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六十四)——崔奇铭
玉雕大师崔奇铭
崔奇铭1963年出生于北京,北派玉雕领军人物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画家。主要擅长玉雕人物、山子等。
2004年,崔奇铭被推选为北京市崇文区政协委员;2005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2006年评定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自幼喜爱绘画的崔奇铭,1979年考入北京市玉器厂技工学校。为了练好基本功,他每天晚上用旧报纸悬肘练习工笔勾线,小臂练肿,练至夜半三更。1981年听说故宫秋天晾晒古画儿,崔奇铭认为正是学习传统绘画的好机会,于是每天背着军用水壶,带着干粮,在皇极殿里的穿堂风中苦心临摹,一呆就是一整天。一年下来,崔奇铭的绘画技巧和造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技校毕业后,崔奇铭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蔚长海、郭石林、宋世义老师继续学艺。1984年崔奇铭考入北京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工艺雕塑专业。3年间,他系统接受了西方艺术的造型手段和美术理论,并开始大胆尝试着将中国传统绘画理念与西方现代造型艺术相结合。
1987年,24岁的崔奇铭随老师蔚长海,参加了轻工业部的重点工程、大型国宝翡翠《四海腾欢》的制作任务和设计资料整理工作。在大师们身边工作,不仅学习到了经验和技艺,他们相玉、问玉时的严肃,画活时的一丝不苟,处理临时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对玉料珍惜敬仰的心情无不影响着这位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在其二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崔奇铭对玉有着一种无比挚爱。作为一种天然矿石的玉料,难免会有杂质和瑕疵,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赋予它新形式、新内容,让天然的美与人工的美巧妙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一块璞玉成为完美的艺术品,这才是对玉文化、对祖国传统艺术最大的敬重。制玉中,崔奇铭倾注了自己大量的心血和情感,这种心静如水、追求艺术的境界和心态,与当今社会一些急功近利、金钱至上、将不可再生的上好玉料用来换取钱财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量料取材,是玉雕与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主要区别。由于受材料的质地、颜色、水头儿、形状、裂纹等限制,在用料、构思、质感表现等方面要困难得多。2003年崔奇铭创作了作品《瓜园童趣》。该作品的原状是横七竖八、布满裂纹的两条绿色、原料上端有一团白色的翡翠毛料。崔奇铭充分利用原料在颜色质地上的变化,做了两条翠瓜,裂纹用枝藤缠绕、绿叶掩饰,白色作为俏色,雕刻了一对爬卧在翠绿欲滴的黄瓜上戏耍的孩童。作品打破传统表现形式,随色施形,聚散有序,用夸张的手法和细腻的雕琢,刻画了一幅生动顽皮的孩童和喜获丰收、欢快祥和的田园小景,令人爱不释手拍手叫绝。
因材施艺是指玉雕的制作过程。每一块材料的形状、质地、硬度、颜色等都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和缺陷。由于玉料内部质地和颜色的特殊性及不确定性,创作中常常要根据玉料的变化边制作、边设计。一件翡翠作品《金蟾含珠图》,在清风吹拂的大荷叶包裹中,一只大蟾口含彩色宝珠,小蟾依偎母亲身边,妙趣横生,是一件难得的玉雕佳作。但原构思设计没有小蟾,随着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剥离,大蟾的头部一侧出现一块绿,这是翡翠当中的极品之色。崔奇铭当即决定把这块绿雕成一只小蟾。这样既未改变原设计意图,又将这块珍贵的绿色保留下来。
砗磲是佛教七宝之首,奇铭制作的《持莲观音》属于特级砗磲材料,整块砗磲材料重2万克,带有多处珍贵的金丝砗磲。作品选用佛教题材,运用独特的构思和高超的技艺,是艺术与佛教完美的结合,可谓名副其实的艺术珍品。
