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典针法 (丁)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二四)
各论
 
一、风病类
 
附:偏枯


【原文】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治在风府 ,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素问:骨空论》)

【校注】①身重恶寒:《太素》卷十一作“身重恶风寒”,即身体感到沉重恶风怕冷。
②风府:穴名,属督脉。王冰说:“风府,穴也,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宛宛中”。
【语释】风邪从外界侵入人体,使人洒洒然振寒,出汗,头痛,身体沉重恶风怕冷。在用针治疗时应取风府穴,调和阴阳。若正气不足的,就用补法,邪气有余的,就用泻法。
【按语】盖风为六淫之一,善行而数变。春季为其主气,但四时皆可为病。每因气候突变,人体不能适应或抵抗力减退时,就容易发病。《素问·骨空论》开头就写道:“风者,百病之始也。”外风致病,首先侵犯皮毛,然后伤及经络、脏腑,是由浅入深,自微而甚,善行数变,所以《素问·风论》载:“风者,百病之长也,致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故当避之有时,以防其源。张介宾说,“故圣人之避风,如避矢石者,正以防其微也。”
本条所述即风邪伤于人体,阳气内拒,邪正分争,故可发热恶寒。风邪伤卫,开合失司,开多合少,腠理开疏而汗出。邪客太阳经脉,故头痛身重。由于卫阳被伤而表虚,所以恶风怕冷。治疗原则宜祛风解表。故取督脉与阳维脉之交会穴风府,以祛风解表而和营卫。虚者补之,实者泻之,阴阳和调而风除病愈。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即其例证。
临床所见风邪常与他邪相兼为害,如风寒、风热、风温、风燥等杂合而至,尤以风寒、风热最为多见。因此在治疗上均应一一详辨,或单穴独进,或数穴并取,或单用针,或只用灸,或针灸并用,均应酌情而施。如属风寒者,可配风门、风池,并可酌加灸疗,以解表疏散风寒之邪,若属风热者,则可加刺大椎、曲池、合谷,甚或刺血,以祛风清热解表。若伴有他症,更须随症加穴,灵活化裁,始可应于万变。

【原文】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素问·骨空论》)

【校注】①上椎:指第一颈推之上。即枕骨粗隆直下,与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语释】感受大的风邪,使人颈项疼痛,可刺风府穴,风府穴在椎骨第一颈椎上面。
【按语】颈项部为足太阳经脉所过,所以若风邪随经上行,则颈项部疼痛。治之可取位于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凹陷中的风府穴。风府属于督脉和阳维脉的交会穴。历代针灸医籍均载治疗颈项疾患。如《甲乙经》载:“主……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风府,治头痛项急不得回顾。”《针灸大成》载:“昔魏武帝患风伤项急,华佗治此穴得效。”《通玄指要赋》载:“风伤项急求风府。”可见,古人对取风府穴治疗风袭颈项疼痛有牟富的经验。
风袭经络致颈项疼痛,包括了目前所谓“项部肌纤维炎”、“颈椎病”等。在治疗时,除了取用风府穴外,局部还可酌配天柱、风池、大杼;远道也可酌取后溪、昆仑,或支沟、悬钟等穴,都是临床常用有效之方。如使远道穴针感直达病所,其疗效更佳。

【原文】大风汗出,灸譩譆 ,譩譆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厌之 ,令病人呼譩譆,譩譆应手。
(《素问·骨空论》)

【校注】①譩(yi音壹)譆(xi音熙):穴名,属足太阳膀跳经,在第六胸椎棘突下两旁各三寸处。王冰注:“譩譆,穴也。在肩髆内廉,侠第六椎下两傍,各同身寸之三寸。”
②厌之:厌同压,即以手按穴。王冰注:“以手压之,令病人呼譩譆之声,则指下动矣,足太阳脉气所发,……譩譆者因取为名尔。”
【语释】若感受大风而出汗,应灸譩譆穴,譩譆穴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的地方,左右各一穴,用手按压该穴,则病人往往呼出譩譆的声音,而譩譆穴处则应手而动。
【按语】风邪袭表,卫阳被伤,则腠理疏开,故表虚汗出。譩譆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外开三寸处,正坐抱肘取之即得。用手压按,病人应手呼痛声处是穴。灸譩譆穴以助卫阳而祛风邪,卫阳充足而风邪驱除故汗止而病愈。
临床上本穴对于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肌表,出现汗出或无汗,或肢节酸痛以及肩胛内缘疼痛者均可取之,或针或灸,或针灸并施,或针后拔罐,视寒热虚实而分别采取不同治法,往往有较好的效果。

【原文】从风 憎风 ,刺眉头
(《素问·骨空论》)

【校注】①从风:从,由于。张介宾说:“病由于风则憎风。”
②憎风:《太素》卷十一作“增风”。
③眉头:指攒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内眦的上方眉毛内侧端陷中。王冰注:“谓攒竹穴也。在眉头陷者中脉动应手,足太阳脉气所发。”
【语释】伤于风邪就会恶风,可刺在眉头的攒竹穴。
【按语】攒竹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面部的要穴。对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目眩、眉棱骨痛以及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润动有较好的疗效。它既有清热祛风之力,又有明目退热之功。所以对本条所述“从风僧风”之症即可取之。《甲乙经》更载:主“头风痛”、“眉头痛”、“目如欲脱,、“目系急”。《玉龙歌》载:“眉间头痛甚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在临床上攒竹穴是头面部的常用要穴之一,既可直刺,也可沿皮横刺,更可根据具体病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盖“太阳常多血少气。”李东垣说:“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所以临床上攒竹穴不但可以治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头痛等症,而且也可疗眼目诸疾,但应据症酌情配穴,方可效专力宏,这是应该注意的。

【原文】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 ,命曰微风。 …… 刺微 …… 取分肉间 ,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素问·调经论》)

