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游龙《笑禅录》

 

笑禅录

 

潘游龙

 

 

  有一天,遵布衲师在清洗佛像,有人问:“这个被你这么清洗,能洗出那个(指佛性)来么?”遵布衲从容答说:“你把那个拿来我瞧瞧。”

 

  《笑禅录》云:

  有一个人走在路上,肚子饿了,想骗碗饭吃,就到一家门口说:“我能把破了的针鼻孔补起来,只要你们给我些饭吃就好。”那家人听了,就端出饭菜,又找了好些针孔破缺了的针出来。这位过路人安安稳稳地吃饱后,就一本正经地说:“你们把缺了的那边针鼻子拿来,我要动手补了。”

 

  颂曰:

  那个那个,快去寻取,有垢则浴,有破则补。

  若还寻不出来,我亦茫茫无主。

 

 

  有一回舍多那尊者正要进鸠摩罗多的房间,罗多把门关了起来。舍多那在门外站了半天,房门还没打开,于是在门上敲几下,罗多说:“屋里没人。”舍多那问:“说没人的是谁?”

 

  《笑禅录》云:

  黄昏时分,有个秀才,看看附近没有旅店可以过夜,就到路边一户人家,想借宿一夜。那家正好只有一个妇人,站在门内说:“对不起,我们家没有人。”秀才说:“有你!”妇人急着说:“我家没男人。”秀才说:“有我!”

 

  颂曰:

  舍内分明有个人,无端答应自相亲。

  扣门借宿非他也,尔我原来是一身。

 

 

  临济对大众说:“在我们这个肉团身上,有个居止无定位的真人,常常从头面上出人,你们没见过的,好好瞧瞧。”

  有个出家人问:“居止无定位的真人是什么?”临济从禅床上下来,一把抓住这个人说:“说!说!”出家人正想开口,临济把手一放说:“没有一定方位的真人是什么干矢橛。”

 

  《笑禅录》云:

  有个人晚上想在庙里借宿,就对里面的出家人说:“我有个世世用不尽的宝物,想送给贵寺,但愿你们不会嫌弃。”出家人便很热诚地留此人过夜,而且非常恭敬地招待他。第二天早上庙里的出家人找个话题,试探地问:“您那个世世用不尽的是什么东西?”这位仁兄慢条斯理地指着佛前一挂破竹帘:“用这个做剔油灯的棒子,可以世世用不尽。”

 

  颂曰:

  人人有个用不尽,说出那值半文钱。

  无位真人何处是,一灯不灭最玄玄。

 

 

  《楞严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笑禅录》云:

  有个禅师教一斋公,摒除所有外缘,闭目静心打坐。结果,有一次坐到五更天快亮时,忽然想起某人某天借了一斗大麦没还。于是就叫醒斋婆说:“果然不错,禅师教我打坐太好了,否则这斗大麦就被人骗走了。”

 

  颂曰:

  兀坐静思陈麦帐,何曾讨得自如如。

  若知诸相原非相,应物如同井辘轳。

 

 

  《圆觉经》云:“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笑禅录》云:

  有个呆子,梦见拾到一匹白布,紧紧地抱着。天一亮,头没梳,脸没洗,就赶到染匠家,急急地嚷:“我有匹布,请你们染颜色。”染匠说:“你把布拿来。”这个呆子低头一看,才恍然大悟地说:“唉呀!不对,原来是我昨晚做的梦。”

 

  颂曰:

  这个人痴不当痴,有人梦布便缝衣。

  更嗔布恶思罗绮,问是梦么答曰非。

 

 

  《金刚经》云:“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笑禅录》云:

  有个夏天,一个秀才到庙中参拜某禅师,禅师坐着不起,秀才不以为然地问他是何道理,这位禅师答:“我不起身便是起身。”秀才听后,拿扇子往禅师头上打了下去。禅师挨这一打,极为懊恼,责问秀才。秀才面有得色地说:“我打你就是不打你。”

 

  颂曰:

  有我即无我,不起即是起。起来相见有何妨,而我见性尚无止。

秀才们,禅和子,那个真是自如如,莫弄嘴头禅而已。

 

 

  有人问药山禅师:“怎么样才能不被外境迷惑?”药山说:“任由外境来去,有什么关系?”回说:“不会。”药山就说:“什么外境使你迷惑?”

