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15是意淫消费者权利的黄道吉日

又是一年3.15,大街上定会挂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条幅,闹市区定会出现某些执法部门受理消费者投诉与现场办公的近距离接触,央视的舞台上,还会按照传统继续上演揭露黑幕的视觉刺激和曝光违法的权威发布,场面看上去是热热闹闹,颇能让人生出“消费者是上帝”的错觉,但终究耐不住消费者维权的冷冷清清,要不面对假货横行的市场繁华消费者怎么连一声长叹的气力都没有呢?

记得曾经有段子说,这年头除了娘是真的,什么都是假的,大概也算是实际生活的经验总结,并非无中生有信口雌黄。吃进肚里的,油可能是地沟油,盐可能是工业盐,蔬菜可能有毒有害,牛奶可能三聚氰胺,猪肉可能是瘦肉精养成的,羊肉可能是老鼠肉替代的,更有甚者,竟然还有过期药和毒胶囊!假冒的名牌,更是不计其数,身份不凡的国酒,即便当官的也是轻易不喝,唯恐自己没有好运气,喝上了假的伤胃损肝。国家颁发的毕业证书,报考某些国家资格考试竟然还要再度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验证,以检验证书真实性,由此可见街面上无所不在的假证广告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远。学习法律的学生(不只学生),买上盗版的法律教材学习法律知识也能学得津津有味,毕竟是经济实惠了,谁管什么著作权利和社会正义。中国市场的假货,无所不有,大行其道如入法外之地,难怪有外国人惊叹,在一个假货充斥的国家,竟然还有知识产权局!

消费者付出的,可都是不打折扣的真币,或许是因为权利被侵害已然成为社会常态,对于维护权利倒不再有必须分清是非曲直的坚定与执著。生活在中国的人,有几个没有自行车被盗窃的经历?又有几个报案了?何况是购得假货。自认倒霉已成为社会公众面对权利遭遇不幸的普遍心态——大家都能忍受,我又为什么当出头的椽子?这年头谁还没有被假货坑害的历史?与农民假种子、假化肥受到的损害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消费者并非不珍视消费权利,除了维权成本不可承受之外,普天之下陷阱丛生,到哪里跌倒不是一样呢?

从来如此就对吗?法不责众就对吗?假货何以在中国根深蒂固,以至于法治的力量亦不能将其彻底驱逐于法治国家?三鹿奶粉质量事故的教训至今犹在,但中国人还是冒着违法的风险到香港、荷兰等地抢购,即便国家工商总局的领导们几度落泪,亦唤不回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与支持。我们需要反思,中国产品到底怎么了?仅仅怪罪于商人们的血管里不再流淌道德的血液,恐怕过于片面,倘若有执法机关本着对市场秩序公平正义的守护让优胜劣汰成为基本的市场机制,倘若官员的政绩与商人的利益不再有眉来眼去勾肩搭背,或许消费者权利会在法治社会享有一丝尊严。但是,消费者已近麻木,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假货和有毒有害的食品无可奈何。

金钱的铜臭彻底腐蚀了民族的良心。为了钱,资本可以贪婪至敲骨吸髓,权力可以膨胀至为所欲为,当“不论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成为整个社会公众普遍遵从的生活哲学,当金钱数量成为整个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标杆,谁还会在乎赚钱手段究竟是光明磊落还是龌龊不堪呢?消费者的权利已被束之高阁,互害社会只剩下有本事就去坑害别人,没本事就被别人坑害的恶性循环,自己不尊重别人的消费权利,是因为知道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权利,权力很忙,或很慵懒,对于这等小事一年只能抽出一天的时间做做文章。

假冒伪劣漫天飞,一个鲜红的宣传条幅映衬不出阳春三月的妩媚风光。造假的明目张胆,卖假的不遗余力,尽管受害的总是消费者,但由于产生的GDP足以让权力醉生梦死,即便不幸曝光被责任追究,依然挡不住异地加官晋爵,于是,也就没人在乎所谓的市场秩序和公平正义了。3.15为消费者意淫权利提供了一个载体,也为监管权力展示节操提供了一个平台,虽然双方各怀心机,但却又合力演绎着饥渴的权利欲望在满足与被满足之间生出的快感和酣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治社会中的公权力和私权利,听听这段讲解你就明白了
如何理解法治思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填空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
九年级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
法制格言(62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