【校注】①肌肉蠕动。《素问》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蠕作溢。”今本《甲乙经》同本经,“蠕”并有注“一作溢”三字。《太素》卷二十四作“肌肉濡动。”吴昆说:“肌肉蟠动,肌肉间如虫行动也。”高世栻说:“风邪入于肌肉,则肌肉蠕动,命曰微风,言微风在肌肉也。”
②取分肉间:王冰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故肉蠕动即取分肉间。”
③索:消散的意思。王冰说:“索,散尽也。”
【语释】邪气未与血气相并,则五脏安定,风邪仅客于肌肉,故使肌肉蟠动,这叫做“微风”……。刺微风的方法是刺分肉间以散其邪,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伤其络脉,卫气得到恢复,邪气也就消散了。
【按语】本条所述“肌肉蠕动”之“微风”,其病因有二:一为风邪客于肌肉之间,尚未深入脏腑,仅表现为肌肉蠕动犹如虫之微行。因风为阳邪,其性善动,体虚受风,肌肉被伤而发为“微风”,其二为血虚而筋失所养而发内风。正如《保命集》载:“中风俱有先兆之征,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经曰:肌肉蠕动,名曰微风。”此所指“微风”乃为内风。例如临床所见,风中于面,则下阳明之疾,症见口眼斜,即今之所谓“面神经麻痹”,法当祛风散邪,取颊车、地仓、迎香、合谷等穴,即可获愈。若治不如法,风邪留恋日久,常见肌肉蠕动,面如虫行,此时,直取其处刺于分肉之间,以行卫气而散风邪,常可收效。正所谓“邪在肌肉,当刺分肉之间也。”而对血虚肝风内动之证,则以滋阴养血、柔筋疏挛为主,并佐以镇肝熄风之法,则筋肉得血濡养,而风亦可自灭也。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二五)
【原文】风痉 身反折 ,先取足太阳及腘中 及血络出血 ,中有寒 ,取三里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风痉:《甲乙经》卷七、《太素》卷三十均作“风痓”。“痉”,《说文》载:“痉,强急也”。
②反折:即角弓反张的意思。
③腘(guo音国)中:指膝腘窝中的委中穴。
④及血络出血:《太素》卷三十无“出血”二字,“及血络”连下句读。
⑤中有寒:《甲乙经》卷七“中”前有“痓”字。
⑥三里:即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
【语释】风痉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时,应首先取足太阳膀胱经在膝腘窝中的委中穴,并浅刺血络出血。若中焦有寒的,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以温中祛寒。
【按语】“痉”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证。痉病有刚柔之分。《金匮要略》载:“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张介宾说:“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操,所以筋挛。”又说:“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风病下之则成痉。”由此可见,痉证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风热炽盛阴血亏耗,或误下伤其阴,或误汗虚其阳,均可导致筋脉失养,以致脊强反折,四肢抽搐。膀胱足太阳主筋之所生病,所以本条指出:“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以清热救阴。若伴有中焦寒者,治宜取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以温中祛寒而调胃气。



【原文】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 ,唏然时寒 ,饥则烦,饱则善变,取手太阴表里 ,足少阴、阳明之经,肉清 取荥,骨清取井、经也。
(《灵枢·癫狂篇》)

【校注】①漯(luo音洛)漯:寒粟的样子。张介宾说:“身漯漯,皮毛寒栗也。”
②唏然时寒:形容寒栗所发出的唏嘘声。张介宾说:‘唏然时寒,气咽抽息而噤也。”
③手太阴表里:指手太阴肺和与其相表里的大肠二经。
④清:《太素》卷三十作“凊”下同。即寒冷的意思。
【语释】风逆患者,突然四肢肿,身漯漯而寒冷唏嘘,饥饿时则烦躁,吃饱了以后,也会变化百出不能安静。治疗时可取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表里二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肌肉清冷的可取荥穴,清冷入骨的,可取井穴、经穴治疗。
【按语】本条所论风逆之症,原由风感于外,而厥气内逆而致四肢暴肿,其身漯漯然,唏然时寒。盖因肾为水脏,风行则水溢,以致少阴肾经经气亦随之逆上,风邪侵于四末,因而造成暴肿四肢。身感寒冷为风动寒水之气所致。生理上,心肾本应相互交接共济,此时风伤于肾水,所以心气亦虚,故饥饿时则烦躁不安。更加风水伤于中焦,脾胃受损,所以饱则善变。其治取肺与大肠二经之穴以驱散风邪,取肾与胃经俞穴,旨在调降该二经冲逆之气,并有滋补肾阴与培补后天生化之源的功效。气血旺盛,自可驱邪外出。若肌肉清冷可取荥穴补之,以温肌肉之寒;清冷入骨的,盖肾主骨为水脏,取井、经穴,杨上善说:“骨者水也,井者木也。水以生木,以子实母,故取井温骨也。”由此本症取经穴之义亦当自明。



【原文】疠风 者,素 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 其处,按出其恶气 ,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灵枢·四时气篇》)