崔奇铭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北派风格,简洁大气,构思奇特,寓意新颖,不落俗套,多次在全国和系统内获奖。其中,国宝翡翠《四海腾欢》荣获国务院集体嘉奖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集体金奖;翡翠四小国宝之一《四海腾欢》、《玉女惜春》、《八仙大洗》、《福寿大如意》、松石《花神》、白玉《八仙过海》、珊瑚《观音送子》等多幅作品获系统“珍品奖”。翡翠《瓜园童趣》、翡翠铁龙生《释迦牟尼》、翡翠《持印观音》分别获中国宝石协会颁发的玉雕“天工奖”银奖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翡翠浮雕插牌《王维诗意图》、翡翠《观音》分别获北京“工美杯”金奖、优秀奖。1999年与国画大师范曾合作的翡翠作品《老子出关》被评定为玉雕极品。
国宝翡翠《四海腾欢》荣获国务院集体嘉奖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集体金奖;翡翠《瓜园童趣》、翡翠铁龙生《释迦牟尼》、翡翠《持印观音》分别获中国宝玉石协会颁发的玉雕“天工奖”银奖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翡翠浮雕插牌《王维诗意图》获北京“工美杯”金奖;1999年与国画大师范曾合作的翡翠作品《老子出关》被评定为玉雕极品。
2006年,翡翠作品《白发谁家翁媪》被国家发改委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作为纪念邮票发行;
1986年参与制作四大国宝翡翠《四海腾欢》,现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多件作品被国际美洲拍卖行拍卖;
崔奇铭作品活跃于国内主流艺术品拍卖市场,《群仙祝寿》于2011年的九歌拍卖会的春季拍卖会拍出120万高价;代表作品翡翠对儿《葫芦娃》于同年的秋季拍卖会上拍出150万的高价。
由于作品以系列、成套为主,收藏商业价值潜力巨大。
代表作品:
“八仙过海”、“瓜园童趣”、“花神”、“玉女惜春”、“老子出关”、“中华宝鉴”、“持印观音”、“释迦牟尼佛像”、"敦煌印象"系列、“美人鱼”系列、砗磲佛教造像系列等。
所获荣誉:
崔奇铭大师的许多作品先后多次在“天工奖”和“百花奖”等全国性展览上获金银奖。其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发表。
其玉雕作品翡翠《四海腾欢》(四小国宝之一)、《玉女惜春》、《八仙大洗》、《福寿大如意》、松石《花神》、白玉《八仙过海》、珊瑚《观音送子》等获得工艺美术总公司珍品奖;
翡翠《瓜园童趣》、铁龙生《释迦牟尼佛》、《持印观音》,分获玉石雕刻“天工奖”金银奖和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翡翠浮雕插牌《王维诗意图》和翡翠《观音》,分获北京“工美杯”金奖和优秀作品奖。
社会活动:
曾担任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专家评委,国家专家库成员,中国玉器“天工奖”专家评委,中国玉器“百花奖”青年艺术家评委,河南“陆子刚”杯专家评委,云南“龙陵”杯首届黄龙玉雕刻大赛专家评委,辽宁岫岩“玉星奖”评委和天津电视台“艺品藏拍”专家组成员。
将古老玉料的质地美、色彩美运用新的造型手段表现出来,
是崔奇铭始终不渝的追求和理想。
为了拓宽思路、扩大视野,崔奇铭有空便外出搜集创作素材
。图为他和妻子在龙潭湖公园写生。
图为被中央美院教授称为传世之本的、崔奇铭早年在故宫博物院
临摹宋代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局部。
崔奇铭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师从一位好老师——北京玉器厂玉雕大师蔚长海。
图为他在与蔚长海老师(左)一起研究玉器制作的设计问题。
崔奇铭制玉不仅自己精益求精,带徒弟也严格要求。
图为他在向徒弟传授制作中的技术要点。
作品《玉女惜春》曾是一块棘手的弧形边料。
作者从弧形一端用掏链的手法将白色料掏成垂向另一端的活链,
顶端的翠绿雕琢成一只鹦鹉,与倚树的仕女成呼应状,
静中有动,情趣无穷。
白发谁家翁媪?
有了好的构思,作品便成功了一半。
夜深人静常常是崔奇铭创作构思的最佳时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崔奇铭大师翡翠雕刻,让你饱足眼福!
雕琢人生 锲而不舍
设计创作是永恒的主题,玉石雕刻(中国·四会)华表奖第七年 | 福之翠雕名部落
玉雕大师付丰岐
玉雕大师宋世义作品欣赏
耗时5年还没雕完的翡翠观音,就被人花2.3亿买走,人傻钱多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