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读《上学记》

《上学记》  何兆武口述    文婧撰写    三联书店20068月版

何兆武,1921年生,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中文、外文四系。19561986年,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等。

葛兆光作序《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

全书围绕“幸福”和“自由”来谈,在何先生所处的时代,幸福是什么呢?

他说,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人总是靠着希望生活的,这两个希望是最根本的,所以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非常之苦,可是觉得非常的幸福。“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

很多人提到修养,何先生认为的修养更说出了本质性的东西,心底很认同。“修养,这个词,其实翻过来说就是“文明”,按照一种说法,文明就是人越来越懂得遵照一种规则生活,因为这种规则,人对自我和欲望有所节制,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尊重。但是,仅仅是懂规矩是不够的,他又必须有超越此上的精神和乐趣,使他表现出一种不落俗套的气质。……这种精神生活需要从小开始,让它成为心底的基石,而不是到了成年以后,再经由一阵风似的恶补,贴在脸面上挂作招牌。”

何兆武先生的读书有时代的色彩,他深情回忆了自己当年读书的情况。他认为读书不一定要有目的,而且最好没有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

现在的大部分孩子对学习文言文有很大的困惑,上课的时候把文言文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尽管讲了很多,但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个很难的问题。何先生告诫说,“你们(年轻人)还是得学古文。”毕竟中国的文化五千年,总有四千九百五十年,否则你要继承这个历史文化的话,就非得学古文不可。而且我还向那些青年同志们说:你们中文一定要学好,即便将来你出国不回来了、你做了外国人,可是你的优势就在于你有中国文化的基础,把自己的优势给放弃了挺可惜的,别跟外国人一比,英语比不上他,你对中国文化又不懂,那是不行的。

我们总有一种落后的农民意识,老想着拼命,强调“吃大苦,耐大劳,”可是进步不能光靠这个,不然整个人类文化能进步多少?想要做出成绩总得有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天赋,这点不能强求,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这没什么可丢脸的;二是环境,这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争取到的;第三就是个人的努力,但个人的努力应该得法,不能只讲拼体力,老是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那是不行的。读书也一样,书读得好坏跟你拼不拼命没关系,天天开夜车,我不认为那是一条正路。当然,一个字都不看,那成文盲了,也不行,你好好地做了就是,像吃饭一样,不吃饭不行,那饿死了,但也并不是吃得越多身体越好,吃多了没有用的。

西南联大是一个神奇的所在,存在时间虽短,却汇集了当时全中国的文化精英。何先生说,“对我来说,平生读书最美好的岁月只有两度,一次是从初二到高一这三年,另一次就是西南联大的七年。......1939至1946年,我在西南联大渡过了整整七年,读过四个系,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一生中最惬意、最值得怀念的好时光。”学术氛围很自由,尽管物质条件差,在精神上那却是最好的时代。

还有一些有启发的句子:

其实,一种意识形态究竟能否成功,并不在于它口头上所强调的,如果不能在实践中经受考验,无论理论多么冠冕堂皇,都没有意义。

真正的理解历史一定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不然只知道姓名,知道年代,你可以知道很多很多零碎的知识,但不一定就意味着你理解了历史。我们应当探索历史深处的幽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兆武: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
他的回忆中,有我们从没见过的时代
文化和修养的目的,就是帮助一个人在自己的...
《侬好!上海》-何必强求复制历史 – 论老克勒选秀
7月豆瓣热门高分图书榜TOP5
钱穆:对本国历史抱持温情与敬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