【校注】①疠风:指风邪侵入经脉,血气污浊不清,鼻柱败坏,皮肤溃烂。相当于今之所谓“麻风病”。《素问·风论》载:“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②素:《甲乙经》卷十一,《太素》卷二十三均作“索”。《甲乙经》义长。按索,即一般,或作“须”、“应”解。
③锐针针:《甲乙经》卷十一作“吮”,《太素》卷二十三作“兑针兑”。按“锐”古作“兑”,利也。“吮”(shun音楯)用口吸或含为吮。即用筒吸拔之义。今从《甲乙经》译。
④恶气:《甲乙经》卷十一作“恶血”,义长。
【语释】患病风病的,一般应针刺其肿起的部位。针过以后,即用吸筒吸拔其清处,再用手按压以出恶毒之血气,直到其肿稍尽才可停止。患者要注意饮食的调护,吃一般平时吃的食物,不要乱吃动风发毒的食物。
【按语】疠风即癞风,亦称大风。即相当于今之所谓麻风,属于慢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为顽痹,可为手足酸痛,或状如虫行,身体遍痒,搔之生疮。或身面肿,痛彻骨髓。其肿处,可如枣杏或若悬铃。甚者眉须脱落,鼻柱溃烂败坏等。《诸病源候论》载:“土癞者,身体块磊,如鸡子弹丸许。”治法可以锐针刺其肿处,按之使恶气恶血尽出。《玉机微义》载:“有恶血留滞,故宜出血,或于肿上,或于委中皆可也。”《疠疡全书》指出:“惟刺为最先一着,既行刺法,兼以敷药,则肌肉淫处自平,红处自白,麻木处自由痛痒,疙瘩处自变好肉,有得心应手之妙。”又指出:“今疯门所用之针有二,一曰铓针,治疯初起及轻症,皮肤麻木,不知痛痒,有红块浮现如云,大不逾碗,经不逾尺。或低陷色白者,反为最重。于患处微微排刺,至出血、血归方止。归者,血凝而不流也。外用红粉丹掺之,即能止血结痂。如此一月二次,直至知痛血鲜,不必再刺。二曰攒针,治疯症既久,遍身顽麻,肌厚肉变。用此针,于患处重筑之,令出恶血淋漓,拭去再刺如前法。亦一月二次,肌肤渐平渐白,方可勿刺。”目的在于泄其留滞于气血之恶毒热邪。


【原文】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 ,名曰大风 。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 ,刺骨髓,汗出百日 ,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素问·长刺节论》)

【校注】①须眉堕:《太素》卷二十三作“须眉随落”。
②大风:又叫病风、癞凤,即麻风病。
③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使阳分之毒从汗而解。张介宾说:“其浅者,遍腠理,故当刺肌肉为故,所以泄阳分之毒,风从汗散也。”王冰说:“泄卫气之怫热。”
④刺骨髓,汗出百日:深刺以除阴分之风毒。张介宾说:“刺深者须取骨髓,所以泄阴分之风毒也。”
【语释】若病大风苛毒,则周身骨节沉重,胡须眉毛脱落,这种病叫大风。首先针刺肌肉为主,使其汗出,连续一百天,再针刺骨髓,使其出汗,连续一百天。共二百天,胡须眉毛重新生长,始可停止针刺。
【按语】本条所论“大风”即上条所说的病风,因症不同,其所刺之法各异。《诸病源候论》载:“大风病须眉堕落者,皆从风湿冷得之,或因汗出入水得之,或冷水入肌体得之,或饮酒卧泥地得之。或当风冲,坐卧树下及湿草上得之。或体痒搔之,渐渐生疮,经年不差,即成风疾。八方之风皆能为邪,邪客于经络,久而不去,与血气相干,则使荣卫不和,淫邪散溢,故面色败,皮肤伤,鼻柱坏,须眉落。”陈言说:“经所载疠风者,即方论中所谓大风恶疾癞是也。虽名曰风,未必皆因风,大率多是嗜欲劳动气血,热发汗泄,不避邪风冷湿,使淫气与卫气相干,致肌肉贲[月真],气有所滞,则肌肉不仁,荣气泣浊,则跗热不利,故色败,皮肤疡溃,鼻梁塌坏。”《医学要则》指出本症病因有五:“一曰风水阴阳所损,二曰源流传染所因,三曰气秽毒注所狂,四曰保养失度所致,五曰感冒积郁所生。”就是说其病因并非皆因风邪所致。古人已认识到本病为“源流传染所因”。当然与劳伤气血,抵抗力降低也有关系。这与现代医学的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接触性慢性传染病相吻合。其临床表现,本条文记述有周身骨节沉重,胡须眉毛脱落等。说明病邪侵及皮肤肌肉骨骼,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脏腑,所以《疠疡机要》指出,“有脏腑伤损,气血疲乏者。”本症的治疗,可以用发汗法,针刺肌肉为主,以宣泄表里血气邪热之毒。张子和说:“《内经》论癞,针二百日,眉毛再生,针同发汗也。”《玉机微义》载:“用针同发汗,至于出血亦同汗也。但病证在经在表,故宜针宜汗。有恶血留滞,故宜出血,或于肿上,或于委中皆可也。又肠胃有秽恶虫积,故宜下。大抵皆宣泄表里血气邪热之毒也。’所以,无论发汗或出血,旨在宣泄在表或在里、在气或在血的邪热毒那。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二六)
【原文】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 ,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素问·长刺节论》)

【校注】①且寒且热,炅汗出:《太素》卷二十兰作“且寒且炅灵”。炅(jiong音迥):火光,此处为热的意思。

【语释】风邪伤害人体,又寒又热,热则汗出,一天发作数次,先刺其分肉、络脉;仍汗出又寒又热,就三天针刺一次,一百天病就痊愈了。

【按语】《素问·风论》载:“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又载:“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风为阳邪,阳主疏泄,所以腠理开,开则卫气不固,所以洒然而寒。如果寒气盛则腠理闭,闭则阳气内壅,故可出现热象。由于风为阳邪,腠理开泄,所以热汗出。风邪伤于机体表现忽寒忽热而汗出的,在治疗方面,应本着“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的刺法,取病变部位的分肉及络脉,以祛其邪气;如果仍不愈者,说明邪盛病深,病情较重。正如张介宾说:“既汗而复寒热者,邪盛患深,非可以旦夕除也。”故应每隔三天针刺一次,百日可愈。如操之过急,针刺太频,恐损伤正气,而变他病。


附:偏枯

【原文】偏枯,身偏不用 而痛,言不变,志 不乱,病在分腠 之间,巨针 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不用:不起作用,即不能活动。

