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晏:拿了金马最佳导演,也算输?!

在喧嚣的世界里

做一个

沉静的读书人

作者:香蕉鱼

金马奖新晋导演评出,

名字很文艺,

文晏。

说她之前,

要说说她的电影

今年秋冬最值得观看的华语电影: 

《嘉年华》。

一开始,

它的排片量是1.2%

非常少。

后来,

的排片量涨到了4.6%

算少。

但看它的人,

说实话,

不多。

以我自己为例,

整个影厅里,

只有四个人。

那它究竟是不是好电影?

是。

但还有个附加条件:

平淡,

克制,

没有波澜起伏的好电影。

故事的发生地,

是海边的一个小镇。

有一个旅馆,

敞亮的大厅,

雪白的铁门。

这是女主角小米工作的地方。

每天打扫十几个房间,

换换床单,

洗洗水槽,

所有别人不愿意干的活,

她都干。

每月600收入, 

是的,

这是剥削,

 但她只能受人剥削。

她是黑户,

没有身份证。

而这,

正是故事的开始。

小米看见了刘会长推推搡搡进入了两个小女孩的房间,

并实施性侵。

她录下了进房间之前的一幕。

事情被摊开,

却迎来了: 

刘会长的打压。

警察的不作为。

医生的睁眼说瞎话。

父母的妥协。

下面这一幕,

是小新的父母来找小文爸爸,

说:要不咱别告了,

刘会长承诺给两个孩子交很多年的学费,

还答应转到最好的私立学校就读。

小文爸爸气得手发抖。

以及,

重要证人小米的回避。

三年前,

她一个人从老家逃出来,

就再也不想回去。

她视海滨小镇为她的归宿,

她的梦,

永远不会离开的地方。

她说,这里暖和,

连叫花子都能睡个安稳觉。

她对性的认识,

很暧昧。

用性换钱的同事丽丽姐建议她

“要是你还是个处女,

就给你找个好下家,

赚钱。

她懵懵懂懂,

觉得这好像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屈辱,

悲伤,

倔强,

都融化在她一人身上。

从某种程度来讲,

别人的伤害拯救了她。

如果没有性侵事件,

如果没有后来的绳之于法,

一直压抑着,

说不定她就把自己给毁了。

所有人都在妥协和自欺欺人,

选择做道德上的矮子,

把头缩进沙地里的鸵鸟。

唯一清醒的,

是律师,

一个单打独斗的女律师。

二十几年来,

她一直在办类似的案子,

她有经验,

而且早就经历过风险。

她成了女孩们最终的心灵港湾和守护人。

那么,

《嘉年华》究竟要说什么?

环境, 

以及环境对人的塑造。

就像导演文晏所说:

电影里,

关于性的解读层次感很强。

性,

像个标志,

通过梦露那被掀起的裙摆,

结实的大腿,

艳红的指甲油,

竖立在海滩上。

性,

是种诱惑,

高跟鞋,

耳环,

口红,

婚纱,

似死路一条的游乐园大喇叭,

所有的符号,

都在。

无时无刻,

无处不在。

性是具体的,

存在的, 

但也是被过度包装过的,

看起来光鲜亮丽。

这光鲜亮丽的背后,

是罪恶,

交易与认识不足,

两个小女孩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何种伤害。

她们问:处女膜是什么?

走进游乐场的大喇叭,

再问,

这是通往哪里?

