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典针法 (戊)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三十)
【原文】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 ,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苛轸鼻 ,索皮于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窒鼻充面。杨上善说:“窒鼻,鼻塞也;充面,面皮起也。肤痛,鼻塞,面皮起,皆是肺合皮毛,热病者也。”
②苛轸鼻:《甲乙经》卷七作“苛鼻干”。苛,细小。轸,同疹。即鼻生小疹。丹波元简说:“苛轸为小疹也,苛疥也,本小草之谓,故假为疥之义。……轸本胗,见释名,又作疹,病源多用轸字,乃瘾疹之疹也。”杨上善说:“热病殃苛轸在于鼻,鼻主于肺,故此皮毛病,求于肺输不得,求之心输,以其心火尅肺金也。”
【语释】热病首先表现为皮肤疼痛,鼻塞不通,面部浮肿的,应治在皮肤,用第一针(鑱针)选用治热病五十九穴中的有关输穴进行治疗。鼻生小疹的,应取肺经的有关输穴以治皮毛,若不见效的,应取属火的心经输穴。
【按语】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因此热病先皮肤疼痛,鼻塞不通,面部浮肿,为热邪在肺,而伤皮腠。《灵枢·官针篇》载:“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所以针刺治疗用九针之一鑱针,选用治热病五十九穴中的少商、鱼际、太渊以及肺俞、魄户等,浅刺,以泻除肺热。鼻主于肺,如鼻生小疹的,乃为肺热上炎之征,故亦应治肺。如不见效,可取治于心经的穴位,心主火,既可防其逆传,又可制其肺热,以致所谓“火旺则金衰”,则肺热可退。



【原文】热病先身涩倚 而热,烦悗 ,干唇口嗌 ,取之皮 ,以第一针,五十九。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涩倚:《甲乙经》卷七作“涩烦”。“涩”,身体枯而不润泽。倚,乏力不能久立。“涩倚”即身体枯涩乏力。杨上善说:“身热甚,皮肤粗涩也,倾倚不安。”
②烦悗:《甲乙经》卷七作“烦闷”。
③干唇口嗌:《甲乙经》卷七作“唇嗌干”,《太素》卷二十五作“干唇嗌”。“嗌”(yi音意)即咽嗌。
④取之皮:丹波元简说:“马、张、志取之皮,作取之脉是也。”今从其说。
【语释】热病首先表现为身体枯涩乏力、发热,烦闷,口唇咽喉干燥的,应当治血脉,用第一针(鑱针),选用治热病五十九穴中的有关输穴进行治疗。皮肤发胀、口干、出冷汗的,应取心经有关治血脉的输穴,若不见效,可取属水的肾经有关输穴。
【按语】心主血脉,经脉行血气而营阴阳,血脉有热则身休枯涩乏力而发热。伴见烦闷、干唇、咽喉干燥的,皆为心火上炎的表现。故马莳说:“乃病在于脉也。”因此,针刺治疗,可治血脉,用九针之一鑱针,可酌情选用治热病五十九穴中的少冲、少府及心俞之旁神堂等穴,泻之以清心而祛血分之邪热。
如果皮肤发胀,为血脉盛而胀于皮肤。口干而冷汗出,为热邪在内而蒸发其阴液外出之故,应治血脉。盖因心主血脉,故治血脉即可治心经。如不见效,则应治肾,肾为水脏,滋肾水即可以制心火。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而阴阳平复,疾病可愈。


【原文】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起 ,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 ,目眦青 ,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卧不能起:《甲乙经》卷七作“卧不能安”。《太素》卷二十五作“卧不能定”。
②五十九:《甲乙经》卷七“九”后有“刺”字,当据补。
③目眦青:《甲乙经》卷七作“目眦赤”。《太素》卷二十五无此三字。
【语释】热病咽喉干燥,喝水很多,容易发惊,卧床不能起,这是邪在肤肉,可用第六针(员利针)选取治热病的五十九穴中的有关输穴治疗。若眼角发青,可以取脾经有关治肌肉的输穴,若不见效的,当取属木的肝经有关输穴。
【按语】《素问·热论》载:“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所以嗌干多饮者,为脾胃之热邪上犯所致。脾热盛则及于胃,阳明热盛所以出现发惊、神志失常等。脾主四肢,脾病甚则卧不欲动。针刺治疗,可用九针中的第六针员利针,《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员利针者,大如毫,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可见员利针有泻除实邪之功。选取治热病的五十九穴中的陷谷,太白穴、刺之以泻牌胃之热邪。
如果眼角发青,说明脾病未去,仍可治脾,不效者,可治肝,则木能胜土,脾之热邪,当自退,故可取肝经输穴以治脾热。

【原文】热病面青脑痛 ,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 于四逆。筋躄 ,目浸 ,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热病面青脑痛:《甲乙经》卷七作“热病而胸胁痛。”并有原校云:“灵枢作面青胸痛”。《太素》卷二十五作“热病先胸胁痛”。肖延平按:“灵枢作面青胸痛”。据此当作“热病面青胸痛”为是,从之。
②第四针:《甲乙经》卷五“针”后重见“针”字。
③躄(bi音闭):《脉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五均作“辟”。意指足痿废不能行走。张介宾说:“筋躄者,足不能行也。”
④目浸:此处指泪出不止。张介宾说:“目浸者,泪出不收也。”
【语释】热病,出现面色发青,胸胁作痛,手足躁动不安等症状时,治疗取之于筋间。对于四肢厥逆,可用第四针(锋针)针刺。若足痿废不行,泪出不止的,应取肝经有关治筋的输穴。若治疗无效的,当取属金的肺经输穴。
【按语】肝色青,热病而病人出现面色发青的,为肝病之色,足厥阴肝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居于胸胁,所以肝经有热则胸胁作痛。肝主筋,筋皆起于四肢之末,所以肝热则可四肢厥逆而出现手足躁动不安。《素问·刺热论》载:“肝热病者,身热……胁满痛,手足躁。”因此,治疗应取之于筋脉结聚之间。若肝热之邪甚者,则四肢厥逆,即所谓“热深厥益深”,故可用九针之中的第四针锋针,《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锋针者,刃三隅以发锢疾”,取其以治四肢之厥逆。
筋躄者,则足不能行;目浸者,泪出不收。夫肝之合在筋,开窍于目,故此皆为肝病。因此,皆应治肝而疗筋病。若无效时,可取肺经穴位治疗,因金克木,补肺金以胜肝木而病当愈。