②志:《甲乙经》卷十作“智”。《太素》卷二十五作“知”。

③分腠:分肉腠理。

④巨针:九针之中的大针。

【语释]偏枯的症状是半身不遂而且疼痛,若患者言语正常,神志清楚的,这是病变不在脏腑,只是在分肉腠理之间,治疗时宜用九针中的巨针刺之,属虚者宜补益正气的不足,属实者宜泻除邪气的有余,就可以恢复健康。

【按语】本条所谈“偏枯”属于“中风”之范围。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本条所述症状,为气血虚衰,风邪乘虚而入,中于经络,以致偏枯。《灵枢·刺节真邪篇》载:“虚邪偏容(《甲乙经》作客为是)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或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经之阴阳失去平衡,加以情志所伤,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倦等诱因,以致阴虚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导致气血瘀阻而致半身不用而痛,病在分肉腠理之间,故可用针治之。其原则为补益气血,疏通经气、活血祛风。具体选穴,《甲乙经》载:“偏枯,臂腕发痛,肘屈不得伸手,……五指掣不可屈伸,战怵(当作栗),腕骨主之。”《千金要方》载:“中风……缓纵不遂,先灸天窗,次灸百会。”《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偏枯半身不遂……曲池主之。”《类经图翼》载:“中风……手足不遂……手三里主之。”以上所述诸穴均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有效之穴。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以下穴位:上肢取肩髃、外关、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取环跳、风市、阴市、阳陵泉、足三里、丰隆、绝骨、三阴交等。除此之外,尚可用穴位注射疗法和头针疗法(若左半身不遂,可取右侧头部上下肢运动区;右半身不遂,可取左侧头部上下肢运动区),对恢复肢体功能都有一定的疗效。



【原文】痱 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痱(fei音废):废的意思,亦称风痱,患者四肢不能收引,而身体无疼痛,有意识和言语障碍。

②浮而取之:《甲乙经》卷十一作“必审其气之浮沉而取之。”

【语释】痱病的症状,身体不觉疼痛,四肢弛缓不能收持,患者神志意识障碍不太严重,语言尚可分辨的,还可治疗。若病情严重,不能说话,就不易于治愈。若病先起于阳,然后又深入阴的,治疗原则,应当先刺阳经,后刺阴经,并用浅刺之法以治之。

【按语】痱证,为风邪侵袭于经络肌腠,或风木之邪伤及脾胃,脾藏智,主四肢,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风为阳邪,则易耗伤阴液,营卫被劫。《素问·逆调论》载:“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身无所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说明邪尚未入脏,其邪尚浅,言语尚不错乱,说明邪仅伤于气分。如果风邪进一步侵及于脏,其病势垂危,可危及生命,故云“不可治也”。

关于本证与上条偏枯的区别,楼英说:“内经论中风之深浅也,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变,志不乱者,邪在分腠之间,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腑是也。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瘖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中藏是也: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痱证的治疗,应分标本先后,如果邪先伤于阳分,而后入于里阴者,应先取其阳,以治其本,后取其阴,以疗其标,且要浅刺之,以调养营卫气血,气血充实,营卫得和,四肤得养,其不仁不用自除而四肢不收可愈。正如张介宾说:“故凡遇此证,只宜培养血气,勿得误认为痰。”沈亮宸说:“风之为病也,善行而数变……,此论在于表里之间,入内而干脏则死,浮而取之外出则愈。”

痱证,包括现代医学的“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以及“脊髓灰质炎”等病。在针灸治疗方面,当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上肢可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等。下肢可取髀关、伏兔、阴市、足三里、阳陵泉、丰隆、三阴交等,以培补阳明气血,强壮筋脉。并可加用电针,以慢频率为佳,通电20~30分钟,以加强针感,促使疾病恢复。



【原文】大风 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 ,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覆 ,颠倒无常,甚于迷惑 …… 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
(《灵枢·刺节真邪篇》)

【校注】①大风:此处指中风一类的疾病。张介宾说:“风邪在身,血脉必虚,正不胜邪,故为轻重倾侧等病,以其颠倒无常,故曰甚于迷惑,此即中风之类也。”

②倾侧宛伏:倾,倾倒;侧,反侧。宛,曲折,伏,俯伏。形容身体倒仆不遂等症状。

③乍反乍覆:《甲乙经》卷十作“反覆”连下句读。《太素》卷二十二作“乍反覆”。

④迷惑:杨上善说:“志昏性失也。”

【语释】人体感受了大风之邪,血脉便有偏虚的现象,属虚的是正气不足,属实的是邪气有余,身体感到轻重不相称,甚至倾倒跌仆,意识模糊,不辨东西南北。其症候表现,忽上忽下,反复颠倒,比一般的神志迷惑还要严重……治疗应当泻其有余的邪气,补其不足的正气,以恢复阴阳的平衡。这样针法,就能很快地解除神志迷惑。

【按语】本条所谓“大风”即属中风之类,可包括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等疾患。本证主要是因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加之外因的影响而诱发本病。所以《管见大全良方》载:“夫中风者,皆因阴阳不调,脏腑气偏,荣卫失度,气血错乱、喜怒过伤,饮啖无节,恣情嗜欲,致于经道或虚或塞。”其本多盛而标多实。其临床表现有轻有重,轻者口眼斜,或言语不利,或半身不遂,重者可猝然昏仆,不知人事,甚至转归死亡。古人谓之“中风”,不过是为了说明其病势暴变若风而已。

对中风的治疗,一般分在经在络和入腑入脏的不同。若病在经络者,治宜益气养血,祛病通络;若病在脏腑者,则分闭症与脱症,闭症宜开窍醒神为先,然后再以平肝潜阳、熄风豁痰,脱症则宜回阳固脱,然后再益气回阳。总之,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盛则用泻法,虚则用补法,使其阴阳调和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二七)
二、寒热病类


【原文】上寒下热 ,先刺其项太阳 ,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 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灵枢·刺节真邪篇》)