 

  《笑禅录》云:

  许多少年聚在一块儿喝酒,同时还有歌妓陪坐,其中只有首座上的一位长者,闭眉闭眼,规规矩矩地正襟危坐,不理会周围的嬉闹。酒会散后,歌妓向他索取酬赏,长者拂衣而起,生气地说:“我根本连正眼都没有看你呀!”歌妓一听,用手抓着他说:“眼睛看的算什么?闭着眼睛想的,才更厉害!”

 

  颂曰:

  水浇鸭背风过树,佛子宜作如是观。

  何妨对境心数起,闭目不窥一公案。

 

 

  《起信论》云:“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

 

  《笑禅录》云:

  某县里有个罗文学,想坐船顺流到荆州,于是叫一个傻佣人摇桨,但是这个佣人却说:“我不摇第一把桨。”文学听了觉得非常不解,傻佣人解释道:“我怕不认得路。”

 

  颂曰:

  岸夹轻舟行似驰,只因方所自生疑。

  海天空阔无人境,星落风平去问谁。

 

  又曰:

  但得梢公把柁正,何愁荡桨不悠悠。

  任他风雨和江涌,稳坐船头看浪头。

 

 

  有位比丘问大隋:“什么是我自己?”隋说:“就是我自己呀!”比丘又追问:“什么是和尚您自己的呢?”答道:“就是你自己。”

 

  《笑禅录》云:

  有位少年喜欢说反话,一天,骑着马向隔壁的老先生讨酒喝,这位老先生说:“我有斗酒,可惜没有下酒的菜。”少年说:“把我的马杀掉不就行了。”老先生关心地问:“那您骑什么呢?”少年胸有成竹地指指地下的鸡说:“骑它。”老先生颇觉尴尬地说:“唉!有鸡可杀,可惜没柴可煮。”少年又洒脱地说:“把我这件布衫脱去当柴烧!”老先生又奇怪地问:“那您穿什么呢?”少年从容地指着篱笆道:“穿它!”

 

  颂曰:

  指鸡说马,指衫说篱。谁穿谁煮,谁杀谁骑。参!参!如何是自己?当面不语时。

 

 

  《坛经》云:“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笑禅录》云:

  有位道学先生教人家,只要深切体会得一两句孔子的话,便终生受用不尽。有位少年一听,就向前对这位先生作礼说道:“我对孔子的两句话有会于心,念念于怀,觉得非常贴切,而大有心广体胖之效。”先生问:“是哪两句?”答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颂曰:

  自有诸佛妙义,莫拘孔子定本。

  若问言下参求,非徒无益反损。

 

十一

 

  睦州禅师曾问一秀才:“您研究哪一种经论?”秀才答:“《易经》。”睦州于是说:“《易经》中说‘百姓日用而不知’,请问您到底不知什么?”秀才:“不知其道。”睦州:“那么道又是什么?”

 

  《笑禅录》云:

  有个和尚和许多朋友聚在一块儿谈心,和尚问:“音字底下加一个心字,是什么?”座中有人说:“我生平从来没见过这个字。”另有人说:“曾经在一本古书上看过。”还有人说:“常看到这个字,只是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也有人用手在桌上画着说:“一定没有这个字。”后来这位和尚将谜底揭穿,引起哄堂大笑。

 

  颂曰:

  最平常是最神奇,说出悬空人不知。

  好笑纷纷求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

 

十二

 

  云芝再度拜见翠岩,恳请准予人室求道。翠岩说:“佛法是不怕烂坏的。现在天气这么冷,你烧炭去吧!”

 

  《笑禅录》云:

  老山宁长者离城有两百多里。有一个冬天,大雪纷飞,他一大清早就起身,披着皮裘准备上马。有个叫供耕的老佣人,蓬散着头发,拉着马走上前来,舌头僵硬地问:“天气这么冷,您今天又打算到哪儿去呀?”长者:“我要去两程祠堂的大会上讲学。”老佣人说:“那我也要去听听。”长者斥责道:“你懂得听什么学?”老佣人就用手指指腰下面说:“我也去听听道理,到了冬天腊月时,该有裤子穿了吧?”

