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艺天工

琴棋书画,是古人的四大雅好。将琴置于修身养性的首位,足见古琴之地位。琴中有情,古人以琴瑟和好,形容夫妻和谐情深。琴以吟咏,古人以琴寄言广意,宣和情志。琴遇知音,伯牙子期的佳话,广为流传。诚如魏晋名士嵇康《琴赋》所言,“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苏州古琴早至唐朝,已负盛名。《琴苑要录》载:“唐贤所重,惟雷、张之琴,冠绝今古。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雄;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可见,吴、蜀两地古琴是时备受推崇,苏州张氏与四川雷氏齐名。与蜀地琴音不同,唐代琴家赵耶利赞吴地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

古音清籁,今人尤希。吴门琴家裴金宝,无愧是当代吴地清音的守望传承者。他自小酷爱古典乐器,后师从吴门琴派吴兆基先生,于弹琴、修琴、斫琴、传琴,皆深有造诣。

弹琴于他是一种生活方式。弹琴,是文人琴的真谛,也是吴门琴的精髓。弹琴包含古代文人的精神,琴是“道”而非“器”,乃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弹琴融入他的生活之后,即便手上无弦,心中亦有弦。

修琴于他是一种技艺传承。修琴者首先应是弹琴人,且要有较好的木工基础,并对木材学、漆器学、音响学、古琴美学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艺术素养。他得益于修琴的见多识广,方与斫琴相辅相成。

斫琴于他是一种学问研究。其初衷是兴趣爱好,完全没有考虑经济价值,专心研究琴的结构、材料、形状、厚薄,如何制造等。他将古代阴阳学说的研究应用于古琴斫制,自成一家之悟。

传琴于他是一种守护责任。他曾一起创办吴门琴社,现为吴门琴社社长,致力于古琴的传承发扬。不管学员来自何方,只求品行端正,有爱琴之心。他积极沿用传统的古琴唱谱教学,是古琴传承亲身力行的守护者。

裴金宝先生集弹、修、斫、传于一身,可谓人琴合一,琴人合鸣。本次展出的二十七张古琴,是他三十余年间斫琴之汇聚,也是一路琴缘、一心琴艺的实物见证。同时,感谢他无私捐赠仿明祝公望蕉叶式《望月》古琴,于苏州博物馆永久珍藏。

是为序。

苏州博物馆馆长 陈瑞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管平湖(1897
稀世古琴首次合鸣
吴门琴韵《渔歌》-吴兆基先生 古琴獨奏
吴门琴韵——吴兆基古琴珍贵视频
古琴制作大全(专贴收集琴材、木料、斫制资料)_之音琴社
细品园林之十(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