【原文】热病数惊,瘈疭 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癫疾毛发 去,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瘈(chi音赤)疭(zong音纵):手足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瘈,筋急挛缩。疭,筋缓纵伸。
②毛发:《太素》卷二十五作“毛髦”。
【语释】热病多次发惊,抽搐发狂的,应治其血脉,用第四针急得有余的邪热。若癫疾发生毛发脱落的,应取心经有关治血脉的输穴,无效的,应取属于水的肾经输穴。
【按语】本条所述乃热邪之伤血者,盖心主血脉,今病热而数惊者,乃邪气有余的征象。《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载:“心脉急甚者为瘈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所以瘈疭、狂皆为心经邪热炽盛的表现。因此,在针刺时,应治血脉,以九针中的第四针锋针即三棱针急泻其有余的热邪。阳热伤阴而发癫疾,即《灵枢·癫狂篇》之所谓”脉癫疾者’,或阴血耗伤而毛发脱落的,一方面泻心经之热邪;另一方面也应补心阴而养血脉。如果治疗无效,则可治肾,补肾水,滋肾阴以制心火。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三一)
【原文】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啮齿 耳青 ,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啮(nie音镊)齿:咬牙齿。啮,咬。
②耳青:《甲乙经》卷七作“耳青赤”。《脉经》卷七作“耳清”。
【语释】热病表现为身体沉重,骨节疼痛,耳聋,总想闭目欲睡等症状的,应当治骨,用第四针(锋针)选取治热病五十九穴中的有关输穴,进行治疗。如果骨病不想吃饭,咬牙齿,耳色发青的,应取肾经有关于骨的输穴,若不效,应当取属土的脾经穴位。
【按语】足少阴肾主骨,为生气之源,开窍于耳,热则伤气,所以肾热病则身重骨痛,耳聋。《伤寒论》载:“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所以,病在少阴总想闭目嗜睡。针刺治疗,应治肾治骨,用九针之一第四针锋针,选取五十九穴中的志室或涌泉等穴,以泻肾热。
《灵枢·经脉篇》载:“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若病不欲食者,其邪盛可知。齿为骨之余,咬牙齿则为肾热的表现。肾开窍于耳,所以耳青也应治肾,如不见效,可取脾经俞穴进行治疗。实脾土以制肾水,脾气已胜,则肾水之邪自可消退。

【原文】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俞 及下诸趾间 ,索气于胃胳 得气也。
(《灵框·热病篇》)

【校注】①于其俞:张介宾说:“取脾胃之经之俞,曰太白,曰陷谷也。”
②诸趾间:张介宾说:“及下诸趾间者,谓在足诸俞也。”
③胃胳:《甲乙经》卷七、《脉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五均作“胃络”。从之。即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丰隆。张介宾说:“阳明之络曰丰隆,别走太阴,故取此可以得脾气。“胳”当作“络”。
【语释】热病,表现为身体困重而肠中热的,用第四针锋针,在脾胃二经的俞穴太白、陷谷,以及在下的诸趾间的穴位(厉兑、大都,内庭等)针刺,同时还可针刺胃经的络穴丰隆,进行调治。
【按语】脾主肌肉,主四肢,所以邪在脾则体重。张介宾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邪在胃,则肠中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载:“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因大肠小肠在生理功能上与胃有密切联系,即胃所腐熟的水谷传送于大小肠。《素问·灵兰秘典论》载:“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它具有分清泌浊的化生作用,即清者由脾上输于肺,朝百脉以养四肢百骸;浊者由大肠排出体外。故邪在脾胃,肠中也热。针刺治疗,可取九针之一锋针,在脾经的俞穴太白及胃经的俞穴陷谷泻之,以泻脾胃之热邪。并可取胃经井穴厉兑,荥穴内庭;脾经荥穴大都,施以泻法,以加强清泻脾胃之热的功效。还可取足阳明胃经络穴丰隆穴,因其别走足太阴脾经,泻之可除脾胃两经之热,刺其实有一举两得之妙。

【原文】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 与阴陵泉 ,取以第四针,针嗌里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涌泉:足少阴肾经穴位。
②阴陵泉。《脉经》卷七第十三作“太阴阳明。校曰,一云阴陵泉。”
③嗌里:即廉泉穴,为阴维、任脉之会。张介宾说:“以少阴太阴之脉:俱上络咽嗌。即廉泉也。”
【语释】热病表现为挟脐拘急疼痛,胸胁满闷的,可取足少阴肾经的涌泉与足少阴脾经的阴陵泉,并用第四针(锋针)刺廉泉穴。
【按语】滑伯仁说:“脐之左右属肾。”足少阴肾经挟脐而行。足太阴脾经行于胸胁。《灵枢·经脉篇》载:“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张介宾说:“足太阴外行者,由腹之四行,上府舍、腹结等穴,散于胸中,而止于大包。其内行而支者,自胃脘别上膈,注心中。”因此,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实属足少阴肾及足太阴脾二经之病变。所以取肾经的涌泉与脾经的阴陵泉穴,用九针之一的锋针刺之。因涌泉穴为肾经井穴,泻之以除肾经之热,阴陵泉为脾经合穴,泻之以清脾经邪热。并可加刺位于咽嗌之处的廉泉穴,盖廉泉穴为阴维与任脉之会,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阴脾经皆上络咽嗌,廉泉适在其处,故刺之,以泻除脾肾二经之邪热。

【原文】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 可汗者,取之鱼际 、太渊 、大都 、太白 。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大甚 ,取内踝上横脉 以止之。
(《灵枢·热病篇》)

