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霸直通车!
“题海”往往是用来形容习题之多的,通过做作业,不仅使学生学会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还能培养思维能力,但是做题并非越多越好,一定要提高练习的效果。

  正确掌握做题步骤


    1.做作业的准备

  从做作业的角度来说,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堂笔记都是做作业的准备工作,准备阶段没做好,做作业就不会很顺利。通过上述这些准备工作,比较完整地掌握了新知识,这才有条件在做作业时,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有的同学做起作业来耗费的时间很多,主要原因是上述各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导致欲速则不达,甚至重新再做一次,致使做作业的效率特别的低。例如,一个学生在做物理作业之前,没有弄明白阿基米德定律,以及物体的沉浮条件,那么下列的习题就不会做:船从河里开到海里去的时候,是沉下去一些还是浮起来一些?为什么?

  没有量筒,只有弹簧秤,利用阿基米德定律,能不能求出一个金属球的宇航密度?说出你的办法来。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前面学习阶段的准备工作没做好,必将影响做作业的进度。

  在作业做不出来时,要认真考虑一下,是不是前面哪个学习环节没有做好,找出原因,并及时进行解决。


  2.审题

  另外在审题的过程中要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要看得准确:读题目要做到逐字逐句地阅读,甚至每个符号都不能轻易地放过,每一个数字都要做到相当的准确。因为题目一旦看错了,后面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做无用功,实际上,因为看错题目做错题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求“物体的动量”,不要看成“物体的动能”,再例如,老师出了个作文题目“我和我的父亲”作为假期作业,作文时间本来很充足,不少学生写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可是作文本上的成绩却很低,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作文不切题。因为根据题意应当写三点:写父亲、写我、写我和父亲的关系,但是重点应该写我和父亲的关系。可是不少学生却只写了“父亲”,结果当然就不切题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出来的作文,结果却不切题,原因就是审题工作不到位。

  在做化学作业时,把物理反应看成是化学反应,把石灰看成石灰石,把碳酸氢钠看成是碳酸钠……这类看错题的现象,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非常普遍。在考试时,同学们也经常因为审题不到位,而导致本来自己比较有把握的试题却没做对。不但白费了力气,还得不上高分,心里自然十分不好受。不过,这些学生应该从中找出原因并吸取教训,认识到考试时审题的重要性,这些后果正是平时做作业不注意认真审题而造成的。

  如果要追究造成错误审题的原因,可以发现原因有很多。有的同学就是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只求速度,根本不讲质量的高低,致使审题出错;有的是对概念、公式或原理掌握得不好,没有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区别,造成错误审题的结果;有的同学喜欢套题目,一看题目就觉得是原来的某个题型,轻易把那道题的解题方法引用了过来,而没看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结果导致所答非所问;有的由于理解能力太低,看不懂题,如,把异同点理解为不同点,不能正确地理解题目。

  审题能力并不是一下就可以提高的,而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但是每个同学首先应该做到的是:认真、仔细、冷静地审题,这样做看起来是慢了点,实质上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平时做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地、认认真真地、原原本本地把题意理解清楚,这是审好题目的第一步。这是每个同学必须要做到的。

  其次,要分得清楚。要善于把一道习题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把题中的已知、未知和潜在的已知条件等都分析出来。例如,“火箭升空时受到的力为”,就不能理解为只是一个发动机的推力,还应有地心引力、空气阻力,它们的合力为。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化大为小,使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如果不能耐心地对习题进行分析,就会出现面对一道题,却无从下手的现象。

  再次,要连得起来。就是在对题目进行分析之后,能把有关“旧”知识和当前的习题联系起来,能把题中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把过去解类似的题目所用过的方法联系起来。因为联系相关的“旧”知识的概念和原理,对习题的分析非常有帮助,可以引发新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一道化学习题中给出这么一个条件:已知25摄氏度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10克……这时,应该立刻联系起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就可以得出25摄氏度时的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液、溶剂和溶质之间的质量比为110:100:10。如果学过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话,又能立刻联系起百分比浓度的知识,计算出25摄氏度时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如果还知道溶液密度的话,还可以计算出摩尔浓度和当量浓度。可见牢固地掌握相关的“旧”知识,并且善于在解题的时候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那么在做习题时就很容易引发出很多潜在的未知条件,试题会很容易地解出来。有些同学解不出习题的原因,就是没有把以前的知识学好,或没有学会怎样与这些“旧”知识建立联系,因此,无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找出潜在的已知条件,结果当然是解不出来。