【校注】①上寒下热:杨上善说:“上寒,腰以上寒;下热,腰以下热。”
②刺其项太阳:指针刺项部太阳经输穴如大杼、天柱等穴。张介宾说:“上寒下热者,阳虚于上而实于下也,当先刺项间足太阳经大杼、天柱等穴,久留其针而补之。”
③令热下合:《甲乙经》卷七原校:“一本作冷”。
【语释】上寒下热的疾病,应先针刺项间太阳经的穴位,留针时间要长,已经针刺以后,就温熨项与肩胛部,使热上下相合,就可以停止。这就是所谓“推而上之”的治法。



【原文】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 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灵枢·刺节真邪篇》)

【校注】①陷之:《甲乙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二均作“陷下”,其义为长。
【语释】上热下寒的疾病,应当观察脉虚的经脉,刺该经陷下的络脉,使阳气下行,就可以停止。这就是所说的“引而下之”的方法。
【按语】以上两条所论上下寒热,为本末盛衰的表现。上寒下热,为阳虚于上而实于下,张志聪说:“太阳为诸阳主气,而太阳之气生于膀胱水中,上寒下热,此太阳之气,留于下而不上。”因此,首先刺项部足太阳经大杼、天柱等穴,用补法久留针,并可施艾温灸肩项之间,候其气至,阳气复则寒去,即可停止针灸,即“推其下者而使之上也”的治疗方法。上热下寒,为阳实于上而虚于下,张志聪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此上焦之气,从上而下。如上热下寒,当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此因脉虚而气陷于脉内,不能熏肤热肉,故下寒也。”针灸治疗,应察看在下因气虚而经脉空虚的经脉,施以补法,使阳气下行,即所调“此其热在于上者,若引而下之”的治疗方法。



【原文】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 ,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
(《灵枢·经脉篇》)

【校注】①必间日而一取之:《甲乙经》卷二作“必间日而取之”。
【语释】凡针刺邪在表而发寒热的病,因邪尚未入经脉,应多刺浅表的血络,一定要隔日一刺,把恶血泄尽为止,再根据虚实进行调治。
【按语】本条所说寒热,乃为外感症候。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说:“外伤寒邪,发热恶寒,寒热并作,其热也翕翕发热,又谓之拂拂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热在表也,是寒邪犯高之高者也。皮肤毛腠者,阳之分也,是卫之元气所滋养之分也,以寒邪乘之,郁遏阳分,阳不得伸,故发热也。……其恶寒也,虽重衣下幕,逼近烈火,终不能御其寒。”其病发寒热,为邪入客于络脉,故治宜浅刺出血,解表而祛络脉之郁邪。



【原文】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 ,以年为壮数 ;次灸橛骨 ,以年为壮数。
(《素问·骨空论》)

【校注】①先灸项大椎:《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六均作“先取项大推”。大椎,穴名,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②以年为壮数:以,根据。壮数,每艾灸一炷为一壮。“以年为壮数”即根据病人的年龄决定艾灸壮数。如十岁灸十壮,五十岁灸五十壮等。
③橛(jue音厥)骨:即[骨厥]骨,指尾骶骨。在此意指督脉的“长强”穴。
【语释】灸寒热症的方法,先灸项后的大椎穴,根据病人的年龄决定艾灸的壮数。其次灸尾骶骨的穴位,根据年龄决定艾灸壮数。
【按语】本条所指寒热,当为风寒外袭,而致营卫不和,以恶寒重、发热轻为特点。盖督脉统诸阳,大椎为诸阳之会,可调和营卫,通阳解表,祛风散寒,是治疗风寒感冒、疟疾等病的常用穴。杨上善说:“大椎穴,三阳督脉之会,故灸寒热气取。《明堂》大椎有疗伤寒病;不疗寒热。”橛骨即长强穴,为足少阴、少阳之会,为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亦为通督之要穴,故可灸治寒热。但在临床因其操作不便,除非取不可者如癫痫、脱肛、洞泄、痔瘘等,一般不取此穴。至于灸治壮数,《千金要方》载:“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沈括笔谈》云:“医用艾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也,其言若干壮,壮人当依此数,老幼羸弱,量力减之。”目前临床上,如采用艾炷灸,一般为7~10壮。艾条灸分温和灸和雀啄灸两种。温和灸火力温和,雀啄灸其力较猛,可视病情分别采用,一般灸5~10分钟,以皮肤红润为度。



【原文】人之振寒 …… 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慄,补诸阳
(《灵枢·口问篇》)

【校注】①振寒:即振慄恶寒,张介宾说:“振寒者,身怯寒而振慄也。”
②补诸阳:张介宾说:“补诸阳者,凡手足三阳之原、合及阳蹻等穴,皆可酌而用之。”
【语释】人发生振慄恶寒……是因为寒气侵入肌表皮肤,阴寒之气盛,肌表的阳气虚,所以出现振寒颤抖的症状,治疗时应当取各阳经穴位,用补法以助阳气。



【原文】振寒洒洒 ,鼓颔 不得汗出,腹胀烦悗 ,取手太阴
(《灵枢·寒热病篇》)

【校注】①振寒洒洒:《甲乙经》卷七作“振寒凄凄”。
②鼓颔(han音旱):张介宾说:“振寒鼓腮也。”
③烦悗(man音瞒):闷乱,烦满。
④取手太阴:王冰说:“当取手太阴少商穴。”
【语释】振慄恶寒,两腮鼓战而不出汗,腹部胀满,心胸烦满的,治疗应当取手太阴肺经的输穴。
【按语】杨上善说:“手太阴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别者上出缺盆,循喉咙合手阳明,从缺盆上颐贯颊入下齿中。肺以恶寒故虚,病振寒鼓额也。循胃属肺,故腹胀烦悗。”此从经络方面对发病症状作了详细的解释。
本条所述症状,有表有里,为表里阴阳不和所致,阳者,阴之使,卫外而为固。阴者,阳之守,生阳之源。阴阳失调,疾病由生。《素问·调经论》载:“阳虚则外寒。”《诸病源候论》载:“若阳气虚、阴气盛,则生寒冷之病。”所以振寒、鼓颔、汗不出,为卫阳不能温煦体表,汗不得外出所致。腹胀烦满为脾胃虚衰的见证。张志聪说:“肤表为阳,腹内为阴,在内之津液借表阳之气宣发而为汗,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满者,表里之阴阳不和也。”
针刺治疗,可取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以助肺气,表里阴阳相和,则诸症可除。