【校注】①脉顺:即病脉相符之脉,为脉顺。张介宾说:“阳证得阳脉者,脉之顺也。”
②鱼际,手太阴肺经的荥穴。
③太渊:手太阴肺经的俞穴。
④大都:足太阴脾经的荥穴。
⑤太白:足太阴脾经的俞穴。
⑥大甚:《甲乙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五均作“太甚”。
⑦内踝上横脉:即三阴交穴。张介宾说:“即脾经之三阴交也,泻之则汗自止矣。”
【语释】热病汗出,及脉顺不逆可发汗的,治疗应取鱼际、太渊、大都、太白等穴。用泻法就会祛除热邪,用补法就会出汗,如果汗出的太厉害,可以取内踝上的三阴交穴用泻法,其汗就可止住。
【按语】《素问·生气通天论》载:“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本条所述乃外因之热,与肺热相交,可俱从汗解。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汗出者,外内之热皆在于肤表。故可泻手太阴之鱼际、太渊;补足太阴之大都、太白。盖泻肺经则热去,补脾经则津液生而汗出病愈。如果发汗太甚,可泻内踝上三寸处的三阴交穴以止汗。张介宾说:“补太阴而汗出甚者,阴之胜也。”所以泻肝脾肾三阴经之交会穴三阴交,以泻阴之胜,阴阳平复,而汗自止矣。
汗法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程钟龄列为“医门八法”之首,故大凡外感风寒之当汗而可汗者,皆可用汗法,以驱邪外出、从汗而解。故汗法亦称解表法。汗为阴液,实为阳气所化。若感邪入里,热化伤阴,或体素虚,或亡血失精,或吐泻伤阴等而无力作汗时,均当慎用或禁用汗法。故本条强调“脉顺可汗者”,方可用此,“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这是临证时应该注意的。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三二)
【原文】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 ,则狂言及惊,胁满痛 ,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 ,气逆 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 ,脉引冲头也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热争:即热邪与正气互相斗争。
②胁满痛:《甲乙经》卷七作“胸中胁满痛。”
③庚辛甚,甲乙大汗:古人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字称为天干。庚辛甚,甲乙大汗,是把天千与脏腑、五行结合起来,根据脏腑所属的五行及其彼此之间的生克关系,认为疾病传其所胜者则死,传其所生者则生,至其所旺日则可愈。如肝病,甲乙为其旺日,故汗出而愈,肝属木,庚辛属金,金克木,故病加重,甚则死。以下仿此。今将天干与脏腑,五行相配的关系列表如下:
天干 | 甲 乙 | 丙 丁 | 戊 己 | 庚 辛 |壬 癸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脏腑 | 胆 肝 |小肠 心| 胃 脾 |大肠 肺| 膀胱 肾
④气逆:即病甚邪气胜而正气溃乱的意思。吴昆说:“逆,谓邪盛脏。”
⑤员员:《甲乙经》卷七作“贡贡”。张志聪说:“员员,周转也。”《通雅》云:“头痛员员,正谓作晕,故今人言头悬。”
⑥冲头也:《甲乙经》卷七作“冲头痛也。”
【语释】肝热病的,病人小便先发黄色,腹痛多卧,身上发热。热邪与正相争,就会狂言惊骇,胁肋胀满疼痛,手足躁动不安,不能安卧,逢到庚辛之日,病情就加重,逢到甲乙之日,就大汗出而热退,如果病重邪胜而正气溃败,逢到庚辛之日则死。治疗应针刺足厥阴、少阳二经的有关输穴。若肝气上逆则病头痛眩晕,这是由于热邪循肝脉上冲头部造成的。
【按语】《灵枢·经脉篇》载:“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故病肝热者则先现小便色黄,腹痛多卧,身热。若邪热入肝,邪正相争,则致肝气逆乱,因此出现狂言而惊骇的症状。肝经布于胸胁,所以胁满胀而疼痛,肝木热盛则乘脾土,脾主四肢,与胃为表里,故出现手足躁动不安,不能安卧的症候,而且可影响到胃腑,使胃的功能异常:即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更可加重不得安卧的症候。肝属木,其日甲乙,庚辛为金,为肝木所畏,故病逢庚辛之日病情加重,气逆而死。甲乙为肝的旺日,故逢甲乙日可汗出热退而病愈。肝脉与督脉会于巅顶,所以肝经气逆于上,则头痛眩晕。
在针刺治疗时,可取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因肝胆相表里,皆可泻除肝经的热邪。
现代医学所说的肝胆疾患,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以及胆道蛔虫等,若出现上述类似症状时,即可取肝胆二经的输穴治疗,如治疗胆石症,可取肝经的期门穴、胆经的日月穴以及阳陵泉穴等。肝炎可取肝俞、期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往往可取得较好疗效。


【原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 ,烦闷善呕 ,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卒(cu音猝)心痛:《甲乙经》卷七无“卒”、‘痛”二字,“心”连下句读。卒同猝,突然。卒心痛,即突然发生心痛。
②烦闷善呕:《木素》卷二十五作“烦悗喜呕”。
【语释】心热病的,病人先是心情不愉快,过数天才发热。热邪与正气相争,则突然发生心痛,烦闷,易呕吐,头痛面赤,无汗,逢壬癸之日病情加重,逢丙丁之日大汗出热退。如果病甚邪胜而正气溃败,逢到壬癸之日则死,治疗则针刺手少阴、手太阳二经的有关输穴。
【按语】古人认为心主神明,即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枢·邪客篇》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故诸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膻中(包络)者……喜乐出焉。”因此,热邪犯心,其症状首先表现在精神意识方面,故病将发则精神不快。这是热邪犯心的先兆。邪热与心气相争,可出现发热,或突然发生心痛,心烦呕吐等症,心与小肠相表里,手太阳小肠经脉循行头面,所以出现头痛面赤。汗为心液,心热则液泄,所以出汗。壬癸属水,为心火所畏,所以逢壬癸日病情可加重;丙丁属火,为心的旺日,所以逢丙丁日可汗出而热解。如邪气盛而正气日趋衰弱,就会在壬癸日死亡。在临床上对上述症状的针刺治疗,可取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穴,如心痛发热呕吐烦闷等症取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少冲以及手太阳小肠经的腕谷穴,就常有较明显的效果。


