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除非有人回避他的孤独



宁缺毋滥,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态度。


作为导演,从第一部电影至今的 20 多年间,姜文的作品屈指可数。


作为演员,姜文塑造了诸多经典人物。


他力争完美,身体力行的诠释着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最稀缺也是最珍贵的电影态度——宁缺毋滥。


太阳照常升起 来自LCA 03:44


姜文出生在唐山的姥姥家,6 岁以前都在那里度过。


那时,农村露天电影的特殊气氛,给人难以言说的感动——“几天以前就期盼着,到了那一天,从早上就等着天黑。有时候是在另外的村子里放电影,于是大家一起走夜路。路上要过青纱帐,黑暗中有人用手电筒放在下巴底下吓唬人。”


电影,从小就伴随着姜文。在唐山的时候,母亲经常带他去看露天电影——《红灯记》、《兵临城下》,还有纪录片《珍宝岛的故事》。童年的这段美好而朦胧的时光,姜文记忆深刻。他对唐山的感情也很深,从 1998 年执导的影片《鬼子来了》就可以看得出。


父亲是军人,6 岁至 10 岁的时候,姜文与母亲一起随父亲所在部队辗转贵阳、武汉等地。这 5 年,虽有些“颠沛流离”,但姜文看得多,记住的也多,这对于导演的身份来说,不算坏事。


1973 年,10 岁的姜文随父母迁往北京,定居在军队 5 号大院,随后进入北京 72 中(已不在)就读。12 岁的英达与他同班,并且经常一起在大院里抽烟、弹吉他、唱苏联歌曲......,慢慢的,在这代背景相似的少年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院文化”。以王朔作品《动物凶猛》为蓝本,姜文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讲的就是在“大院文化”成长起来的几个“红色”小青年的故事。


姜文与夏雨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期间


姜文在 72 中读书 6 年,英达从这里直接考进了北京大学,姜文却落榜了。“我很希望姜文也能上大学,于是就向他提议考中央戏剧学院。”姜文在英达的鼓动及其父亲英若诚朋友的辅导下,最终走进中戏。


虽是就读表演系,但姜文的导演天赋在此期间已经有所展现。在学校里,老师要求学生做观察生活的练习并且写剧本,每周交一个。如果剧本写的不错,才能排演,可以自己演,也可以自己做“导演”找别人演。“记得有几回在四楼排练,别人说我导演得比导演系的还好。我就问为什么,他说你调度得好。当时我不明白什么是调度,我觉得人物他该在哪儿就让他在哪儿。”


作为导演,姜文的观察能力同样出色,毕业前开始演话剧,吕丽萍演他的老伴,剧本上写的是叫她''老伴'',姜文觉得别扭。经过琢磨以后,他竟改叫吕丽萍''我说'',老师说这改的很好,姜文很得意,说这是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


毕业后,姜文在影片《末代皇后》中出演溥仪。为了这个角色,他查找了很多历史资料,还专门去拜访了溥仪的弟弟溥杰。对于这部早期的影片,曾有人说:“这片子有了姜文才有了质感,当时大牌潘虹才是主角,但看片子的时候总觉得里面的人物只有姜文演的溥仪最完整。大银幕处女作,就被姜文把配角演成了绝对主角。”


1986 年,谢晋开拍《芙蓉镇》,这部再现处于政治动荡极左主义大背景的小城镇小人物的电影,让人叹为观止。影片中姜文出演秦书田一角,他把一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中年知识分子演绎得真诚感人。


《芙蓉镇》中的姜文与刘晓庆


1987 年夏天,24 岁的姜文进入《红高粱》剧组。面对第一次当导演的张艺谋,因为角色塑造等问题,他与张艺谋从头吵到尾,最后吵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大作。后来张艺谋回忆说:“我在拍《红高粱》的时候,姜文给了我很多帮助,包括他对戏的设计,在表演方面达到的东西,以及(在表现)《红高粱》中那种张扬生命的活力,蓬勃的热情,义无反顾的那种勇敢精神(方面)……”