【原文】皮寒热者 ,不可附席 ,毛发焦,鼻槁腊 ,不得汗,取三阳之络 ,以补手太阴
(《灵枢·寒热病篇》)

【校注】①者:《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六均无此字。
②不可附席:《难经·五十八难》、《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六均作“皮不可附席”。
③鼻槁腊(xi音惜):《难经》五十八难无“腊”字。“腊”本作“昔”,《说文》日部:“昔,干肉也,从残肉,日以唏之。”“鼻槁腊”即鼻干枯的意思。
④三阳之络:各家说法不一。马莳说:“当取足太阳膀胱经之络穴飞扬以泻之,盖太阳为三阳也。”杨上善说:“三阳络在手上大支脉,三阳有余可泻之。”按三阳络属手少阳三焦经,在支沟上一寸,《甲乙经》云:“不可刺,灸五壮。”故暂从马莳之说。
⑤补手太阴:《甲乙经》卷八作“补手太阳”,杨上善说:“太阴气不足,补之也。”张介宾说:“补手太阴之鱼际、太渊。”
【语释】邪在皮肤而发寒热的:皮痛不敢着席,毛发枯焦,鼻孔干燥,不出汗,取足太阳经的络穴飞扬,再针刺手太阴肺经以补肺气。
【按语】本条所述症状乃外感之邪所致。盖肺手太阴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外邪犯之,首当其冲,所以其病毛发枯焦,鼻槁腊。治法当解表以泻其邪,故先取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飞扬穴,以发其汗。《甲乙经》载:“热病汗不出……飞扬主之。”取手太阴肺经的荥穴鱼际、和俞穴太渊,以补太阴之气而祛邪外出。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二八)
【原文】肌寒热者,肌痛 ,毛发焦而唇槁腊 不得汗,取三阳于下 ,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 ,以出其汗。
(《灵枢·寒热病篇》)

【校注】①肌寒热者,肌痛:《难经·五十八难》作:“肌寒热者,皮肤痛”。《甲乙经》卷八作“肌寒热病肌痛。”《太素》卷二十六作“肌寒热肌痛’。
②毛发焦而唇槁腊:《难经·五十八难》作“唇舌槁”。
③取三阳于下:马莳说:“不言穴者,必俱是络穴。”张介宾认为,取足太阳经的飞扬穴。
④补足太阴:《甲乙经》卷八、《太素》卷二十六均作“补太阴”。张介宾说:“补足太阴之大都、太白可以出汗。”
【语释】邪在肌肉发生寒热病的,肌肉疼痛,毛发枯焦,嘴唇干燥,不出汗,取足太阳膀胱经在下部的络穴飞扬,刺出血以泻其热,再补足太阴脾经,以发其汗。
【按语】脾与胃相表里,主肌肉,其荣在唇,胃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外邪侵入肌腠而生寒热,故病肌肉疼痛、毛发焦枯、口唇干。说明病在太阴之气。针灸治疗取三阳之络穴飞扬出血,以发其汗,而泄其邪,使邪从汗解。然后补足太阴脾经的大都、太白穴,以资水谷之气而助其发汗,使汗出而不伤阴,实为治此症之要着。

【原文】骨寒热者,病无所安 ,汗注不休,齿未槁 ,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 ;齿已槁 ,死不治,骨厥亦然。
(《灵枢·寒热病篇》)

【校注】①骨寒热者,病无所安:《甲乙经》卷八作‘骨寒骨热,痛无所安”。《太素》卷二十六无“者”字。
②齿未槁:《难经·五十八难》、《甲乙经》卷八均作“齿本槁痛”。
③阴股之络:阴股,大腿内侧。肾足少阴之脉,上股内后廉,其络穴为大钟穴。
④齿已槁:《甲乙经》卷八作“齿色槁”。张介宾说:“若齿有枯色,则阴气竭矣,其死无疑。近以愚见,则不独在齿,凡爪枯者,亦危候也。”
【语释】骨发寒热的,病人烦躁不安,汗出如注不止,牙齿尚未枯槁的,应取足少阴肾经的络穴大钟。若牙齿已枯槁,便是不治之死症。对骨厥的诊断和治疗也是这样。
【按语】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骨寒热者,其病在足少阴肾。肾阴伤,心肾不交,而无所安。阴伤则液脱,所以汗注不休。齿为骨余,如果牙齿尚未枯槁者,为肾气尚充之征,可取足少阴肾经的络穴大钟刺之,以滋补肾阴。若牙齿枯槁色脱,并伴有寒热、烦躁不安,汗出如注不休,说明肾气已衰竭,病属危重,治疗就比较困难。以齿察病是中医诊断的内容之一,尤其对温热病更为重要。
以上三条所述其病均为寒热,但据其所表现的症候不同,而分为在皮,在肌与在骨的区别,其意含有轻重浅深,其病浅而轻者,为在皮毛,其次在肌肉,其深重者为在骨,故见不安,并可见有死症。而丁锦曾以三阳症为注释,他说:“皮寒热者,即仲景所谓太阳之表,风用桂枝汤,寒用麻黄汤汗之而愈。肌寒热者,里发寒热也,即仲景所谓正阳阳明里证,用承气汤下之而愈也。”今录之供参考。