  如果平时有对作业进行比较归类的习惯,那么在做题时,会很容易发现眼前的习题是属于哪一类,因而可以迅速地和过去解这类题的思路联系起来,习题由不熟悉变为熟悉。如果平时做作业后没有比较归类的习惯,那么很难将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难以达到新旧知识系统化的程度。

  解题时一定要把题目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只有建立起联系,才有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在解数学题时就经常用这种方法,就是把题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以及所有潜在的条件联系起来,解题的过程才会顺利一些。

  但是有的题并不是一看就可以解出来,需要分析和思考,所以在遇到复杂的题目时,有时需要把思路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这样可以使试题变得格外的简单、清晰,对分析问题,寻找习题的内在联系十分有利。实际上审题的过程就是运用学过的有关知识,对习题进行剖析的过程,经过分析之后,解题的方法很容易就可以找出来了。


  3.解题

  解题的过程,也就是运用解题思路对习题进行解答的过程,这是个手脑并用的过程。解题首先要求正确率,包括解题思路正确和答案正确,其次是速度快。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有很多学生一味地追求解题速度快,在做题的时候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结果速度是很快,但如果有一天不能用计算器,何以保持正确率?

  做题在要求速度之前首先要保证质量,换句话说,就是说先要把题做对,然后才能要求速度,从整体上提高做题效率。可是一般情况下,老师只关心学生做题的对与错,而不过问完成这道题所用的时间。如果平时做作业时,不对自己的做题效率提高要求,做作业不仅速度慢,而且错误百出,那么,在考试中很容易受到挫折。

  因此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要靠平时努力才行,给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

  在做作业时,力求一次做对。这要看是否有充分的准备,知识结构是否牢固,审题是否正确,在运算、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是否有错误。

  有的学生经常这样说,这些题明明很容易,怎么一做就错呢?

  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运算这一环节上。造成运算错误率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平时不重视运算,认为这问题太简单,不值得下太大的功夫;二是做作业的独立性差,依赖性太强,常见的现象是跟同学们对答案或自己懒得动手算,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也有些同学在做作业时不认真,草率地算出答数,然后和同学核对,如果答案正确就算过去了,不对则重新算。由于在开始做题时,头脑中就有这样一个意识:答案对与否,过一会儿跟同学对一下就知道了。这样,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时间长了,很容易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总是不相信自己可以独立地完成一道题,对自己失去信心。

  还有些同学,运算的准确率非常高,事实上这只是计算器的功劳。习惯了用计算器的学生一旦离开计算器,连进行最简单的运算都是个问题。最终的结果是原本的运算能力越来越低。

  如果每个同学都把运算过程交给计算器,把检验运算结果交给同学,自己只是对计数器进行一下操作,那么学习能力怎么能提高呢?而一般的大型考试,不让使用计算器,更别说和同学们对答案了,那时候,谁来替你计算,谁来跟你对答案?这样平时依赖计算器和同学而暂时可以完成老师所留的作业,到重要考试时后果往往很惨。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正式的考试还是毕业之后的工作任务都要有自己独立完成的能力。因此,在中学阶段,一定要坚持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有了这种独立意识,做题时才会自觉地依靠自己运算,自己检查答案,做题的准确率就会越来越高,最终基本上达到一次就能把习题做对的程度。

  学习不能不讲效率,作业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追求速度。有一篇文章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2003年的一天,在某一所中学里。学生们正在伏案专心地解答代数题……试题分量大,难度大,试卷发了两大张,时间才过半小时,就有一个瘦瘦的学生拿着试卷离开了座位。“有什么问题吗?”监考老师问。“我交卷了。”那个同学说。“做好了?”监考老师十分惊讶。同学们也不由得抬起头来望望这位第一个交卷的同学,投以钦佩的目光。此刻,班上几个运算熟练的同学才做完第一道题。