之后姜文出演了很多角色,包括郑晓龙和冯小刚联合执导的《北京人在纽约》,但所有这些都无法满足他内心深埋已久的导演梦。


在决定要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姜文写了 9 万字的剧本,刘晓庆则东奔西跑找钱。初为导演的姜文按捺不住表现心中愿景的冲动,电影开场几分钟的机场送别镜头竟拍了三个多小时的原始素材。那时还是摄影师的顾长卫,曾在拍摄时提醒他很多镜头最终必然要被剪掉,但姜文却执意要这样拍。在姜文的设想中,《阳光灿烂的日子》最终需要 4 个小时的时长,不过在这一点上,他最终做出了让步,删繁就简后剩下两个小时左右,所以我们看到的最终版主要是马小军十六七岁的经历。


在世界范围内,1994 年前后上映的绝对经典影片很多,如《阿甘正传》、《活着》、《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肖申克的救赎》、《燃情岁月》、《狮子王》、《真实的谎言》、《红蓝白》...但同处一个时期的姜文这部处女作,却被《 TIME 》杂志评为了“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


电影《鬼子来了》


1998 年,姜文自导自演了《鬼子来了》。这部影片在未通过审查的情况下,私自参加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虽然最终荣获了评审团大奖,但由于“违规参赛”,姜文受到了“五年内不能担任导演”的处罚。


这部影片反叛而又清醒,消散了中心却处处锋芒。有人曾问姜文,为什么把悲剧(《鬼子来了》)拍得特别可笑?


他给对方讲了一个关于“ 13 ”的故事——一个傻子在井边绕圈儿,嘴里不停地念叨 13、 13、 13……。一个聪明人路过,说你这个傻子真是傻,怎么老数一个数。好奇之余,到井边看看。结果,''咣''一脚被傻子踹井里了。然后傻子继续绕,就念叨 14、14、 14......。


姜文每次讲这个故事,在场的每个人都乐,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我说你觉得该乐吗,这不是谋杀也是恐怖的事儿。你根本不该乐。乐跟乐还不一样,有的乐完就完了,有的乐后紧张。我希望影片的前面有意思,充分调动观众,以后再喊 13,就注意点儿了。鲁迅写阿 Q,大家都看,像看热闹,讥笑阿 Q。笑什么呢,其实你也是阿 Q。”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被禁五年后,姜文执导了被很多人称作看不懂的《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曾坦言,导演是一直在拍心里面的故事,童年的故事、长大后更深层的故事。显然,这部影片里姜文的自说自话表现到了极致。“《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给我的礼物,它无法复制,而且在精神生活里面永远是一个营养。”


相较于后来的《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姜文说:“《太阳照常升起》是尊重了生活的本质,《让子弹飞》是遵守了电影的本质。”


不过这就是姜文的独特气质,他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态度。


对于电影的背景音乐,姜文的要求同样近乎苛刻。他曾说:“我对电影里的声音一直很敏感,画面中缺一格我都能听出来,音乐哪儿缺了点尾气,我也能听出来。在拍电影时,无论是镜头的调整还是场面的设计,我都希望有声音,否则我看了会很难受。当然,突然的安静也是一种声音。这部电影也有很安静的瞬间,只有鸟叫,只有风声。我比较迷恋声音,但我不会为了声音而做声音,而是要让它合适,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声音也是一种心理节奏,就像一个人的呼吸一样不可缺少。”


电影《让子弹飞》


作为电影人,能够长期阅读的,除了王家卫,另一个就是姜文,他曾说自己读书比看电影多很多。


姜文一度给人“狂妄”的感觉,这或许是源于他的自信和对于影片的苛刻要求。他曾说:“我喜欢《教父》,喜欢《末代皇帝》,几部片子就够我反复看了,我每回不留神看了一个什么烂片,我就把这几部片子搁进去,重新看一遍,心情就好了,我觉得全世界好电影就那么几部。”


有人曾说,《让子弹飞》的结尾,大家都走了,牧之很孤独。


姜文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也或许可以解答他的那份“狂妄”:


我觉得是这样,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除非有人回避他的孤独。如果说张牧之孤独,那从他第一句话就孤独了,他们说“没打中”,牧之说“让子弹飞一会儿”,这难道不孤独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子弹飞!让票房飞!
性、荷尔蒙、英雄气,姜文不止《邪不压正》
(19)一步之遥还是万里之遥
志大才疏的姜文,名不副实的《邪不压正》
姜文归来,邪不压正。
嬉皮笑脸的《邪不压正》里面,藏着一个异常严肃的姜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