三、热病类

【原文】荣卫稽留,卫散荣溢 ,气竭血著 ,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素问·气穴论》)

【校注】①荣卫稽留,卫散荣溢:《甲乙经》卷二无此一节。《太素》卷十一作“稽留营洫。”
②气竭血著:《太素》卷十一作“气浊血著。”
③见而泻之,无问所会:看到有瘀滞的地方就针刺泻之,不必问是否为气会之腧穴。王冰:“荣积卫留,内外相薄者,见其血络,当即泻之,亦无问其脉之输会。”
【语释】邪气犯人,以致荣卫阻滞,则卫气外散,荣血内溢,长此以往,卫气散竭,荣血瘀着,则表现外为发热,内为少气。针灸治疗,应赶快用泻法,不可怠慢,来通行荣卫,看到何处有疾滞就泻之,不必问是否为腧穴。
【按语】卫主气,营主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外邪客于营卫之间,故营卫稽留迟滞不得正常运行,则卫气耗散,内而营血留滞。由于邪在卫分所以发热。卫气外散,所以少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针刺治疗,应立即施以泻法,可在有瘀血处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以除血瘀通行营卫而营卫畅行,此即所谓“见而泻之,无问所会”之治法。譬如:临床所见外感风热时邪,头痛、目赤、两颞颥部血脉努之甚者,即可在两太阳穴或其附近用三梭针点刺出血,往往有较好的效果。故凡不论外感时邪或外伤所致营卫稽留,卫散荣溢之各种症侯,均可仿此施治。今之所谓“刺血疗法”当以此为据。但气虚血少者应勿施此法,以防伤气损血。

【原文】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 ,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写之 。因其偃卧 ,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 ,久持之,卷 而且推 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 ,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灵枢·刺节真邪篇》)

【校注】①狂而妄见、妄闻,妄言:《甲乙经》卷七作“故狂言、妄见妄闻。”
②血而实者写之:《太素》卷二十二作“血实者写之。”“写”同“泻”、“而”字疑衍。
③因其偃卧:《甲乙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二均作“因令偃卧”,其义较长。“偃”(yan音奄):《说文》:“僵也”。段注:“凡仰仆曰偃,引伸凡仰之称。”偃卧即仰卧的意思。
④颈动脉:即人迎、大迎处。马莳说:“即人迎大迎处也。”
⑤卷:同“捲”。《论语·卫灵公》载:“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⑥推:《甲乙经》卷七“推”后有“之”字。
⑦而复止如前:《太素》卷二十二作“复上如前。”杨上善说:“复上来去使热气泄尽乃可休止”。
【语释】遍身高热,发狂而且妄见,妄闻,胡言乱语,应诊察足阳明胃经脉的盛衰及其大络的虚实而取穴治疗,虚证用补法,血实的用泻法,并令患者取仰卧姿势,医者在其头前,用两手的拇指、食指挟按其颈部的人迎脉,较长时间的挟持,并用捲而切推的手法,向下推至缺盆中央,再如前法连续进行,热退才可停止,这就是所说的推而散之的方法。
【按语】《灵枢·经水篇》载:“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其气盛则热盛。又,胃为水谷之海,为营血化生之源,所以阳明热盛则热遍全身。热极则神志失常。《素问·阳明脉解篇》载:”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张志聪也说:“病实阳盛则狂。”因此,出现狂而妄见、妄闻、妄言等均是阳明实热所致。《灵枢·经脉篇》也载:“足阳明之别,名日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病……实则狂癫,”其络脉实时也可出现狂癫的症候。针刺治疗,应分析足阳明胃经和络脉病症的虚实,虚症施以补法,实症则用泻法,以除邪热而遍身之热可除。其具体治疗的方法乃是推拿疗法,盖因头为诸阳之会,阳明为阖,所以取颈动脉处足阳明胃经人迎穴,自上而下按而“久持之,卷而切推”之,向下至缺盆中央,目的在于推散其邪,以泄除足阳明之热,而狂、妄等精神失常之症可自平息。设或配丰隆、冲阳,或酌取内庭、气冲,以泻其实,而清其热,其效或更捷。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二九)
【原文】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搏 ,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 ,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 。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 ,嗌燥 ,饮食不让美恶 …… 取之于其天府 大杼 三痏,又刺中膂 ,以去其热,补足手太阴,以去其汗,热去汗稀,疾于彻衣。
(《灵枢·刺节真邪篇》)

【校注】①内热相搏:《甲乙经》卷七作“两热相薄”。《太素》卷二十二作“与热相薄。”《甲乙经》文义似长。
②外畏绵帛近:《甲乙经》卷七无此句。《太素》卷二十二作“外重丝帛衣。”
③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甲乙经》卷七作“衣执不可近身,身热不可近席。”
④唇槁腊干:《甲乙经》卷七作“唇槁[月育攵]”(疑[月散]之误)并有原校曰:“黄帝古针经作槁腊。”《太素》卷二十二作“唇槁腊。”按此当以《太素》为是。“槁”《说文》:“木材也。”“唇槁腊干”形容唇枯如干肉的意思。
⑤嗌燥:《甲乙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二均作“嗌干”。
⑥饮食不让美恶:《甲乙经》卷七作“欲饮”,《太素》卷二十二作“欲饮不让美恶也”。杨上善说:“内热甚渴,故饮不择美恶也。”
⑦取之于其天府:《太素》卷二十二作“取之于其府,”天府为手太阴肺经穴名。在腋下三寸臂臑内廉动脉中。
⑧大杼:足太阳膀胱经穴名。在项第一胸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陷中。
⑨中膂(lv音吕):足太阳膀胱经穴名。在第二十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语释】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的疾病,因为阴气不足,就会引起内热,阳气有余,就会引起外热,内外之热相搏,就比怀抱着炭火还热,皮肤连绵帛都不敢接近,并感到衣物更不可近身,也不敢接近席子。腠理闭塞,汗不能出,因而舌焦唇枯如干肉,咽干,渴甚则饮水不辨其好坏。……治疗取天府、大杼各三次,再针刺中膂俞,以祛热邪,补足手太阴二经,使其出汗,邪从汗解,热退汗少,病好得比彻去衣服还快。
【按语】杨上善说:“藏之阴气在内,府之阳气在外,阳气在外,阴气不足,阳乘之,故内热。”这是内热的病机。阳气其性向外,阳气有余故外热。两热互相搏击,在外表现出不欲近衣,不可近席的热象。在内则表现出“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咽燥欲饮”等热邪伤阴的特征。治疗应补泻兼施,故取手太阴肺经天府,足太阳膀胱经大杼及中膂俞以泻热邪,补手足太阴二经以滋阴。使汗出有源。杨上善说:“手太阴主气,足太阴主谷气,此二阴气不足,为阳所乘,阴气不泄,以为热病,故泻盛阳,补此二阴,阳去,二阴得实,阴气得通流液,故汗出热去,得愈。”《灵枢·终始篇》载:“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亦是攻补兼施,使邪从汗解,阴阳平复,于此亦可参伍。

