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理学执考重点
生理学执考重点 2010.3.12阅读(1620)

【导语】
根据大纲要求基础综合部分25%的内容,但该部分近年全国平均得分率也就是40%左右,远低于60%的及格线要求,原因很简单:难度大、过去学的遗忘过多、分值比例小而不重视等。但从2009年考题看,临床科目与基础科目的已经很难有明确的界定,临床科目考到了很多病理机制和用药机制的问题。为方便教学,我们把基础科目相对集中的同时,要求大家在复习临床科目前,要求把有关基础医学的内容先复习一遍。
    另外,从2010年起,考试将适度增加人文学科的分值,希望大家万万不可轻视乃至放弃。

〖BT1〗〖ML〗第一篇   生理学
〖BT2〗〖ML〗第一单元   细胞的基本功能
〖BT3〗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考纲要求】
1. 单纯扩散;
2. 易化扩散;
3. 主动转运;
4. 出胞和入胞。


细胞膜具有较为复杂的物质转运功能,常见的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作用。
〖BT4〗一、单纯扩散  (纯扩散,不需要帮助,简单的物理现象)
(一)概念   指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单纯扩散的多少取决于膜两侧该脂溶性物质的浓度差及其通过细胞膜的难易程度。浓度差决定着物质能否扩散、扩散方向及扩散速率。
(二)转运对象   CO2、O2、N2、乙醇、尿素等
(三)特点   简单的物理扩散,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其能量来源于浓度差形成的势能,是一个被动过程。


〖BT4〗二、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是指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上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它包括两种方式,即经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一)经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1概念   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帮助扩散的中介是载体蛋白。
2特征   ①结构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二)经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1概念   溶液中带电离子,借助于离子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差的跨膜
转运过程。通道是一类贯穿脂质双分子层,中央带有水性孔道的跨膜蛋白。以通道中介的易
化扩散引起的跨膜转运是细胞生物电现象发生的基础。
2转运对象   带电离子,如Na+、K+、Ca2+、Cl-等。
3特征   ①结构特异性不如载体严格;②无饱和现象;③通道具有静息、激活和失活
等不同功能状态;④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
〖HTH〗【考题举例】〖HTK〗
1.Na+ 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 E入胞作用
〖BT4〗三、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细胞通过耗能的过程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过程。可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两类。
(一)原发性主动转运
1概念   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2转运对象   通常是带电离子。
3特点:①转运的物质是水溶性的;②介导转运的膜蛋白称为离子泵(ATP酶),如钠泵、钙泵、氢泵等;③逆电位差;④耗能;
常考:钠-钾泵是在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简称钠泵。
本质:是镶嵌在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又称作Na+-K+依赖式ATP酶。
作用:当细胞内的Na+增加和(或)细胞外K+增加,钠泵激活,逆浓度差转运Na+、K+离子,维持细胞膜两侧Na+、K+的不均匀分布。
意义:①造成细胞内高K+,为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
②细胞内高K+、低Na+能阻止水分大量进入细胞,防止细胞水肿;
③生物电产生的前提
④建立势能储备,供其他耗能过程利用

〖HTH〗【考题举例】〖HTK〗
2. 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2005)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细胞膜上Na+- K+泵的作用
E细胞膜上ATP的作用
3. 关于Na+泵生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2004助理)
A Na+泵活动使膜内外Na+ 、K+ 呈均匀分布
B 将Na+ 移出膜外,将K+ 移入膜内
C 建立势能储备,为某些营养物质吸收创造条件
D 细胞外高Na+ 可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
E 细胞内高K+ 保证许多细胞代谢反应进行
〖HT〗
(二)继发性主动转运
1概念   多种物质在进行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时,所需的能量不直接来
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
转运,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1转运对象   ①葡萄糖和氨基酸;如小肠粘膜上皮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收、重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②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神经末梢重吸收;③甲状腺上皮细胞的聚碘;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Na+—H+交换、Na+-Ga2+交换等。
3特点   ①间接利用细胞代谢产生的ATP能量;②介导转运的膜蛋白称为转运体。如果
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都向同一方向运动,称为同向转运,相应的转运体称为同向转运体;如
果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彼此向相反方向运动,则称为反向转运或交换,相应的转运体称为反
向转运体或交换体。
区别: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只转运一种物质,且不耗能;而原发性主动转运同时转运两种物质,耗能过程。
物质转运形式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载体转运 通道转运
转运物质 CO2、O2、NH3、乙醇、尿素 葡萄糖、氨基酸 Na+、K+、Ca2+、Cl-等 葡萄糖、氨基酸;Na+、K+、Ca2+、Cl-等
转运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顺电-化学梯度 逆电—化学梯度
能量 不耗能 不耗能 不耗能 耗能
膜蛋白 不需要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泵蛋白



