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东晋时候,桓温和殷浩都是名士,二人齐名。

 

桓温常常把自己与殷浩进行对比。

 

有一次,桓温问殷浩:“你和我相比,谁强些?”

 

殷浩笑着回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殷浩答语的意思是:我和我自己来往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自己吧!

 

其实,人根本不需要和别人攀比,只要保持本色,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做好了自己,其它问题迎刃而解,所以古人说:

 

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人不助我,是我无为;我不助人,是我无善。

 

古人之所以注重修身,就是因为自身有了德行,做好了自己,敬人、容人、助人,与别人的关系自然融洽,为人处世自然顺风顺水。

 


对了,世界就对了

 

明朝时候,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冀元亨来请教老师,为什么说“心即理”。

 

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让书童取来一本《战国策》,翻开第一页,是东周天下列国图。

 

王阳明把这图扯下来,撕成碎片,然后让冀元亨重新恢复原状。

 

冀元亨费了半天工夫,恢复了不到一半,然后无奈地望着老师。

 

王阳明微微一笑,让书童来做。

 

书童根本不看这列国图,而是把纸片翻过来进行拼接,很快把图恢复原状。

 

原来这天下列国图的背面是《战国策》的作者刘向的画像,只要把人像拼对了,这天下图自然也就恢复原样。

 

冀元亨顿时恍然大悟: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人完整了,世界自然恢复本来面貌。

 

世间所有事情不必外求,都在自己心里,不是世界如何人便如何,而是人如何,世界便如何。

 

无论你要改变什么,都得先改变自己。敬人才能得敬,容人才能得容,助人才能得助!

 


敬人容人,是忍是让

 

《呻吟语》:“惟有道者,智能谅人之愚,巧能容人之拙,知分量不相及而人各有能不能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能用他的智慧原谅别人的愚蠢,能用他的灵巧容忍别人的笨拙,明白每个人的分量不足,而每个人各有所长所短。

 

自高自大的人根本就不会懂得敬人容人,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和别人一样都有不足,尊敬别人其实是庄严自己,容忍别人其实是方便自己。

 

东汉末年,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曹军发现袁绍的文件中有大量朝中官员给袁绍的信,全都是讨好袁绍,都在为自己谋好退路。

 

有人建议曹操彻底追查此事,以通敌罪名处罚这些官员。


曹操说:“当时敌强我弱,形势危急,我自己都觉得不能自保,他们的做法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曹操看也没看这些信件,命人全部烧掉。

 

曹操的宽容为他赢得了人心,很多人对他感激万分。其实,曹操宽容的不是那些人,他宽容的是人性中自我保存的本能。

 


有人问一对老寿星夫妇:“二老恩恩爱爱,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

 

丈夫说:“一个字,忍。”

 

妻子说:“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

 

忍让,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忍让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

 

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碑文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

 

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使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也使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更是一种胆识,所谓“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

 

让人,也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沈从文早年以小说家闻名世界,1949年后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

 

沈从文以他的“让人”之道,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转向了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最终写成《中国服饰史》,在学术方面又做出了成就。

 


助人者天助,助人以道

 

“助人者,天助也”,帮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成全自己,助人方能达己,互利方可共赢。

 

栽树给别人乘凉,才有机会到别人树下乘凉。

 

高素质的人,人帮人,帮来帮去帮自己,互相成就了彼此;素质一般的人,人比人,比来比去气不顺,心生嫉妒恨;低素质的人,人整人,整来整去整自己,害人更害己。

 

我们应该做一个为后来者开门的人,而不要试图使世界成为死巷。

 

有一个少年流浪到寺庙。每到吃饭的时间,他惆怅地盯着菩萨,像在祈求什么,方丈便催促徒弟快些给他送去食物。

 

渐渐地,少年与徒弟熟悉起来,后来饿了就直接找方丈的徒弟要食物。

 


徒弟匆忙地去找方丈,可是方丈却总是想出各种理由推迟片刻后才让徒弟备好食物,还吩咐慢些送去。

 

如此这般次数多了,徒弟疑惑不解地问方丈,为何以前急着要给少年送食物,如今却总是在故意拖延呢?

 

方丈回答说,以前他是需要吃东西,给他送去食物,那是在成全,而如今他是索求东西吃,我们再给他送去,则成了迁就,成全是帮他,所以要快,迁就是害他,所以要慢!

 

满足需要是成全,满足索求则变成了迁就放纵,这就是助人的分寸和尺度。

 

不要有帮助人的企图,只是在别人有需求时,你就在那里。

 

带着对生命的敬重,让助人与自然之道结合,这就是助人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用】给大脑洗个澡
谜联故事(上)
立秋之情思诗十首(冀)书童
王阳明:你的心清明了,人生就顺了。
西遊記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
“空杯心态”和“石头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