【原文】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 ,颜青 ,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 ,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颊痛,烦心:《太素》作“颊痛,心烦。”
②颜青:《甲乙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五均无“颜青”二宇。
③不可用俯仰:《太素》卷二十五无“可”及“俯仰”三字,“不用”连上句读。
【语释】脾热病的病人,先感觉头沉重,面颊痛,心烦,额部发青,想呕吐,身上发热。热邪与正气相争时,就会眼痛,不能俯仰,腹中胀满而泄泻,两颔疼痛。逢到甲乙之日,病情加重,逢到戊己之日,就大汗出而热退。病重邪胜而正气溃败的,逢到甲乙日则死。治疗应刺足太阴、足阳明二经的有关输穴。
【按语】脾与胃相表里,脾病可影响于胃。足阳明胃经循颊车上耳前,至额颅,因此,脾热病首先表现头沉重,颊痛。脾脉注予心中,脾热则心亦热,所以出现烦躁。脾土病则肝木乘之,因此可出现颜面发青,欲呕吐。脾主肌肉,脾有热故身热。腰为肾之府,脾热则病及肾,因此腰痛不可俯仰。脾主运化水谷,脾病,则运化无权,所以有腹胀满而泄。《伤寒论》载:“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即此意也。足阳明胃经循颐后下廉出大迎,所以两颔疼痛。甲乙属肝木,脾土病则肝木乘之,因此,逢甲乙日病情可加重。戊己属脾土,为脾之旺日,故逢戊己日可汗出而热退。邪气盛正气衰病情发展、加重,可在甲乙日死亡。
针刺治疗上述病症,可取足太阴脾经的太白和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并可取足厥阴肝经的章门穴,往往有出人预料的效果。


【原文】肺热病者,先浙然厥起毫毛 ,恶风寒 ,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 ,头痛不堪 ,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先浙(xi音夕)然厥起毫毛:《甲乙经》卷七作“先[忄妻][忄妻]然厥起毫毛介。《太素》卷二十五无“厥”字。《素问》王冰注亦无“厥”字。“淅然”,即恶寒怕冷的样子。高世栻说:“如水洒身之意。”丹波元简说:“淅,广韵,淅米也,洒水之义,正取于此。”
②恶风寒:《太素》卷二十五无“寒”字。杨上善说:“肺主毛腠,肺热淅然起毛恶风也。”
③大息:《甲乙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五均作“太息”。
④头痛不堪:头痛得无法忍受。
⑤出血如大豆,立已:按高世栻将此七字移于“刺足少阴太阳”之下,注云:“承上文诸刺而言,若出针之时,出血如大豆,则邪热去,而经脉和其病当立已”。丹波元简说:“余藏热病不言出血,独于肺热病而言之实为可疑,高说近是。”
【语释】肺热病的病人,先有突然寒冷而毫毛竖起,怕风,舌上发黄,身上发热。热邪与正气相争时,则气喘咳嗽,疼痛窜及胸膺及背部而不能深呼吸,头痛非常厉害,汗出怕冷。逢到丙丁之日病情加重,逢到庚辛之日,就大汗出而热退,病甚邪胜而正气溃败则丙丁日死。治疗应针刺手太阴、手阳明二经的有关输穴,出血象豆大,就可很快的好了。
【按语】肺主皮毛,风寒外袭,首先侵犯皮毛,所以表现为恶风寒、毫毛竖起。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环循胃口,所以风寒化热入里,则胃热上升,故舌黄而身热。热蕴于肺,肺失肃降,故出现气喘咳嗽,经络气血瘀阻而表现疼痛连及胸膺和背部,不敢深呼吸。肺失肃降而喘逆,则阳气壅于上,所以头痛较甚。热邪蕴结于肺,则皮毛腠理空疏,而有汗出怕冷等症。肺合庚辛属金,而畏丙丁之心火,所以逢丙丁日病情往往加重;庚辛属肺金,为肺之旺日,所以逢庚辛日可汗出而热解,病情好转。
针刺治疗,可取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穴,出血如豆许,以泻太阴、阳明之热邪。张介宾说:“太阴阳明二经表里俱当刺之,出血者,取其络脉之盛者也。”故病可愈。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三三)
【原文】肾热病者,先腰痛[骨行] 酸,苦渴数饮 ,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 ,[骨行]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 。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骨行](xing音行):即[骨行]骨,今谓之胫骨,在此指小腿的意思。
②苦渴数饮:“苦渴”即以渴为苦,渴得厉害。苦渴数饮,吴昆说;“肾者水脏,当火炎水干之时,故口渴而数饮。”
③强(qiang音抢):即僵硬的意思。
④澹澹然:《甲乙经》卷七无“澹澹”二字。澹澹然,不安定。王冰注:“为似欲不定也。”
⑤至其所胜日汗出也:《甲乙经》作“至其所胜日汗甚。”《太素》卷二十五无此八字。此句意思是到了它所旺之日汗出热退。王冰注:“气王日为所胜,王则胜邪,故各当其王日汗。”
【语释】肾热病的病人,首先感觉腰痛,小腿发酸,口渴得厉害,频频喝水,身体发热。热邪与正气相争时,项部疼痛而且强硬不舒,小腿发冷而且酸楚,足心发热,不想说话。若肾气上逆,就会项痛,头部眩晕不定。逢到戊己之日,病情加重,逢到壬癸之日,便大汗出而热退。如病甚邪胜而正气溃败时,戊己之日则死。治疗时应针刺足少阴、太阳二经有关输穴。诸脏大汗出,都是在其所旺之日。
【按语】腰为肾之府,肾足少阴之脉,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所以肾热首先表现腰痛、小腿酸楚。足少阴经脉循行喉咙而挟舌根部,因此,邪热耗伤肾阴,而出现口渴得厉害,喝水多以期饮水自救。足少阴与足太阳为表里,太阳经脉从巅顶下项背抵腰走足,故邪正相争而出现身热、项部强痛,小腿酸冷。肾阴虚,虚火内蕴而致足心发热,懒言乏神。《灵枢·经别篇》载:“足少阴之正……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故肾气上逆,则项痛,头眩。戊己属土,肾合壬癸属水,畏戊己脾土,所以戊己日病情往往加重。壬癸属水,为肾之旺日,所以逢壬癸日汗出热退,病情转轻。
针刺治疗,取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穴,发其汗,使热从汗解,这是指对其实证而言。而虚热者,应滋肾阴以降火,则不可发汗,这是应该注意的。
以上五条,张志聪说:“此论五脏之热病,夫五脏者,五行之所生也,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人之十二经脉,上应天之六气。伤寒之邪,病在三阴、三阳之气,是以死于三、六日而愈以十二日也。五脏之热病,病涉于五行,是以死生系于十于也。病六气者,外因之邪病在肌形;病五脏者,内因之病,伤五脏之神志,灵枢经之所谓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病形也”。其症状基本上是分为三个阶段,对其预后的推断,如某日病甚,某日大汗,某日死等,是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推测出来的,因此,其临床上的科学意义,尚待实践中加以验证。