〖BT4〗四、出胞和入胞
(—)概念   出胞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入胞指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进入细胞的过程。
(二)转运对象   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
(三)特点   均属于耗能的主动转运过程。
〖HTH〗【考题举例】〖HTK〗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 E入胞作用
4.蛋白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5.葡萄糖被吸收入小肠粘膜是:
6.人体内O2、CO2进出细胞膜是:
7.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
【答案】
1.B  2.D   3.A   4.E  5.C  6.A  7.C

〖BT3〗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考纲要求】
1.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2. 兴奋性与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关系;
3.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兴奋一般是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动词)。而奋性则是指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名词)。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统称为可兴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腺细胞等。


〖BT4〗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一)静息电位及其特点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一般在—100——lomV之间。其特征是①稳定的直流电位;②细胞内电位低于胞外,即内负外正;③不同细胞静息电位的数值可以不同。
细胞静息时位于膜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荷分布状态称为极化。当膜电位绝对值增大时,称为超极化(极化状态的加强);反之,称为去极化(极化状态的去除);细胞在发生去极化后,膜电位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极化状态的恢复)。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形成,接近于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1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
2安静时膜对K+的通透性远大于Na+,K+顺浓度梯度外流,并达到电-化学平衡。
3钠—钾泵的生电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参与静息电位生成。
(二)影响因素
1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   当细胞外K+浓度升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2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改变   对K+通透性增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对Na+通透性升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3钠-钾泵的活动水平。
〖HTH〗【考题举例】〖HTK〗
1关于细胞静息电位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处于极化状态
B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内流形成的
C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高
D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
E静息电位与膜两侧Na+-K+泵的活动有关
2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最大
ANa+
BK+  
CCl-
DCa2+
EMg2+
3静息电位接近于(2005)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HT〗
〖BT4〗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一)动作电位及其特点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所发生的迅速、—过性的极性倒转和复原,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升支和降支共同形成的—个短促、尖峰状的电位变化,称为锋电位,锋电位在恢复至静息水平之前,会经历一个缓慢而小的电位波动称为后电位,它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
细胞的动作电位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形状和幅度将保持不变,即使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幅度也不再增加。即动作电位要么不产生要产生就是最大幅度;②动作电位可以进行不衰减的传导,动作电位产生不局限于受刺激的部位,而是迅速沿细胞膜向周围扩布,直到整个细胞都依次产生相同的电位变化。在此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的波形和幅度始终保持不变;③动作电位具有不应期。
(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上升支主要由Na+内流形成,接近于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1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
2细胞兴奋时,膜对Na+有选择性通透,首先,Na+顺浓度梯度内流,膜内电位上升,形成锋电位的上升支。
3Na+达到平衡电位后,K+外流增加,膜内电位下降,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在不同的膜电位水平或动作电位发生过程中,Na+通道呈现3种基本功能状态:
Na+通道
功能状态 特点 对应时相
备用状态 通道呈关闭状态,但对刺激可发生反应而迅速开放 静息状态
激活状态 通道开放,离子可经通道进行跨膜扩散 锋电位上升支
开放时间仅为1-2ms
失活状态 通道关闭,离子不能通过,即使再强的刺激也不能使通道开放 与不应期有密切联系
〖HTH〗【考题举例】〖HTK〗
4  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HT〗
〖BT4〗三、兴奋性与兴奋的引起
(一)阈值   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阈值。刺激强度为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二)阈电位   能使钠通道大量开放而诱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其数值通常较静息电位绝对值小10~20mV。
(三)锋电位的引起   任何刺激只要能使膜从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便能触发动作电位,引起兴奋。较弱的刺激,如阈下刺激时,膜上激活的Na+通道少,受刺激的局部去极化微弱,且达不到阈电位水平,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这种局部去极化称为局部电位、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其特点:①不是“全或无”的,幅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②不能远传。局部电位仅限于刺激部位,但可进行短距离衰减性扩布,称电紧张扩布;③可以总和,互相叠加。先后多个或细胞膜相邻多处的阈下刺激所引起的局部电位可以叠加,产生时间性总和、空间性总和。
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比较如表:
项目 局部反应 动作电位
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开放的钠通道 较少 多
电位变化 ①小(在阈电位以下波动)②等级性反应,随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①大(达阈电位以上)②“全或无”现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幅度相等
不应期 无 有
可总和性 有(包括时间性或空间性总和) 无
传播特点 呈电紧张扩布,随时间和距离延长迅速衰减,不能连续向远处传播 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延续,而不衰减地向远处传播