  监考老师看了一下试卷,写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他关心地问:“你复查过吗?时间还早哩。”“我看过了。邮局还等我帮忙算个数据呢。”说完,他交了卷,急匆匆地出了教室。监考老师不知道,这位学生曾在小学时就有“速算冠军”的称号。他解题的高速度,来源于惊人的毅力和艰巨的劳动。他从小喜欢数学,每天做完作业后,就读数学书籍,演算数学习题,仅在初中三年里她演算的题目就在一万道以上。

  从这个考试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要想使解题准确而且速度快,就要在学习时把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平时还要做到多加练习。

  目前,在广大同学中普遍存在一个弊病,很多学生做作业只是为了按时交作业,和作业本上的对钩,至于自己做作业花了多少时间则几乎不考虑。

  事实上,应该把每天做题时所用的时间计算一下并做好记录,在交作业时,和班上学习优秀的同学所用的时间做一下比较。如果差距比较大,就应当分析一下造成如此大差距的原因,是知识没掌握好,是解题方法不合理,还是速度太慢……找到原因并在以后进行练习时多加注意和改进,一定可以超过那些优秀生的。

  在平时做作业时,如果有一遍做对并力求速度加快的意识,并把这一意识贯彻到具体的行动中,那么就可以避免在考试时做不完题,和错误百出的现象。


  4.复查

  作业做完之后要独立检查一下作业,看是否有错误的地方。复查的方法很多,可以顺着解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检查;也可以重做一遍,看答案是否一致;或者把结果代入题中,检验是否跟题目所给的数字一样,等等。具体用哪种方法复查可由学生根据具体的习题来选择确定。

  复查之后,如果还有时间,不妨动脑筋归纳一下解题的思路,提炼同类习题的解法,以求举一反三。如果检查中发现了错误,除了立即更正,还一定要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尽量在以后做题的过程中避免。

  这里说的只不过是做作业的一般的方法,至于习题具体的解题方法是千变万化的,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

  在考试的时候,经常有的学生在考试之后,立刻就能对自己考试的结果做出准确的估计。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这是因为他们平时坚持独立检查作业的缘故。

  复查就是在做完作业之后,自己想办法来判断作业做得是否正确。是保证作业质量不可缺少的一步,就像产品出厂前要检验是否合格一样。

  独立复查作业,可以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的同学自己心中完全没有底,做完作业对答案,交了作业只等老师判对错,这不是好的学习态度。应当学会自己独立地检查出作业的结果是否正确的本领。

  NO.3如何让复习不走弯路
       常常看到在大大小小的数学考试后,一些同学大呼小叫:这道题我本来会做的,可惜不是这里看错了,就是那里算错了;还有一些同学在考试过程中,对于“难题”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交卷之后,并没有得到别人的任何帮助,便想出了解题的方法。上述这些现象我们将如何面对,争取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对此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钻研课本,打好基础。

    在数学复习中,首先应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公理、定理及解答问题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梳理,注意挖掘和发挥课本中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归纳整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练习重效率,切忌好高骛远。

   做练习题若不注意消化吸收,只是一味地贪多求快,轻易重难,则会劳而无功。复习时,一要落实课本中练习、习题以及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探索性内容,二要精选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的优秀试题,进行强化训练,不能贪多求快,要注意练习的效率。

   3、注重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

   平时做练习时,注重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探索过程、自己出错的原因和思维的断层。解题时,要注意观察已知条件和需解决的问题的特点、挖掘其背后隐含信息、联想有关的已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解题后应反思,此题的解法自己是怎么想出来的,通过解题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特别是在解答时曾感困难的问题,更应思考在什么地方遇到了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又可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等等。

   4、树立自信,保持好心态。

    良好的心态对理科考试尤为重要,也是思路顺畅的前提。过度紧张会导致思路不清,计算错误或做不出题。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培养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学了,你准备好了吗?(二)——完成作业
跟着学霸来逆袭:“如何做作业?“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做作业
初二学法指导
最牛做题三步法!做好这一步正确率提升一大半!
初中数学学习技巧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