电影里的一切都是平淡的,

像画,

像光,

像梦的影子。

唯一不像的,

就是现实。

但,这正是导演文晏想要的。

《嘉年华》正在上映,

多起性侵事件正在发酵,

而就在昨天,

金马奖的颁奖典礼上,

文晏凭借《嘉年华》成为了金马最佳导演。

其实,

《嘉年华》之前,

我们最爱的是文晏担任制片人的《白日焰火》。

文晏觉得,

桂纶镁身处东北带来了一种小清新而陌生的感觉,

才是她吸引男人的原因。

观众自然能get到这个点,

但吐槽也不在话下。

有点bug

但不影响文晏的稳定发挥。

有这样两部名作傍身,

文晏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但她自己不不觉得,

因为做到这些,

非常难。

首先要与自己斗,

其次要战胜潮流

敢于反其道而行之。

先说与自己斗。

文晏做导演的经历,

堪称励志大戏。

大学时,

她学的是美术设计,

因为贪玩,

也觉得要充实自己,

自学了电影,

不久,

爱上了。

毕业后,

她主动进入剧组去实践,

闲下来就试着创作剧本,

入行之后,

她主要身份是制作人。

徐静蕾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

她的工作是担任电影执导和编剧。

有了与徐静蕾的合作,

她又似乎是从那时候起,

她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文艺,

小众,

自成一体。

本是美术设计出身,

初入行做了编剧,

没过几年,

她跳槽成了制片,

管一切幕后的零散杂碎。

如果不是特别爱电影,

她担任制作人的电影,

你可能都没听说过。

第一部,

《夜车》。

第二部,

《牛郎织女》。

第三部,

《春梦》。

这三部电影有共同的特点,

风格冷,

评分中肯,

豆瓣都在7分以上,

好于35%的剧情片。

很像文晏自己,

克制,

有逻辑,

慢悠悠,

似乎每一步都要做到稳扎稳打。 

效果,

果然不轰动。

2013

她跳槽成为导演,

有了处女作《水印街》,

又一部无人知晓的高冷文艺片。

豆瓣打分的人才93个,

还不到100个。 

文晏要走的路更冷寂,

更剑走偏锋。

她的坚持一时半会儿赢不了观众的喜爱,

却获得了很多圈中人的支持。

刁亦男,

一个相当不错的编剧,

一直在与文晏合作,

摄影指导也是从《春梦》积累下来的人脉。

就连声音与配乐的老师,

都是合作了两三次的老搭档。

在最熟悉的人的照应下,

文晏成熟得很快,

同时也更独立——

一条更真实的路,

走深,

走偏,

更接近自己的内心。

刁亦男(左)、文晏(中,制片人)与廖凡(右)

2008年,

文晏与刁亦男准备《白日焰火》,

那时候五百万是制作文艺片的底数,

他们所定的成本也就这么多。

刁亦男已经完成了剧本,

就差找投资了。

一部卖座的纯文艺电影的诞生,

是曲折的。

一开始,

《白日焰火》很不文艺。

第一稿,

名字叫做《冰人》,

时间线跨度20年。

第二稿,

也不够文艺,

叫做《过磅员之死》。

时间线跨度5年。

不仅是名字,

场景也不是文艺的,

投资人看过这个剧本后,

第一反应:

这个故事里怎么这么脏啊,

到处都是煤矿的场景,

不光鲜啊。

第二反应:

故事线太像《杀人的回忆》。

09

两人将剧本做了非常大的改动,

连名字也换了,

从《过磅员之死》变成了《白日焰火》。

2011年初秋,

三年过去了,

又等了一年,

20128月,

电影终于开拍了。

夏天的戏,

拍了10天。

冬天的戏,

拍了47天, 

然后,

2012年,

过完了。

你还记得《白日焰火》是什么时候上映的吗?

2014年。

一不小心,

6过去了,

现实与剧本最初定下的时间线差不多一样长。

幸好《白日焰火》不负众望,

赢得金熊奖,

也赢得了观众。

上映期间,

文晏终于安下心制作下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就是《嘉年华》,

一部现代市场的另类,

一部纯女性的电影,

视角是从女性方面出发的,

男性角色几乎是缺席的。

文晏与她的团队,

仅凭一己之力,

就做到了将最冷门的文艺片推向了市场。

可以说,

她的努力99%是逆向的,

就像《白日焰火》里说的:

这样做,

当然是有风险的,

风险极大。

你以为的成功,

其实是从刀山火海里捞出来的,

从水中捞月里变出来的。

这就要说到战胜潮流,

反抗一切惯性的,

浮夸的流行和洗脑,

坚定的反其道而行之。

别的不说,

就拿女性导演作品来比对吧,

就比对这最近十年的。

可以说,

没一个女性导演,

像文晏这样,

清冷,

缓慢,

期待着改变,

不急着改变。

那年,

张艾嘉的《观音山》,

《念念》和《相亲相爱》都没出现,

女导演们在做什么呢?

拍硬汉片,

很硬的那种,

硬到女性角色弱化到没有。

就拿最出挑的凯瑟琳·毕格罗来说, 

2008

凯瑟琳·毕格罗最风光的一年。

她和她前老公,

拍《泰坦尼克号》的卡梅隆一起,

争夺奥斯卡最佳导演,

她拿出的作品是《拆弹部队》。

此女,

喜暴力,

爱血腥,

她曾放话自己只猛片

拍男人的影片,

我能干得更牛!