【原文】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 ,取之诸阳,五十九刺 ,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气口静、人迎躁者:气口,即脉口,指两手腕部内侧桡动脉搏动的部位。是中医切脉诊断疾病的主要部位,属手太阴肺经,以候五脏之阴,人迎,指颈部两侧的动脉搏动处,为古代诊脉部位。属足阳明经,以候六腑之阳。杨上善说:“三阳受病,未入于阴,故气口静也,三阳已病故人迎躁也。”
②五十九刺:指针刺治热病的五十九个输穴。《灵枢·热病篇》载:“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各三(即十二井穴)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手经:后溪、中渚、三间、少府;足经,束骨、临泣、陷谷、太白,共十六穴)。头入发一寸旁三分(《甲乙经》卷七注引本经无“分”字》各三,凡六痏(五处、承光、通天)。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共十穴)。耳前后口下者各一(听会、完骨,共四穴,承浆一穴)。项中一(哑门一穴),凡六痏。巅上一(百会一穴)。囟会一(囟会一穴)。发际一(前发际一穴神庭,后发际一穴风府》。廉泉一(廉泉一穴)。风池二(左右共二穴)。天柱二(左右共二穴)。”按以上共计五十九穴。《素问·水热穴论》亦有“五十九刺”(详见“疟疾类”注),彼此不同,但应互参。张介宾说:“本篇所言(五十九刺)者,多在四肢,盖以写热之本也。水热穴论所言者,多随邪之所在,盖以写热之标也。义自不同,各有取用。”又说:“凡刺热者,当总求二篇之义,各随其宜而取用之,庶乎尽刺热之善矣。”
【语释】热病三天,如寸口脉平静,人迎脉躁盈的,是邪尚在表,可在各阳经治疗热病的五十九穴中选取有关的适当穴位进行针刺,以泻除其热邪,而使其出汗,还要充实其阴,来补益阴经的不足。若身体发热的厉害,但人迎、寸口脉都很平静的,此乃阳症得阴脉,不能针刺;若有针刺的可能就要立即针刺,虽不得汗出然也可泄其邪,所谓不要针刺的,是因为有死亡征象。
【按语】本条所说热病,乃为伤寒时疫之邪所致。热病三日,知邪尚属在表,而未入于里,所以其脉为寸口脉静,而人迎脉洪数躁盛。因此,针刺治疗可取治热病的“五十九刺”中有关输穴进行针刺,以发其汗而泻其热邪,并要补阴经的有关穴位,以滋补由于热邪所耗伤之阴液。例如《灵枢·寒热病篇》载:“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使汗出热退而不伤阴。亦即后世所谓滋阴解表之法。在临床上若遇阴虚而又必作汗者,可取阳经之输穴如风府、风池、合谷、后溪等以发其汗,取复溜以滋其阴,而助汗源,往往有较好疗效。若身热厉害而脉阴阳皆平静者,乃阳证而见阴脉,为脉证相反之症,即所谓“死候”。这种情况针刺时是应慎重的。此外,考《灵枢·热病篇》载其“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瘈疭,齿噤[齿介]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他如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者,或热病脉尚躁盛而不得汗者,均属病情之危象,刺时亦应注意。


【原文】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者 ,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喘而短者:《甲乙经》卷七、《脉经》卷七第三、《太素》卷二十五均作“喘而眩者。”按“喘而短”似指脉象:“喘而眩”实属症状。杨上善说:“热病至七日太阳病衰,八日阳明病衰,气口之脉则渐和,而脉喘动头眩者热犹未去。”由此看来“短”当作“眩”似是。
②浅刺手大指间:《太素》卷二十五作“浅刺手指间。”杨上善说:“汗若出急刺手小指外侧前谷之穴浅而取之,汗不出可深刺之。”马莳谓:“当急取手太阴肺经之少商。”按前谷为手太阳之荥穴,取之可退身热,少商为手太阴肺之井,亦可清热定喘,故热病七八日二穴皆可选用。
【语释】热病七八天,脉口动,气喘而呼吸短促的,应立即针刺,汗将自出,要浅刺手大指间的输穴。
【按语】《素问·刺热篇》载:“肺热病者……身热热争则喘咳,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豆大立已。”今热病七八天,脉象动数,病人表现气喘而呼吸急促的,其邪热在肺可知,故可刺手太阴之少商穴出血如豆许以清泄热邪,汗可自出,则病可愈。此即所谓“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目前临床上治疗热郁于肺而致的所谓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炎、喉炎或咳喘等症,用三棱针点刺少商穴出血,以清肺泄热,往往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针法 (丁) 2,关于本证与上条偏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
金针秘传(二)背部中行(凡一十三穴)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二 针灸门(二)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71
卷二十二 华佗注仓公传(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