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流派印的研究(全文)

摘要:自夏、商、周时期印章艺术的诞生,到战国、秦、汉、直至明清这两千多年的历史,印章艺术充分展现了它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它以其特有的方式显示了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清代流派印成为了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创作思想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全面发展。

关键词:印学;清代流派印;篆刻

一、印学的兴起

印章的出现起源于夏、商、周时期,从陶片上的印文、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形成的秦汉印风格,秦朝统一六国,始皇帝为了显示他至高无上的尊严,规定皇帝使用玉制的“玺”,而臣下使用的则只能称之为“印”。这不仅仅促成了监印官制度的出现,同时“玺”和“印”更被之后的当权者作为了地位与权力的法物.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文人书画创作、尺牍、手札等形式用途的增多,篆刻在某种程度上才得以推开风气。各种鉴藏印、书画印、花押印等独特形式也随之产生,这一时期文人墨客的名印、字号印、闲章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尤其是字号印、闲章,为宋代文人艺术家所独创,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元代以后,篆刻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元代吾丘衍所著的《学古篇》,其中的主要部分《三十五举》是最早出现的研究印学的理论指导书,元末画家王冕首创用浙田花乳石自刻印章,由于花乳石脆软适于刀刻,致使文人们可以不依赖专业刻工而自由创作,推动明清后流派印的迅速普及,秦汉印章的风范也被发扬光大。

二、清代印学的发展

(一)清代印学流派

1.程邃与“徽派”

明末清初,是印章艺术发展的一个相对沉寂的阶段。由于当时金石的考据风盛行,使得很多文人雅诗投入到了金石考据中来,大量的考古资料被发掘,使得清代的秦汉印章资料得极大丰富,这为清代金石篆刻的崛起提供了条件,在这种风气下,以程邃为代表的“徽派”率先崛起。他的篆刻在清初印坛低谷时期异军突起,另开新风。白文印取法汉铸印,篆法讲究平稳、圆润、不露圭角,刀法有稚拙之趣。朱文以大篆并参合秦篆入印,常作宽边。清周亮工评其印:“复合款识录大小篆为一体,以离奇错落行之,欲以推行一世。”

2.丁敬与“西泠八家”

“徽派”崛起以后,在清代中期的印坛上又出现了新的印学流派,那就是丁敬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西泠八家”。其中丁敬的印风取法秦汉又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别具面目。他主张篆刻用字不必拘泥于《说文》,在不违“六书”的前提下,可进行改造,甚至六朝唐宋印章中一些怪俗之字,在清代印界不予承认的,他都可以吸收过来。

3.邓石如与“邓派”

他的篆刻初学何震、梁袠,将篆书上千变万化的姿态运用到印章,在秦篆的基础上,以其深厚的书法功力,将石鼓文、汉魏碑额及汉隶意趣等金石文字之妙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篆法,且以之入印。他在篆刻章法中提出的“疏可走马,密不漏风”和“计白当墨”的理论,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非常充分,如:疏密开合、轻重呼应等。在他的理论影响下,印坛树立了新的章法审美意识。邓石如为首的“邓派”,与丁敬所代表的浙派一起,以崭新的体式雄居在清中期以后的印坛之上,从而确立了清代流派的主流,成为近二百年来印坛影响最大的流派。

4.吴昌硕与“西泠印社”

吴昌硕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糅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他的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1913年,吴昌硕出任了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西泠印社的迅速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发展和繁荣。成为之后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

(二)清代印学著作

清代的印章理论著述较为发达,各种印论著作、字书编集、约有八九十篇之多,与明代印史引论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不少明代印史所未注意到的印人传记等,都有了详细的著述。

1.周亮工的《印人传》,《印人传》较为翔实地记载了明代中期至清初阶段印坛的印人事迹、流派嬗变、风气习尚、人事交往,间也记载了作者自己的艺术见解,史料价值极高,是研究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滋生发展时期的一部重要文献。

2.汪启淑《飞鸿堂印人传》,《飞鸿堂印人传》记述了周亮工《印人传》以后高凤翰、丁敬等126位清代初、中期的印人事略,是研究当时印学的重要资料。

三、印学的创作思想

明清时期,文人思想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一批艺术家要求表达作品灵性、反对临摹刻板,诗、书、画、印各个领域都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一现象,对晚明书坛的影响至大,而明后期的流派印坛也同样不甘寂寞,从而促进了各艺术领域美学思想的融合。

《集古印谱》的广泛流传,说明当时的文人喜好印章的风气在明代被延续下来,继王冕、文彭使用石材刻印之后,印学的创作在文人流派中不断壮大。印论中有关“尚意”思想的出现,画面上首先出现了题款,以诗文来弥补画之未尽之意,再之后便是出现了闲章。于是诗、文、画、印四者的结合,便成了文人画的重要特点。清代,“浙派”为首的“西泠八家”,在诗、书、画、印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丁敬,善书工诗;蒋仁工诗书,其诗清雅拔俗;黄易工书,隶书见长,善山水、花卉;奚冈工隶书、行书、绘画;陈豫钟善篆隶、工小楷、擅兰竹;陈鸿寿擅长隶书、山水、花卉;赵之琛工篆隶、善山水、花卉、佛像;钱松书精篆隶,善山水。而“邓派”的开山鼻祖邓石如,他将篆书掺入隶书笔意并把篆书上的变化运用到印章上去,从而提出“疏可走马,密不漏风”和“计白当墨”的印学理论,魏稼孙曾评其印说:“书从印入,印从书出。”这正是他对篆刻艺术作出的杰出贡献。

明清时期的印坛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思想完美结合,开创了时代的审美潮流,这一思想,无论是在书画史上还是在篆刻史上都具有特殊意义,对明清时期以及当今印坛的流派印章创作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四、印学的成就及影响

清代流派印作为中国篆刻史上的一个高峰,无论是技法还是理论方面都有了重要的发展。大批印人总结了前代的经验,将篆刻艺术推动到了高潮,其发展过程也分为了三个阶段,一是在清初印坛上,以程邃为代表的第一面旗帜,成为了清代篆刻艺术继往开来的重要标志;二是清中期丁敬等人为代表的“浙派”所形成的西泠印社;三是“邓派”的开创。

印学与书法艺术的融合发展使诗、书、画、印互相渗透,并且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纵观清代流派的发展史,各种流派印的发展依然以秦汉印为宗,以史为镜,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印学的艺术成就乃是功载盟府,光照千秋。(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沙孟海.印学史[M].3版.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1999.

[2]黄惇.中国古代印论史[M].1版.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

[3]历代印学论文选[M].2版.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实用到艺术的篆刻(图文)
《中国书法》2012-2018篆刻专题合集(喜欢篆刻的朋友们有福啦)
傅山:被历史遗忘的篆刻大师(完整版)
学术 | 九百年印谱的分期
杭州中国印学博物馆(二)
心心相“印”:印里的中国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