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赶考那些事儿



导语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广大文人士子进入仕途的必由之路,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又称为“赶考”。

《团结报》文史e家(ID:wenshiyijia2016)原创,转载务必获取授权。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广大文人士子进入仕途的必由之路,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又称为“赶考”。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充满了诱人的无穷魅力,青年才俊们趋之如骛,乐此不疲,在赶考道路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发生了很多的故事。

 

王维“色诱”太平公主

 

唐代的科举考试不是“一考定输赢”,而是注重平时的综合素质考察,在考试前,由达官贵人向主考官推荐“行卷”,就是考生挑选平时的得意之作,书写成卷轴,由主考官在阅试卷时参考。

  


721年,20岁的王维来到京城长安应试。王维拿着自己的行卷先投到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隆范的门下。当得知太平公主已经将状元的头衔许给了张九皋时,王维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因为当时太平公主红得发紫,权倾朝野,岐王甘拜下风。


岐王看了王维的行卷后,认为很有才气,爱不释手,他给王维出主意说:“你有音乐天赋,太平公主特喜欢音乐,你年轻貌美,不妨装扮成伶人,本王今晚带你去参加太平公主举办的宴会,你在宴会上弹奏琵琶。”王维说:“这个我看行,小生平素特爱弹琵琶,谢谢岐王引荐。”王维乔装打扮,随岐王来到宴会大殿,弹起了琵琶。王维的一曲琵琶,犹如珠落玉盘,一唱三叹,婉转凄切,勾人魂魄。


风姿绰约的太平公主被这天籁之音征服了,她不由自主地来到王维跟前,看到此生面容姣好,举止潇洒,风流倜傥,不禁大加赞赏。岐王不动声色地向公主推荐说:“此生不仅通音律,书画也是上乘,特别是诗词文赋更是妙笔生花,无出其右。”王维见状,趁机掏出诗卷献上,太平公主展开诗卷,朗诵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接着,又接连诵读几首,惊奇地说道:“这些诗都是我平素最爱,原来出自你手!”于是让王维更衣,请雅座叙谈,待若上宾。岐王说:“凭其之能,够状元之才,请公主多加关照。”公主欣然应允。王维果然高中状元。

 

韩愈连考四次终中“龙虎榜”

 

韩愈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称,可是,韩愈的科举之路历经曲折磨难,连考四次才高中。

 


韩愈刚出生两个月,母亲去世,三岁时,父亲又去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可是韩会英年早逝,韩愈只得随寡嫂郑氏避居江南宣州,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韩愈自从小便刻苦读书,立志长大后出人头地,以报答嫂子的养育之恩。

 

786年,韩愈离开宣城,只身前往长安赶考。其间韩愈赴河中府(即蒲州,今山西永济)投奔族兄韩弇,以得到河中节度使浑瑊的推荐,却毫无收获。787年秋,韩愈取得乡贡资格后再往长安。韩愈在长安租房居住,生活无所依靠,又传来族兄韩弇死于非命的噩耗。此时,韩愈在长安穷困潦倒,缺衣少食,走投无路。不得已,韩愈在大街上拦马求见北平王马燧。马燧与韩家是世交,很喜欢这个年轻人的才华,于是收留在王府,教授其子读书,并给予韩愈大力帮助。韩愈后曾作《猫相乳》以感其德。得到资助的韩愈更加勤奋努力,挑灯夜战,攻读圣贤,准备科举考试。可是,事不如意,韩愈屡试屡败,787年—789年间,韩愈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

 

789年,连续落第的韩愈垂头丧气返回宣城。可是,韩愈并没有气馁,而是闭门读书。792年,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这次科举以著名学者陆贽为主考官,考试赋以《明水赋》为题,诗题则以《御沟新柳诗》。本科录取进士共23人,韩愈名列第十三。这23人都是才华横溢的才俊,在日后的从政生涯和文学创作中各显神通,出类拔萃,其中有三人当上了宰相,当时称为“龙虎榜”。

 

唐朝进士及第后,并不是马上授予职务,所以在793年,韩愈又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遭遇失败。794年,再度至长安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失败。795年,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仍失败。期间曾三次给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796年7月,韩愈因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出任秘书省校书郎,并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

 

白发状元梁颢

 

南宋官员、经史学者王应麟的蒙学著作《三字经》云:“若梁颢,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这里说的梁颢,是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82岁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状元。

 


梁颢出生于五代时期,早年丧父,被叔父收养。少年时,拜王禹偁为师,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初举进士不中,他上书对完善科举制度提出建议。认为唐代取士科目众多,人才济济,及至五代科举衰落,宋兴科举,但唯以诗赋、策论取士,应广开科目,甄拔人才。奏疏呈上,但未被理睬。

 