【原文】邪在肺,则病皮肤痛 ,寒热 ,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输 ,背三节五脏之旁 ,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 以越之。
(《灵枢·五邪篇》)

【校注】①皮肤痛:《太素》卷二+二无“痛”字。“皮肤”连下句读。
②寒热:《脉经》卷六、《甲乙经》卷九、《千金方》卷十七均作“发寒热”。
③膺中外输:指手太阴肺经的云门、中府二穴。张介宾说:“膺中之外输,云门、中府也,手太阴本经穴。”
④背三节五脏之旁:《甲乙经》卷九作“背三椎之傍。”《太素》卷二十二作“背三椎五椎之傍。”当从《甲乙经》,即指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穴。
⑤缺盆中:即锁骨上窝处,足阳明胃经的缺盆穴即在此处。
【语释】病邪侵犯在肺脏,就会感觉皮肤疼痛,恶寒发热,气上逆而喘,出汗,咳嗽引动肩背。治疗时,取云门、中府二穴及肺俞穴,用手迅速按压,感觉舒服,才针刺。并可取缺盆穴来散越肺之邪气。
【按语】肺主皮毛,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以表现发热恶寒,皮肤疼痛,气喘,而且汗出。肺为五脏之华盖,位于胸膈之上,所以外邪袭肺,肺气失于肃降则喘咳而动肩背。针刺治疗,可取手太阴肺经穴位云门、中府,肺脏的背俞穴肺俞以及缺盆穴进行治疗。正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载:“膺输(即中府穴)、缺盆……泻胸中之热也。”选取上述穴位,施以泻法,以祛除肺脏热邪。
本条所述取肺俞、中府、云门等穴,在应用时当先以手压按其穴,若病者觉舒适或感有酸胀压痛等,刺之效果更佳。肺俞、中府、云门穴是临床上治疗肺脏疾患的常用有效之方。肺俞与中府相配,即所谓“募俞配穴”,实践证明这种配穴方法不仅治疗本脏病变而且可以治疗与其相连属的经脉、组织器官的症候,如肺开窍干鼻,鼻病即可取此;再如手拇指乃肺脉所过之处,拇指有病取此则常可获效。《难经·六十七难》载:“五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因此,取之具有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作用。故凡内伤或外感所致肺脏疾患均可取此。
但应指出的是,本方中的缺盆穴,虽有散越肺中之热的作用,但用时当慎,切勿刺之过深,以免伤及肺脏。《素问·刺禁论》载:“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气。”因此在针刺上述输穴时,宜深浅适可而止,不可过深,否如有发生气胸的危险。这是临床施术时应切实予以注意的。

【原文】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 ,阳气有余,阴气不足 ,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 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灵枢·五邪篇》)

【校注】①则病肌肉痛:《太素》卷二十二无“病”字。
②阳气有余,阴气不足:杨上善说:“阳气即足阳明也,阴气即足太阴也。”
③若:即或者的意思。
④皆调于三里:《甲乙经》卷九作“皆调其三里”。
【语释】病邪侵犯在脾胃,就会患肌肉疼痛,如果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就会感觉内热,易于饥饿。如果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就会中寒发生肠鸣腹痛。如果阴阳俱有余,或者俱不足,就会有寒有热,都可取足三里穴调治。
【按语】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肌肉,胃主腐热水谷,所以外邪侵犯脾胃而出现肌肉疼痛。胃属阳,阳气有余,而阴气相对不足,阳盛则热,所以胃热则消谷善饥。阳气不足,阴气相对有余,阴盛则寒,脾属阴,所以脾寒则运化失司而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财脾胃之邪皆盛,阴阳俱不足,则脾胃之气皆虚。脾与胃相表里,故不论脾胃虚寒或实热,皆可取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进行调治。《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所以二者相为表里。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用以治疗脾胃疾患是古今医家所惯用之穴,不论其病的虚、实、寒、热,皆可选用。通过实践观察,并已证明足三里对胃及十二指肠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我们在对经络敏感人的实验研究中,服钡餐观察,发现针刺足三里对胃及十二指肠有增强或减弱其蠕动作用(与其当时的机能状态有关),而针刺足阳明经其他穴位,或针刺其他经输穴,胃及十二指肠的蠕动变化则不甚明显。由此可见,足三里治疗脾胃等疾患是有科学道理的。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三四)
【原文】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 而汗出止。
(《素问·刺热论》)

【校注】①刺足阳明:张介宾说:“当是内庭、陷谷二穴。”
【语释】热病从足胫开始的,刺足阳明经,汗出而愈。
【按语】足胫部为足阳明胃经所过。故可刺足阳明胃经,以发其汗而愈。张志聪说:“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热病始于足胫者,发于阳而始于下也,故当刺足阳明以取汗。”《灵枢·寒热病篇》也载:“病始于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张介宾认为可取足阳明内庭、陷谷二穴。内庭为胃经荥穴,可泻足阳明胃经之邪热。陷谷为其俞穴,可治其体重节痛之苦。譬如:针刺足胫部的丹毒、疖肿或其他感染,表现热病症候者,即可选用上述穴位或酌情配合其他输穴进行治疗。


【原文】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 ,刺足少阴 ,病甚为五十九刺。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好(hao音浩)瞑(ming音明):喜欢睡觉。
②刺足少阴:《太素》卷二十五作“刺少阳”。杨上善说:“足少阳脉起于目兑眦,络身骨节,入耳中,故热病先身重耳聋好瞑,所以取此脉之输穴者也,有本为足少阴也。”
【语释】热病首先表现为身体沉重,骨节痛,耳聋,昏昏喜睡的,刺足少阴经,病情严重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治疗。
【按语】肾主骨,所以热邪伤肾则骨节疼痛。肾开窍于耳,热邪居之损伤肾阴,故耳聋。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所以出现嗜睡昏倦症状。治疗应取足少阴肾经的穴位。王冰说:“据经无正主穴,当补泻井荥尔。”据此当取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涌泉、荥穴然谷。《类经图翼》载,“此穴(然谷)主泻肾脏之热。”临床上泻然谷以祛肾热。补涌泉可滋肾阴,实为常用有效之方。
如病情严重的,可按治热病的“五十九刺”中选取五脏俞旁五之一志室穴以及七椎下间之至阳穴,以泻肾脏之热。然此条杨上善认为系足少阳,今就其症状来看二经皆可出现,但考之《灵枢·热病篇》所载“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此当为少阴可知,不知杨氏所据者何?今录此以证之。