拆弹部队算是温情的了。

卡梅伦的作品是当年的视觉大片《阿凡达》,

很多观众看了之后,

觉得视觉很非凡,

剧情很脑残,

真的没内涵。

于是,

当年的最佳导演,

凯瑟琳·毕格罗。

必须再看几张剧照,

你才能感受到她硬到完全没有女人味。

安吉丽娜·朱莉也不例外。

2011

她琢磨着拍自己的导演处女作。

《血与蜜之地》。

关键词:

战争,

爱情。

朱莉很有野心,

她要拍两种语言的戏,

所以在片场,

英语来一遍,

南斯拉夫语来一遍。

结果呢?

豆瓣评分6.5

烂番茄指数,

55%

她以非凡的努力,

拍出了烂片的水准。

2014年,

朱莉狠下心来,

要拍一部传记片。

她读路易·赞贝里尼的传记时被感动了,

一心要把他的经历搬上荧幕。

可是,

本人尚在人间,

不能把他拍的过于神话。

朱莉用了最平凡的叙事方法去拍他,

可谓平凡得一点光彩都没有了。

《纽约客》的影评说,

看这部电影,

就像男主角忍受牢狱里的折磨一样,

忍受,

忍受,

忍受,

忍受着被忍受折磨的快感。

国外评论很毒舌,

国内的评论比较搞笑:

看《坚不可摧》,

感觉像看了四部电影的合成剪辑。

除了《坚不可摧》本身,

前半小时像《阿甘正传》,

第二个半小时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剩下最后一个小时是《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坚不可摧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感觉女导演们在用硬汉电影折磨自己,

刀山火海都尝遍了,

总拍不出最忠实于女性的东西。

所以,

《五十度灰》出现的时候,

观众们松了口气。

这是一部纯女性视角的片子。

《五十度灰》的导演,

萨姆·泰勒-约翰逊

人生相当励志,

两次患癌,如今痊愈,

还与小自己23岁的男友结了婚。

多励志啊,

本想着她会拍出有深度的女性电影。

她却给我们看这个。

说句实话吧,

其实看的时候还是很享受的,

只是这不还是以男性为主的片吗?

而且很商业,

商业到不管不顾的地步了。

有人肯定会说,

张艾嘉就一直很文艺啊,

她的路子也跟文晏一样。

其实,

不一样, 

张艾嘉很文艺,

可是你注意到没有,

2015年的《念念》到如今的《相爱相亲》,

票房其实不太好,

 也就是说叫好不叫座。

电影有了,

观众没有。

好像电影本身命里缺观众。

而文晏是文艺片里,

第一个票房与口碑都齐活儿的导演。

《白日焰火》,

票房1.03亿,

够火爆。

可到了今年,

《嘉年华》的票房是:

对比很强烈,

不是吗?

我想,

一是电影本身的问题,

二是性侵事件频频爆出,

我们被高度戏剧化的现实惊得够呛,

再也没力气去电影院里,

承受那两个小时不间断地人性分析了。

文章开头,

我说电影里的人,

都有些弱,

面对环境,

面对自己,

都无能为力。

现实中的我们,

又何尝不是?

我们无法走进电影院,

把《嘉年华》看进去,

因为我们担心,

那些荧幕上的人是某时某刻的我们自己。

如导演所说,

电影里小米是小文的镜子,

丽丽是小米的镜子,

每个人稍不留意,

就可能走下坡路。

这正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

2011《熔炉》出山,

我们一直期盼着有自己的熔炉。

盼了这么多年,

《嘉年华》来了, 

她不是《熔炉》,

她比《熔炉》克制,

平静。

看完了你甚至不能立即哭出来,

要过好一会儿,

慢慢体会起来,

才会哭,

太慢了!

这也意味着,

这样一部电影的存在意义,

直接取决于她本身,

取决于与她有同样高度的观众。

可是,

没有观众,

文晏的逆向努力就不作数了吗?

《嘉年华》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吗?

当然不是。

时间会证明一切。

勇气并非天生就有,

勇敢也需岁月磨练。

我相信,

终有一天,

我们会像女律师一样,

像两个小演员一样,

像导演文晏一样,

不管发生什么,

去审视自身,

去抗争,

逆流而上,

绝不退缩。

电影有了,

那一天也不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用克制的方式讲述敏感题材?
拒绝单纯讲述性侵案件,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第10期 在喧嚣的时代做专注的事
文艺电影如何市场“破冰”
文艺片走悬疑风,王学博《小镇》玩混搭,双女主及众角色在等你!
张艺谋刁亦男阿齐集结2016,陕西籍导演群真是个奇特的存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