 

  颂曰:

  冷时烧炭并穿裩,这是修行吃紧人。

  扒扒桔桔何为也,空向丛林走一生。

 

十三

 

  桂琛禅师看见一个和尚走来,便举起拂尘。和尚一见,作礼赞叹:“谢谢和尚指示。”桂琛说:“我成天用它扫床扫地。为什么你就不说谢谢和尚指示?”

 

  《笑禅录》云:

  有个老学究训诫学生,不可出门乱跑,有一天又对学生们说:“你们别乱跑着玩,我去讲学给后生们听。”有个学生就出来问:“先生每天在学堂里到底讲的是什么?现在怎么又要出门去讲学呢?”

 

  颂曰:

  那时不在指禅机,何必赞礼竖拂子。

  好笑峨冠赴讲堂,良知良知而已矣。

 

十四

 

  崔相国走入大殿,看见一只小鸟在佛的头上拉屎,于是问如会禅师:“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这只鸟在佛头上拉屎?”如会答:“你放心,它再怎么也不会到鹞子头上拉屎。”

 

  《笑禅录》云:

  有批大盗晚上去抢劫一家人,那家人害怕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请“大王”饶命。大盗说:“什么大王!叫我们好汉才是。”话没说完,远远传来几声鸡鸣,众好汉忙不迭地骑马而逃。一个家人站起身来,拍拍衣服,朝外喊着:“好汉,好汉,吃了早饭再走罢!”

 

  颂曰:

  盗怕天明雀怕鹞,可知佛性通诸窍。

  若分恶类与禽兽,大地众生皆不肖。

 

十五

 

  《楞伽经》云:“观察世妄想,如幻梦芭蕉,虽有贪嗔痴,而实无有。人从爱生,诸阴有皆如幻梦。”

 

  《笑禅录》云:

  有个人忧心仲仲地对朋友说:“我昨晚在梦里大哭,这一定是个不吉祥的兆头。”他朋友打哈哈地说:“没关系,晚上在梦里大哭,白天就会大笑。”那人一听,反问:“果真如此,那么,晚上梦见有我在哭,白天岂不就无我在笑了吗?”

 

  颂曰:

  梦时有我哭,醒时无我笑。

  贪嗔痴何在,正好自观照。

 

十六

 

  有个和尚对雪峰禅师说:“请师父将佛法指示给我。”雪峰说:“你说什么东西?”

 

  《笑禅录》云:

  甲、乙两个朋友,交情很好。有一天,甲忽然病了,痛苦万分。乙焦急万状,关切地问:“你得了什么病?需要点什么?我一定尽力而为。”甲说:“我得了缺钱病,只要一些钱,就行了。”乙听后,满脸没听清楚的样子,停了一会儿说:“你说什么?”

 

  颂曰:

  黄金贵似佛法,佛法贵似黄金。

  觅时了不可得,吾已与汝安心。

 

十七

 

  盘山宝积禅师走在市场上,看到一个人买猪肉时对屠夫说:“精的割一斤来。”屠夫一听,放下屠刀,叉着手说:“长史,哪个不是精的?”

 

  《笑禅录》云:

  有位朋友劝一个监生读书,这位监生因此就关着门用功。几天后,出来向这位朋友道谢说:“果然书是该读的,从前我一直以为书是写的,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印的。”

 

  颂曰:

  个个是精,心心有印。放下屠刀证菩提,揭开书本悟性命。咄!不烦阅藏参禅,即此授记己竟。

 

十八

 

  有人问龙牙禅师:“古人得到个什么,就休去了呢?”龙牙回道:“好比一个小偷进了一间空屋。”

 

  《笑禅录》云: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户穷人家,结果没东西可拿,正开门准备出去。这时睡在床上的穷人叫起来了:“喂!那个家伙,给我关上门再走。”小偷说:“你这家伙怎么这么懒,难怪你家里一点东西都没有。”穷人说:“难道要我辛辛苦苦,赚来让你偷吗?”

 

  颂曰:

  本来无一物,何事惹贼入。

  纵使多珍宝,劫去还空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宫悬案:雍正皇帝规定中国僧人头顶烧戒疤真相|戒疤|清宫
佛是大医王------
三沙观日点暨留云寺
苏轼认错
不毁谤僧宝
一个和尚的寺院(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