【原文】热病先胸胁痛 ,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 ,病甚者,为五十九刺。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胸胁痛:《甲乙经》卷七作“胸胁痛满。”
②刺足少阳,补足太阴:《脉经》卷七、《太素》卷二十五均作“刺足少阳,补手太阴。”杨上善说:“足少阳脉下须合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过季胁,下外辅骨之前,下抵绝骨,循足跗下至指间。手太阴上属肺,从肺出腋下,故胸胁痛手足躁,刺此二脉也。”
【语释】热病首先出现胸胁疼痛,手足躁动不安的,应刺足少阳经,补足太阴经。病情严重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进行治疗。
【按语)足少阳之脉,下胸中、循胁里,病发于少阳故为胸胁痛,手足躁动不安。但对其所取之足太阴经则有不同之见。《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足少阳木病,而泄足少阳之木气,补足太阴之土气者,恐木传于土也。……经无所主治之旨,然补足太阴之脉,当于井荥取之也。”然而《脉经》、《太素》及《素问·刺热篇》新校正云:“足太阴,全元起本及《太素》,作手太阴”,并引杨上善之注。由此可见,“足太阴”当为“手太阴”为是。再考本条所述内容与《灵枢·热病篇》所载实同,它说:“热病面青脑(“脑”当作“胸”,见前注)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若二者合参,其“足”当作手似是。所以杨上善说:“手太阴上属肺,从肺出腋下故胸胁痛,手足躁,取此二脉也。”


【原文】热病始于手臂痛者 ,刺手阳明、太阴 ,而汗出止。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始于手臂痛者:《甲乙经》卷七无“痛”字,《太素》卷二十五“始于”作“先”,无“者”字。
②刺手阳明、太阴:王冰说:“手臂痛,列缺主之。列缺者,手太阴之络,去腕上同身寸一寸半,别走阳明者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欲出汗,商阳主之。商阳者,手阳明脉之井,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手阳明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语释】热病先发现手臂疼痛症状的,应该取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的输穴,使其出汗而愈。
【按语】热病首先表现为手臂疼痛的,应针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因风热之邪侵袭人体,首先犯于皮毛,肺主皮毛,而手臂又为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脉所过,肺与大肠相表里,列缺为联络手太阴与手阳明两经的络穴,所以刺列缺穴以解表退热而疏通手太阴与手阳明经脉气血,气血调畅,“通则不痛”。故可治疗手臂痛。然后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以助其汗,使热从汗解,而病可复。


【原文】热病先眩冒而热 ,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冒而热:《太素》卷二十五作“胃热”。冒,眼朦胧视物不清的意思。
②刺足少阴、少阳:王冰注:“亦井荥也。”
【语释】热病先眩晕视物不清,进而发热胸胁胀满的,刺足少阴、少阳两经。
【按语】眩者,悬也。为目视动乱,眼见黑花昏乱。冒者,为其昏,眼朦胧视物不清。眩冒多属诸风,但又不独一风所致。有因于火者,有因于痰者,有因于死血者,有因于虚者。本条所述热病先出现眩晕视物不清的症侯,是为本虚,即先肾阴亏损,脑髓空虚。《灵枢·海论篇》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故其本为虚,先眩冒而后发热,胸胁胀满。足少阳之脉循胁里,故胸胁胀满,因此,在针刺治疗时当补足少阴之俞,而泻足少阳之井荣。以补肾滋阴,疏泻少阳邪热。阴虚得补,邪热得泻,则病焉有不愈之理。


【原文】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 而汗出止。
(《素问·刺热篇》)

【校注】①刺项太阳:《甲乙经》卷七作“先取项太阳”。王冰注:“天柱主之。”
【语释】热病首先从头部出现症状的,刺足太阳经项部的穴位,汗出而症状就可消失。
【按语】热病首先从头首部出现症状的,当取足太阳经在项部的天柱穴,施以泻法,使病人汗出,热邪从汗而解,疾病可愈。《甲乙经》载:“热病汗不出,天柱及风池主之。”可见热病始于头首而无汗者,可取天柱,风池穴进行治疗。盖因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会,阳维维诸阳,为祛风解表之要穴,取之以助天柱解热发汗之功效。《总病论》载:“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天柱穴可刺五分泻之。”而张志聪说:“始于头首者,太阳之为病也。刺项者,刺风池、风府也。太阳为诸阳主气,其脉连于风府,故刺之而汗出乃止。”在临床上大凡外感时邪,犯人之在太阳,而症先见于头首者,即可取天柱穴为主,佐以风池或配风府以发其汗,使邪从汗解。但刺时不宜过深,即所谓“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太阳主表主气,故刺宜浅,若深则引邪入里、留恋难出,所以《总病论》载:“天柱穴可刺五分泻之”即是此意。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三五)
【原文】头上五行行五者 ,以越诸阳之热逆也。
(《素问·水热穴论》)

