡夺了,他的唐朝败亡了。而且在他年轻的时候,到长安去赶考的时候,赶上了黄巢的变乱。所以韦庄虽然也写的是歌词之词,可是他历经战乱,国破家亡,他永远回不去他的唐朝,永远回不去他的洛阳跟长安了。是经过了亡国之痛,所以韦庄写的词感动人,他有很深刻的这种感情,而且是国破家亡的感情。我上次讲韦庄,其实有句话没有说,他说“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最后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我上次是完全用他跟长安的女子的离别来讲的。其实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说,这个“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是大有深意。“凝恨对残晖”那是太阳的西沉,一个国家的败亡,而且“忆君”的“君”按照普通来说,只要是“你”,都可以称“君”。可是按照中国的传统,君主也可以称君的。所以他从个人的,跟这个女子的离别,从“香灯半卷流苏帐”,从跟女子的离别,到最后的结尾,说我“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落日西斜,国家败亡,我怀念我的故国,故君,我没有办法再表达,没有办法再叙说了。所以这个小词就很妙,就从歌筵酒席的歌词有了深刻的意思。而他之所以有深刻的意思,是因为他经过了国破家亡的变乱。
那么我们现在再看,下边这一首词,《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你们一定要注意到这个读词,不是像话剧的表演,你怎么样美声,不是。是你要把节奏、声调,透过它的节奏、声调,把原作的感情传达出来。而且你看李后主,不用雕章琢句,人家天然的句子,自然的句子脱口而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脱口而出。“林花谢了春红”,也是脱口而出,真是说的好。
萧丽书《李煜·虞美人》
北京现在正是各种花开的时候,可是你要知道花,只要一开,尤其像樱花海棠,一阵风马上就落。所以他说“林花谢了春红”。但是他说的好,你看这个“谢了”两个字,这是白话,谢了。这里面有很悲哀的一种感情。而且不是一朵花谢了,不是一枝花谢了,满林,所以他说林花。整体的花谢了,完全都谢了。什么样的花谢了,春天的花,红色的花,最美丽的季节,最美丽的花朵,“林花谢了春红”,真是写的好。也是写尽了所有的我们人生的无常的悲哀。下边三个字,“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他有前边的表达的这么沉重的悲哀,所以这三个字虽然是白话,但是那种沉痛的、哀婉的意思是很深刻的,“太匆匆”,真是。我眼看它花开,眼看它花落,所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你说林花谢了,这当然是值得惋惜,花开的时候应该是美好的。可是纵然,纵然在花开的时候,花这个生命,这个弱小而美丽的生命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朝晚”,早晚的对举,那不是说,你说它早晨只有雨,晚上就只有风?他说“朝来寒雨晚来风”就是朝朝暮暮雨雨风风。凡是诗词里面对举的,都是有重重叠叠的整体的意思。所以它说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后边他就说了,前面说的是花,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后边把花转变成了人:“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从花转到人。那红色的花朵上的雨点,就如同美人胭脂脸上的泪珠,所以胭脂泪。我看着那个带着雨点的花朵,我今天要尽我的情意来欣赏这一朵花,因为我今天不欣赏这一朵花,明天这朵花就没有了。所以你看红色的花朵,像美人的胭脂脸,花上的雨点像美人脸上的泪点。“胭脂泪,相留醉”,他留我为他再喝一杯酒,因为“几时重”。你什么时候再重见这一朵花?你说明年海棠花又开了,王国维有一句词写得好,明年海棠花纵然是开了,“不是去年枝上朵”,它不是去年的那一朵花了,那一朵花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说“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萧丽书《李煜·虞美人》
杜甫写过同样的感情。杜甫有《曲江二首》,中间两句,说“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且看欲尽花经眼”,“欲尽”,快要开完了,快要完全谢去的,这个花,“欲尽”。“花经眼”,我眼看它含苞,眼看它开花,眼看它零落。“且看”,今天还有一朵花,今天还有一枝花,你就姑且、暂且看一看吧,明天可能这些花就都不存在了,所以“且看欲尽花经眼”。而且你对着花要为它喝一杯酒,你“莫厌伤多酒入唇”。“厌”是觉得太多了,你不要推辞,不要说我今天的酒已经太多了,因为明天你再想对花饮酒,就再也没有这个花了。所以“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这是杜甫的诗。而现在李后主所写的,就是“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你永远不会再看见这朵花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真是无常,时时刻刻都在消逝。所以“人生长恨”,是“流水长东”。那永远拉不回来的,你的生命、你的时光,你的欢乐。“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后主是以破国亡家的经历,换来这几首好词。他如果没有破国亡家的经历,他就写他当年听歌看舞的歌词。
萧丽书《李煜·子夜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我真是不愿意说这一句话,但是这无可奈何,所有的词人,写的好的,都是用生命的苦难换回来的。稼轩辛弃疾,他的词写得好。“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稼轩的词里面,豪放的词里面,有多少的那种悲哀。他20岁,他带着兵起义从沦陷的家乡到南宋来,他以为以他的才干、谋略,他的武功,他的能力,可以转眼就收复他自己的故乡山东的失地,可是直到他60多岁死去,他永远回不去了。所以稼轩的词,虽然是豪放的词,但是他里面有它非常深刻的悲哀。
苏东坡有一首是柳絮的词,表面上说的是柳絮,他说的都是他自己被贬谪的悲哀,还有跟他同样被贬谪出来的悲哀,所以词真的是。
词这个体裁它曲折变化,不像诗是直接的感发就出来了,所以词就是要写,要说那些难以言说的感情。王国维说“后主始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它不再是给歌女唱的歌词了,是文人诗客自己言志抒情的作品了,所以李后主的词真是对于词的一大开拓。
好,谢谢大家。
萧丽
本文及视频由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策划制作,并授权腾讯儒学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煜诗词及赏析
暮春时节,读李煜诗词,林花谢了春红
听歌说诗词:《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李煜)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诗词鉴赏〗唐代诗词赏析:《其他篇》508首<121-140>
南唐后主李煜词选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