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悟赶五戒(《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三回)

 

明悟赶五戒

 

万历本:《金瓶梅词话》

 

第七十三回 潘金莲不愤忆吹箫 郁大姐夜唱闹五更

 

  「禅家法教岂非凡,  佛祖家传在世间;

  落叶风飘著地易,  等闲复上故枝难。」

 

  此四句诗,单说著这为僧的,戒行最难。言人生就如同铁树一般,落得容易,全枝复节甚难;堕业容易,成佛作祖难。却说当初治平年间,浙江宁海军钱塘门南山净慈古孝刹,有两个得道的真僧,一个唤作五戒禅师,如何谓之五戒?第一不杀生命,第二不偷财物,第三不染淫声美色,第四不饮酒茹荤,第五不妄言绮语。如何谓之明悟?言其明心见性,觉悟我真。这五戒禅师的家年方三十一岁,身不满三尺,形容古怪;自伊师明悟,少其一目,俗名金禅,字佛教,如法了得,他与明悟是师兄师弟。一日同来寺中,访大行禅师。禅师观五戒佛法晓得,留在寺中做个首座。不数年大行圆觉,众僧选他做了长老,每日到坐。那第二个明悟,年二十九岁,生得头圆耳大,面阔口方,身体长大兔数罗汗,俗姓王,两个如同一母所生。但遇说法,同外法应。忽一日冬尽春初时节,天道严寒,作雪下了两日,雪霁天晴。这五戒禅师早辰坐在禅椅上,耳边连连只闻得小儿啼哭,便叫一个身边知心腹的清一道人:『你往山门前看有甚事来?报我知道。』这道人开了山门,见松树下雪地上一块破席,放著一个小孩儿。这是什麼人家丢在此处?向前看,是五六个月的女孩儿,破衣包裹。怀内片纸,写著他生时八字。清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连忙到方丈禀知长老,长老道:『善哉!难得你善心。』即抱回房中好生喂养,救他性命,这是好事。到了周岁,长老起了个名字,唤做红莲。日往月来,养在寺中,无人知觉,一向长老也忘了。不觉红莲长成十六岁。清一道人每日出锁入锁,如亲生女一般。女子衣服鞋袜,如沙弥打扮,且是生得清俊。无事在房做针线,只指望招寻个女婿,养老送终。一日六月热天,这五戒禅师忽想数十年前之事,迳来千佛阁后清一道人房中来。清一道:『长老希行,来此何干?』五戒因问:『红莲女子在于何处?』清一不敢隐讳,请长老进房。一见就差了念头,邪心辄起。分付清一:『你今早送他到我房中,不可有误,你若依我,后日擡举你,切不可泄漏与人。』清一不敢不依,暗思今夜必坏了这女身。长老见他应得不爽利,唤入方丈,与了他十两白金及度牒。清一只得收了银子,至晚送红莲到方丈。长老遂破了他身,每日藏锁他在牀后纸帐房内,把些饭食与他吃。却说他师弟明悟禅师在禅牀上入定回来,已知五戒差了念头,犯了色戒,淫垢了红莲女子,把多年德行一旦抛弃了。我去劝醒,再不可如此。次日寺门前荷莲花开,明悟令行者采一朵白莲花来,插在胆瓶内,令请五戒来赏莲花,吟诗谈笑。不一时五戒至,两个禅师坐下。明悟道:『师兄我今日见此花甚盛,竟请吾兄赏玩,吟诗一首。』行者拿茶吃了,预备文房四宝。五戒道:『将那荷根为题。』明悟道:『便将莲花为题。』五戒控起笔来,写诗四句:

 

  『一枝菡萏瓣儿张,  相伴蜀葵花正芳;

  红留似火开如锦,  不如翠盖芰荷香。』

 

  明悟道:『师兄有诗,小弟岂得无诗?』于是拈笔写四句:

 

  『春来桃杏柳舒张,  千花万蕊斗芬芳;

  夏赏芰荷如灿锦,  红莲争似白莲香!』

 

  写毕呵呵大笑。五戒听了此言,心中一悟,面有愧色。转身辞回方丈,命行者快烧汤洗浴罢,换了一身新衣,取纸笔忙写八句颂曰:

 

  『吾年四十七,  万法本归一,

  只为念头差,  今朝去得急;

  传语悟和尚,  何劳苦相逼,

  幻身如闪电,  依旧苍天碧。』

 

  写毕,放在佛前,归到禅牀上就坐化了。行者忙去报与明悟。明悟听得大惊,走来佛前看见辞世颂,遂说:『你好却好了,只可惜差了这一著!你如今虽得个男身去,你不信佛法三宝,必然灭佛谤僧,后世堕落苦轮,不得归依正道,深可痛哉!你道你去得,我赶你不著。』当下归房,令行者烧汤洗浴,坐在禅牀上:『吾今赶五戒和尚去也,汝可将两个人神子盛了,放三日一时焚化。』说毕,亦圆寂坐化。众僧皆惊,有如此异事?传得四方知道,本寺连日坐化了两僧,烧香礼拜,布施者人山人海,擡去寺前焚化。这清一道人遂收红莲改嫁平人养老。不日后,五戒托生,在西川眉州,与苏老泉居士做儿子,名唤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明悟托生与本州姓谢道法为子,为端卿,后出家为僧,取名佛印。他两个还在一处作对,相交契厚。正是:

 

  「自到川中数十年,  曾在芸卢顶上眠,

  参透赵洲关捩子,  好姻缘做恶姻缘;

  桃红柳绿还依旧,  石边流水响潺潺,

  今影指引菩堤路,  再休错意恋红莲。」

 

 

昭文鼓琴:绣像本里把这段删掉很不应该。最明显的一点,全书结尾处吴月娘的儿子孝哥被雪洞禅师点化出家,法号正是明悟。……我想金瓶梅的作者肯定是看中了这个故事中的“转世”和“点化”这两个元素。五戒和尚前世不修,转世成苏东坡后还是误入尘网,临死前方悟。明悟跟着他操碎了两世的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喻世明言》第三十卷 中
苏轼和佛印的小故事
金瓶梅词话【影印版】【未完 正在整理中】
寺庙捡女婴,美貌入僧眼:宋朝年间:“方丈破戒丢命”奇谈
寿禅师悟道颂
金瓶梅词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