【校注】①头上五行行五者:头上五行,督脉在中,两旁各两行,共五行,每行五穴。中行为督脉的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项。向外两行为足太阳膀胱经,每行五穴,即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最外两行为足少阳胆经,每行各五穴,即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
【语释】头上五行,每行五穴,可以发越诸阳经上逆的热邪。
【按语】盖头为诸阳之会,各阳经经脉皆上循头,因此诸阳经上逆的热邪可表现于头部而发病,治之可取此二十五穴中的适当输穴。
中间一行,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五穴皆属督脉,督脉统诸阳,故诸阳经有热上逆于头部的,可取此五穴治疗。
上星穴可宣泄诸阳热气,不使其上冲头目。《甲乙经》载:”热病汗不出,上星主之。”刺上星以解表发汗。又载道:“目中痛不能视,上星主之。”由于风热之邪上攻于目,故目痛视力减退,可刺上星以清热明目。“鼻鼽衄,上星主之。”血热致鼻中血络破,故鼻出血,取上星以清血热而鼻衄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上星,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风热上攻头目、鼻窍,取上星祛风清头目通鼻窍。正如《玉龙歌》所载:“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医学纲目》载:“鼻流清涕浊涕,灸上星二七壮,清补浊泻。”清涕为寒,浊涕有热。所以寒者补,热者泻。总之,上星可祛头目,鼻窍风热毒邪,故泻上星而有著效。
囟会穴,亦可清头部热邪。《甲乙经》记载:“面赤肿,囟会主之。”以清泻上攻于头面之风热之邪。《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也载:“囟会,治目眩面肿,鼻塞不闻香臭。”《针灸资生经》载:“衄血,灸囟会上星”,以散鼻窍血中热邪而衄血可止,《类经图翼》又载:“主治……头风肿痛,项痛,饮酒过多头皮肿。”《外治寿世方》载:“鼻血,井底泥和苔醉贴因会上立止。:总之,囟会穴有清头目,泻热邪之功。
前顶穴,可祛头部风热。《甲乙经》载:“面赤肿,前顶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也载:“前顶,疗头风目眩面赤肿。”可见前顶可精泻头面风热之邪。《扁鹊心书》记载:“治巅顶痛两眼失明。”因风热上攻于头目致头痛眼目失明者取前顶治之。前顶穴对咽喉疾患也有疗效。《幼幼近编》载:“凡小儿患喉蛾,急以银针挑破发顶上,出血即愈。”近代《针灸杂志》介绍“治喉中肿塞法。以细竹丝由病人中指尖,量至掌后大陵穴处截断,复由病人鼻尖向上贴肉量至蔑尽处,以锋利小刀划一竖痕约半寸,出血数滴愈。”此处正当前顶穴处可见前顶穴对头部及五官风热症候有较好疗效。
百会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穴。也有清泻热邪的功效。《甲乙经》记载:“顶上痛,风头重,目如脱不可左右顾,百会主之。”“耳鸣,百会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耳鸣耳聋,鼻塞不闻香臭,针入二分,得气即泻。”可见本穴有清泻头部热邪的效能。
后顶穴,对于头目之疾也有良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目眩头偏痛,可灸五壮,针三分。”以清邪热而治头痛。
从督脉向外开两行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每行五个穴位,从前向后依次为: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此五穴也可得阳经上逆于头部的热邪。
五处穴,可清泻循经上攻于头的风热。《甲乙经》载:“五脏传病发寒热,取五处。”《千金要方》载:”五处主风头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也载:“五处,治目不明,头风目眩。”可见五处穴可治疗因风热之邪上攻于头目所出现的种种症候。如头风头痛,目赤红肿、疼痛等皆可取之。
承光穴,也可清头目鼻窍热邪。《甲乙经》载:“青盲远视不明,承光主之。”可见承光穴可治疗目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承光,治鼻塞不闻香臭,……风眩头痛,呕吐心烦,目生白膜。”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副鼻窦炎、角膜云翳、高血压病的头痛眩晕等,在临床上皆可取承光穴治疗。
通天穴。对于风热上攻于头目鼻窍疾患有著效。尤其是鼻腔疾息疗效更佳。《甲乙经》载:“头项重痛,……鼻窒鼽衄,喘息不得通,通天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通天,治颈项转侧难,鼻塞闷。”《针灸聚英·百症斌》也载:”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目前临床上治疗副鼻窦炎、鼻衄,以及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等,通天均为常用之穴。
络却穴,对阳经风热之邪上攻头目而致的疾患有疗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络却,治青风内瘴,目无所见,头旋耳鸣。”《类经图翼》也载:“主治头旋口,鼻塞,项肿套瘤,内瘴耳鸣。”在临床上对风寒、风热等外感时邪出现的头晕、头痛,颈项强痛、耳鸣、目疾等皆可取之。
玉枕穴,对阳经热邪上逆于头项所致头项疼痛及目疾有较好疗效。《甲乙经》载:“头项痛……目系急痛,引頞,头重项痛,玉枕主之。”《外台秘要》载:“即玉枕主目痛不能视,项似拔,不可左右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载:“玉枕,治目痛不能视,脑风疼痛不可忍者。”《类经图翼》载:“主治目痛如锐,不能远视,脑风头项痛,鼻塞无闻。”本穴对上述症候均有一定效果,特别是项部疼痛等疾患最为常用。
最外两行为足少阳胆经,每行各五穴,从前至后为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
头临泣,为足太阳、足少阳、阳维之会穴。《甲乙经》载:“两目眉头痛,临泣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临泣,治卒中风不识人,目眩鼻塞,目生白翳多泪,针入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临床上本穴主要用于风热之邪上攻于头目的病症,有祛风除热,清头明目的作用。
目窗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穴。《甲乙经》载:“头痛,目窗主之。”“青盲无所见,远视目[目+流之右][目+流之右],目中淫肤,白膜复瞳子,目窗主之。”“上齿龋肿,目窗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目窗,治头面浮肿,痛引目外眦赤痛。”本穴主要对风热所致的目疾有良效。
正营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穴。本穴所主治,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载:“正营,治牙齿痛,唇吻急强,齿龋痛,头项偏痛。”对于风热之邪循阳维、少阳经脉上逆于头部所致牙齿及头项偏痛有较好疗效。
承灵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穴。本穴主要对头痛及鼻窍疾患有疗效。正如《甲乙经》载:“脑风头痛……鼽衄鼻窒,喘息不通,承灵主之。”
脑空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穴。《甲乙经》载:“头痛身热,引两颔急,脑空主之。”“鼻管疽发为厉鼻,脑空主之。”以上两穴对于热邪上逆于头面、鼻窍所致疾患均有良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曾记载华陀针脑空穴治“魏公苦患头风,发即人闷乱、目眩”立愈。
综上所述,头上五行,每行五穴,共二十五穴,对于诸阳经上逆所致头目、鼻窍、顶项、牙齿等疾患有效。目前临床上对于上述各种疾患,均可酌情选用头上五行中输穴,若能相应地配合各经有关输穴,其效更佳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三六)
【原文】气街 、三里 、巨虚上下廉 ,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
(《素问·水热穴论》)