梁颢参加科举考试,往往是踌踌满志而去,垂头丧气而归,屡试屡败,名落孙山,尽管如此,梁颢却愈挫愈勇,从不轻言放弃,反而愈加勤奋努力。


五代时期,由于长年战乱,重武轻文,朝代更替频繁,科考制度也是时断时停。北宋建立后的985年,82岁的梁颢再次进京赶考,终于过关斩将,以其渊博的知识、满腹经纶和飞扬的文采,独占鳌头。廷试时,梁颢正在禹中献赋。宋太宗召他升殿,询问他的门第,赐进士甲科,钦点为头名状元。真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对于梁颢这个高龄状元及第者,当官不当官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他只是想证明自己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所以他矢志不移,自头次科考于后晋至宋,其共参加了四个朝代的科考终于实现夙愿。后来,他自己写了一首自嘲诗:


“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

饶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

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唯有子孙迎。

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

 

苏轼与状元擦肩而过

 

北宋淳化年间,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在科举考试中推行“糊名考校”法,糊住姓名、乡贯,决定所录取的试卷后,才拆开弥封。避免了考官阅卷时的徇私舞弊。在实行弥封制不久,又发现考官指使举人在试卷上暗作记号,有时考官还可以辨认出考生的字体。宋真宗在1015年专设誊录院,派书吏将试卷抄成副本,考官评卷时只看副本。试卷弥封、誊写法的实行,达官贵人的特权被取消了,平民子弟和贵族子弟有了同等应试的环境。

 


因为试卷弥封和誊抄制度,还产生了一次误会,致使苏轼与状元擦肩而过。

 

1057年,苏洵父子三人同时进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


苏轼的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以其清新洒脱的文风,获得欧阳修的赏识,本来想评为第一,但欧阳修又一想,世上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非自己的弟子曾巩莫属,选自己的学生当第一,难免会引起风言风语,甚至遭到言官的弹劾,于是忍痛割爱,将此文评为第二。没想到此文正是苏轼所作。苏轼以第二名的成绩点为进士,苏辙也同时高中。49岁的苏洵也以自己的文章才学名满京师。当时士人中流传一句歌谣:“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

 

73岁探花喜得皇帝赏赐宫女

 

在南宋时期1138年的戊午科进士考试中,朝廷命翰林学士朱震主管礼部贡举,黄公度、陈俊卿、陈修名列一甲前三名。本来该有宋高宗主持殿试,可是那时候宋高宗被金人追的东躲西藏、飘忽不定,所以就免了殿试这一关。但是宋高宗要亲自接见前三名。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卷十二《中兴赋联》中记述,陈修在解试《四海想中兴之美赋》,第五韵隔对云:“葱岭金堤,不日复广轮之土;泰山玉牒,何时清封禅之尘。”此时金人侵占扰中原、宋室南渡偏安一隅,泰山已沦陷于金人的铁蹄之下,文人笔下的封禅祭礼寄托了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与大宋盛世的追怀。宋高宗虽然胸无韬略,但是也曾有恢复中原,中兴宋朝的美梦,更想像秦皇汉武那样泰山封禅,流传千古,所以他很欣赏陈修的这副对联,他亲自将此联书写于宣纸之上,命人装裱悬挂在大殿墙壁上,不时地吟诵,常常潸然泪下。

 

只读其文,未见其人,宋高宗很想见见这位豪情万丈的新晋进士。陈修一生追求功名,屡试不第,几十年面壁苦读,家徒四壁,穷困潦倒。当陈修颤巍巍地走进大殿,跪倒磕头时,宋高宗惊呆了,摘得探花的学子竟然是一个耄耋老者。高宗看他满头银发,不忍心让其久跪,命他站起回话。便问他:“爱卿高寿?”陈修见皇帝问话,连忙又跪倒在地说:“回禀万岁,臣今年七十有三了。”高宗觉得此人有毅力,如此高龄尚来应试,接着问道:“卿有几子?”陈修此时的表情显得非常尴尬,尽管他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皇帝问了,又不能不答,于是他悄悄地回答道:“臣尚未婚娶。”高宗听了不仅愕然,为了功名前程,服务江山社稷,一切皆可抛,年逾古稀,尚不思儿女情长,其精神可嘉。高宗竟动了恻隐之心,从宫中选出30岁的宫女施氏许配给他,同时还送给丰厚的嫁妆。陈修感激涕零,三呼万岁。陈修高中探花,又抱美人归,喜不自禁,成为当时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有人编了一首打油诗说:“新人若问郎年几?五十年前二十三。”





作者 | 郑学富

编辑 |陈晓燕 杨镝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才子们,那些鲜为人知的“高考”往事
古代科举考试到底有多难?有人连中三元,有人终身不仕
最早的“状元”和科举有什么关系?“状元”是怎样成为第一名头衔的?
高考临近扒科举
古代读书人为何热衷科举之路?
李白杜甫李商隐们不够格,入选唐宋八大家标准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