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继解析《石门颂》中的点画与竖画 | 三品课堂

《石門頌》簡析  

张 继 · 

本季三品课堂由三品美术馆携手“正书六家”:

王友谊、王学岭、刘颜涛、张建会、张继、管峻六位老师,共同推出。大家还可以订阅书法权威媒体《书法》杂志、《书法报》获取更多精彩教学内容。

第二集
《石门颂》中的点画与横画

本集主讲人——正书六家·张继

大家好,上一节课中我们讲了《石门颂》的历史背景与文章内容,同时分析了《石门颂》的艺术风格,以及《石门颂》对我们现在学习书法所产生的影响,从今天开始,我们具体来分析、讲解《石门颂》的用笔,先从点画开始。

截线成点,横分主次


沧海遗珠

学习建议补充

点击查看大图

截 线 成 点

说明:

“竖点”可以理解为从隶书的竖画里截取了它的起笔。

说明:

“横点”可以理解为从隶书的横画里截取了一段作为起笔。

说明:

《石门颂》的“氵”和楷书的“氵”的写法完全不同。楷书的“氵”是由两个“点画”和一个“提画”组成。

说明:

这三点从组合上看,具有整体性又有呼应关系,但是单独看每一个点的形态都具有前重后轻的特性。

说明:

点画入笔重收笔轻,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方向书写,起笔相对较方。

说明:

“带钩点”①,由右上向左下方向书写,上边起笔带有钩状,比较圆浑,并且生动。

说明:

下方的两点①、②,符合“两点相背”的特征。并且起笔露锋,收笔灵活,使两笔之间气息连贯。

说明:

若书写时笔笔藏锋,两点就会太过拘谨,没有生机。此外,用笔既要简约但又不能简单

横 分 主 次

说明:

《石门颂》中“蚕头雁尾”的装饰之笔并不夸张,不去强化它,比较简约。

说明:

《石门颂》的横画不像《曹全碑》①,《礼器碑》②,刻意强化“一波三折”的造型。《石门颂》在书写中有的收尾比较轻,有的收尾比较重,有的收尾比较方,并没有刻意地强化雁尾。

说明:

主笔是“长横”,呈现“蚕头雁尾“,但是也没有过分地夸张,依然保持着自然、轻松。短笔也都比较简约,具有书写性。

说明:

两横①、都是“次笔”,从字的左边一直通到右边,在“次笔”中并不短。最下面一横 ③是主笔,可以看到这几笔之间的关系都是比较平的,略微有一点下弧。

说明:

它是左右结构,所以它的横画不但短,而且大多是倾斜的,这样可更好地把字写得生动。而“年”字中的短横基本上是平的。

说明:

将“詔”左右的动感加夸张,即可把这种静态的构成写得更加灵动。

说明:

“書”字全是由横画和竖画组成,如果说写成黑体美术字,这个字是绝对的板正,但是我们现在通过对横画的动态处理①、②,有倾斜,有弧的,这就形成了很好的生动、灵动效果。

课程预告&这不是全部教学内容

精彩早知道

本讲张继老师为我们简析了《石门颂》的点画与横画,下期我们将继续学习竖画与撇捺。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动笔练习,多动脑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級課程 (36-40)
张继简析《石门颂》的意临 | 三品课堂
书法讲座 | 北朝经典碑刻技法指要(15)
【石门颂】汉隶三颂专题
黄简讲书法:九级课程真书篇
推荐一个学习隶书书法的好字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