【校注】①气街:即足阳明胃经的气冲穴。
②三里:即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
③巨虚上下廉:即上巨虚、下巨虚,皆属足阳明胃经腧穴。
【语释】气街、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左右共八个穴,可以泻除胃中的热邪。
【按语】本条所述气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共八穴,均属足阳明胃经。气街即足阳明胃经气冲穴,本穴可泻胃中之热。《甲乙经》载:“腹中有大热不安……气冲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气冲,治肠中大热不得安卧,腹有逆气上攻心腹胀满……身热腹中痛。”《类经图翼》载:“此穴主泻胃中之热。”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本穴亦可泻除胃中积热。《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灵枢·五邪篇》载:“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调于三里。”《甲乙经》载:“热病先头重额痛,烦闷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胸满两颔痛甚,善泄,饥不欲食,善噫热中……先取三里。”“狂歌妄言怒,恶人与火,骂詈,三里主之。”“热中消谷善饥,腹热身烦狂言,三里主之。”“乳痈有热,三里主之。”《千金要方》载:“邪病大唤骂走远,三里主之。”“胃中热,灸三里三十壮。”《卫生宝鉴》载:“治乳痈肿痛。”《景岳全书》载:“足三里灸之可令火气下降明目。”大凡胃经有热或胃府之疾,在临床上均可取足三里穴。《外台》引《明堂》云:“人年三十己外,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于目,使眼无光,盖以三里能下气也。”
上巨虚为足阳明胃经穴,亦可清泻胃肠之热。《甲乙经》载:“胸胁榰满,恶闻人声与木音,巨虚上廉主之。”胃中炽热故胸胁撑胀满闷,阳明热盛,土恶木克,故不愿闻人与木声。又载:“狂妄走,善欠,巨虚上廉主之。”阳明热盛故出现狂走登高而歌等神志失常方面的改变,在临床上均可取此穴治疗。
下巨虚亦为足阳明胃经穴,也可以泻胃肠实热。《甲乙经》载:“内有热……暴惊狂言非常,巨虚下廉主之。”阳明积热过甚,故可出现暴惊狂言等邪气亢盛神志异常的改变。临床上即可取下巨虚泻之,以清泻阳明之邪热。
总之,上述左右八穴,皆可泻胃中积热,使热邪去而病愈。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以及精神失常等疾患,凡属阳明经、腑有实热表现者,皆可酌情取上述穴位。尤其是足三里穴,更是常用穴位,操作上均应施以泻法。


【原文】五脏俞傍五 ,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
(《素问·水热穴论》)

【校注】①五脏俞傍五:即肺俞之傍魄户,心俞之傍神堂,肝俞之傍魂门,脾俞之傍意舍,肾俞之傍志室,皆足太阳膀胱经穴。
【语释】背部五脏之俞傍有五穴,左右计十个穴,可以泻除五脏的热邪。
【按语】肺俞之旁开一寸五分为魄户穴。可泻肺热。《千金要方》载:“魄户主肺寒热。”《针经指南·标幽赋》载:“体热劳嗽而泻魄户。”《神农本草经》载:“治虚劳发热。”
心俞之旁开一寸五分即神堂穴。可泻心热。《甲乙经》载,“肩痛胸腹满,凄厥脊背急强,神堂主之。”《针灸大成》载:“主……洒浙寒热胸满,气逆上攻。”
肝俞之旁开一寸五分为魂门穴。可泻肝热。《针灸大成》载:“主……胸背连心痛,食饮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赤黄。”
脾俞之旁开一寸五分即意舍穴。可泻脾热。《甲乙经》载:“消渴身热面赤黄,意舍主之。”《针灸大成》载:“主腹满虚胀,大便滑泄,小便赤黄,背痛、恶风寒,食饮不下,呕吐消揭,身热口黄。”
肾俞之旁开一寸五分为志室穴,可泻肾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志室治……腹中坚急,阴痛下肿,失精,小便淋沥。”
总之,背部五脏俞旁左右十个穴位,虽皆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上,但由于各自所在的具体位置不同,故有主治不同内脏之热邪,而治五脏之疾的作用。
上述十穴,对于五脏有热者故可刺之,而对五脏其他疾患,如采用适宜操作手法,亦可获效。譬如:阳痿,灸肾俞之旁志室疗效较好。因此,五脏俞之旁五,左右共十穴,《类经图翼》载:“主泻五脏之热,与五脏俞同。”在临床上对于各自相应脏器的虚实寒热之疾,皆可酌情选用。


【原文】大杼 、膺俞 、缺盆 、背俞 ,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素问·水热穴论》)

【校注】①大杼:王冰说:“大杼在项第一椎下两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陷者中,督脉别络手足太阳三脉气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
②膺俞:王冰说:“膺俞者,膺中之俞也,正名中府,在胸中行两傍相去同身寸之六寸,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者中,仰而取之,手足太阴脉之会,可刺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五壮。”
③缺盆:王冰注:“足阳明脉气所发。”《甲乙经》载:“一名天盖,在肩上横骨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刺太深,令人逆息。”
④背俞:王冰说:“背俞即风门热府俞也,在第二椎下两傍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可刺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七壮。”
【语释】大杼、膺俞、缺盆、背俞(风门),左右共八个穴,可以泻除胸中的热邪。
【按语】大杼穴,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上背部。为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督脉之交会穴。《甲乙经》载:“气热汗不出……大杼主之。”《千金要方》载:“大杼主……烦满里急,身不安席”。《类经图翼》载:“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本穴有解表清肺泻热除烦满之功。膺俞即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为肺之募穴。《甲乙经》载:“脚中热喘逆气……寒热烦满,中府主之。”《千金要方》载:“身体烦热,刺中府。”《类经图翼》载:“此穴主泻胸中之热。”此穴有清宣上焦,泻胸中热邪之效。
缺盆穴,为足阳明胃经穴。《甲乙经》载:“肩痛引项寒热,缺盆主之。”《千金要方》载:“缺盆主胸中热。”《类经图翼》载:“主泻胸中之热。”本穴有清泻胸中热邪之力。
背俞即足太阳膀胱经的风门穴,位于上背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若频刺泻阳热气,背永不发痈。”《类经图翼》载:“此穴能泻一身热气。”《伍氏方论》载:“能疏泻诸阳热气,永无痈疽之苦。”此穴有泻热祛风解表之能,临床上除用于清泻胸中之热外,并用于治疗外感六淫之疾,故为常用之要穴。
总括上述四对八穴,其皆位于胸之前后,又皆有清宣上焦,泻肺热除烦躁之功,故可治疗胸中之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刺热六十五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针灸素难要旨》六、热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48之
古典针法 戍 2,即恶寒怕冷的样子
黄帝素问直解 卷之三刺热篇第三十二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