〖BT4〗四、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   可兴奋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在细胞任何一个部位产生的动作电位,都将沿着整个细胞膜扩布,即传导。如,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呈脉冲式传导,称神经冲动。
传导机制:发生动作电位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极性暂时倒转,呈内正外负,而相邻的静息膜仍处于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于是兴奋部位与静息区之间出现电位差而有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有髓神经纤维的轴突外面包有一层相当厚的具有电绝缘性的断续髓鞘,两段髓鞘之间为郎飞结。局部电流将主要在两个结区之间发生,好像动作电位由一个结区跳到另一个结区,动作电位的这种传导方式称为跳跃式传导。所以在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上快得多,最高传导速度可达100m/s。是一种节能的传导形式。
(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
1生理完整性   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都完整时,才能正常传导兴奋;损伤,麻醉,低温等,均可导致传导阻滞。
2绝缘性   一条神经干中的各条神经纤维,各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3双向传导   神经纤维上某一点被刺激而兴奋时,其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同时向两端传导。但在整体情况下,突触传递的极性决定了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单向性。
4相对不疲劳性   与突触传递相比较,神经纤维可以接受高频率、长时间的有效电刺激,并始终保持其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相对不疲劳性。
5.  突出的特点是不衰减   同动作电位的“全或无”。

〖HTH〗【考题举例】〖HTK〗
5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 
A呈单向传导
B呈双向传导
C   呈衰减性传导
D电位幅度越大,传导越远
E刺激越强,传导越远
【答案】
1.B  2.B   3.B   4.C  5.B

〖HT〗
〖BT3〗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考纲要求】
1. 神经-骨骼肌处的兴奋传递;
2.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BT4〗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纤维之间互相接触的部位,是运动神经将兴奋传递给所支配的骨骼肌所必需的结构。其结构与化学突触相似,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和接头后膜(又称终板膜)组成,其间的兴奋传递亦和突触性化学传递相似。
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神经末梢时,使接头前膜去极化,膜上的电压门控Ca2+道开放,Ca2+流入神经末梢内。—次动作电位引起的Ca2+内流,可导致200-300囊泡几乎同步地释放人接头间隙。ACh释放后,扩散至接头后膜并很快与ACh受体结合,使受体-通道分子的构象改变,通道开放,引起Na+ 和K+ 跨膜转运,其中以Na+ 内流为主,导致接头后膜发生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具有局部电位特征,不表现“全或无”特性,其大小与接头前膜释放ACh的量成正比例,无不应期,可表现总和现象。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就可爆发动作电位,再经兴奋-收缩耦连,引起肌细胞收缩。接头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在发挥了信息传递作用后,即被接头后膜上的胆碱酯酶水解而清除。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特点:①单向传递,兴奋只能从神经末梢传给肌纤维,而不能反
方向进行;②有时间延搁,从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到达至肌膜产生动作电位,大约需要0.5~1.0ms;③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如美洲箭毒、a银环蛇毒可与Ach竞争终板膜ACh受体,从而阻断接头传递,使肌肉失去收缩能力;有机磷农药及新斯的明可选择性抑制肌碱酯酶,造成ACh积聚,引起肌肉纤颤和其他中毒症状;重症肌无力则由于体内产生N型ACh受体的抗体,造成ACh受体的功能障碍;④保持一对一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一次神经冲动引起的终板电位大小超过引起肌细胞膜动作电位所需阈值3-4倍,而且每次神经冲动释放的ACh又可被迅速清除,所以每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都能使肌细胞兴奋和收缩一次,保持一对一的关系。
〖HTH〗【考题举例】〖HTK〗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  5-羟色胺
E  γ-氨基丁酸
〖HT〗
〖BT4〗二、骨骼肌兴奋-收缩鞲联
(—)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将肌细胞的电兴奋过程和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耦连的结构基础是肌管系统中的三联体结构,其耦联因子是Ca2+。
(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1. 神经冲动导致肌细胞兴奋→动作电位沿横管至终池(三联体)→终池膜Ca2+通道开放→Ca2+ 顺浓度由终池扩散至肌浆→肌浆中Ca2+ 浓度↑,与肌钙蛋白结合→肌丝滑行,肌肉收缩。
2. 神经冲动停止→终池膜上钙泵启动,将肌浆中的Ca2+重新泵回终池贮存→肌浆中Ca2+浓度降低→肌钙蛋白上结合的Ca2+解离→肌细胞舒张。

2.不属于兴奋在神经-肌接头处传递的特点是
A单向传递
B电-化学-电传递
C有时间延搁
D  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E  不易疲劳

【答案】
1.C   2.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理全部重点
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学丨细胞的基本功能
生理学新版题库(2023题目更全)
02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基础知识“第一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