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谁拾起丝路遗珠 再织姑苏繁华“吴罗”梦
“唧唧复唧唧”,这悠远的机杼声,在吴中大地萦绕了数千年……
吴中光福一个静谧的小山村,每天清晨到黄昏,织机声声从湖光山色间一座不起眼的老蚕房传出,在穹窿和米堆两山之间回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经意已是三十个春秋。织机,从一代到四代。织机前坐着的人,由青丝变白发,与眼前的丝线交相辉映。随着“哐啷”一声,心、眼、耳、手、脚并用,完成一组动作,织机上的面料仅仅多出一根纬线直径的长度,三十年重复了多少次?已然算不清楚。他忘我地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天“罗”地网里,经历了一次次不为人知的失败和成功,度过了一个个惊喜交加的春夏和秋冬。“罗”,越来越令他着迷,沉醉其中,看着它,触摸它,研究它,千丝万缕的经纬线仿佛也有了灵性,经由他指尖跳跃出的“吴罗”,温婉而富有诗意。
手艺篇
春绢秋罗软胜绵,衣带渐宽终不悔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戏服面料
当《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一袭袍子袅袅亭亭向我们走来,一颦一笑,一静一动,因了身上美轮美奂的花罗衣裳而散发出迷人光芒,惹得电视机前无数女子为之痴狂。于是早已从人们生活中消失的吴罗,重新崭露头角,藏在背后的织造者李海龙,也随之出现在公众视野。
手工织罗,与丝线打交道,是个急不来的耐心活,如同一场修炼,容不得半点杂念。李海龙在一次次修炼中,早已磨去了棱角,养成了慢条斯理,心思细腻的个性,外表和蔼可亲,波澜不惊。当谈论他的手艺时,原本不小的眼睛笑成一条缝,浑身散发出的工作激情,完全看不出70岁的年纪。
李海龙18岁当兵之前,光福几乎家家养蚕,家里就有祖上传下来的十几间蚕房,他与“蚕宝宝”相伴长大,耳濡目染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缂丝刺绣。25岁退伍回乡,已是集体养蚕。这期间,他在乡镇做过教师、文秘、书记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参与光福镇工业公司筹建和创办光福缫丝厂、吴县光福第六丝织厂的工作,尤其是任村书记的四年里,不遗余力兴办乡村企业。当时,他研发的网络丝机,使普通化纤丝不用上浆和加捻,只要通过网络丝机生产的丝就能直接上机织布。后来又发明了纺织复合丝纱线,开辟了复合型纺织原料的先河。
1992年,李海龙出人意料地成立光福第一家民营企业“江南网络丝厂”。1994年,韩国、日本的订单中,有一种面料叫“纱罗”,着实令李海龙惊讶,与他的姐姐小时候穿的衣裳面料极其相似,这在国内已经断代近百年,国外却仍在生产。就在这机械化织罗遇到技术瓶颈而一筹莫展时,他想起了人称“工商合作社师父”的远房亲戚郁石民,便拜他为师。李海龙怎么也没想到,与罗就此结下一辈子的缘分,为之一往情深地付出,最终彼此成就。
2003年,李海龙又创立了“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他从柴房里搬出祖传的木织机,看着身长6米、高3.6米、宽1.5米的庞然大物,不仅占地面积大,操作起来还需两人合作,于是产生研制织罗机器的想法,这也成了他数十年来孜孜以求的课题。如今,除一些高难度的织造结构继续沿用传统方式外,已实现机器提花的手工操作,而在电机操作绞经上,一部分罗的产品尚需半手工木质机织造,大部分的罗织物面料可以在自己创新研发的电动织机上批量生产了。
李海龙与每一台机器都有故事,每一次研制都倾注了汗水和心血。
第一代锦罗老木机,既能织锦又能织罗,正在机上织的面料要从《国家宝藏》说起。那是2019年1月,《国家宝藏》栏目向人们展现大唐盛世华丽衣冠服饰文化,“中国十佳设计师”之一、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楚艳成为新疆博物馆“绢衣彩绘木俑”之今生守护人。为了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历史,楚艳特邀苏州两位丝绸织造技艺大师参与研究、复原三尊人俑的唐代织锦、四经绞罗等面料,李海龙便是其中一位。一尊彩绘木俑身上所穿半臂唐锦就是机上织的,因其工艺、色彩和纹样的无比复杂,手艺娴熟的师傅,一天最多织三、四厘米。
一尊彩绘木俑身上所穿半臂唐锦面料
第一、二代古漳缎罗绒织机,在2015年李海龙与苏州工商档案管理中心、苏州丝绸博物馆以及漳缎传承人王晨合作,破解漳缎祖本、复制生产中立了大功。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解密祖本之后,漳缎织造又是一大难题。李海龙查阅大量资料,并请来老技工助力,经过无数次的调试,终于完成挑花结本、上机织造、复原古漳锻、实现生产。其意义在于漳缎的生产有望产业化,这是苏州丝绸业的一件大喜事。
古漳缎罗绒织机
漳缎
第三代妆花罗织机、四经绞罗织机,是李海龙研发的,不仅体积缩小一半,上面的人以“提花龙头”替代,一人便可独立完成操作。近年的热播剧如《延禧攻略》、《那年花开月正圆》、《清平乐》等,剧中主角身上华美的妆花罗衣,都出自这台机器。妆花罗,初看低调,再看奢华,倘若用心体会,即便是外行,仍然会感受到高雅的内涵和技艺的奇绝:在纯手工织造面料时,同步将多种彩色丝线通过提花方式,经过局部回纬挖织工艺,把丰富的五彩图案突显出来,形成一种似绣非绣,似锦非锦的特殊艺术效果。
妆花罗织机
妆花罗图样
《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戏服
妆花罗工艺
有一件事很令李海龙骄傲,就跟妆花罗有关。2019年4月,在故宫博物院“宫囍·龙凤呈祥”文化项目中,台湾籍“中国十大服装设计师”之一的黄薇,邀请全国40位“非遗”传承人,依据其66套吉服设计稿,制作皇后大婚吉服。李海龙拿到设计稿,立刻想到用珍贵的妆花罗,可是要织出前片、后片和双肩袖造型各异的龙,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追求完美,常常夜不能寐。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专家评委看到面料时,直呼惊艳,一个个被吴罗的魅力深深折服,不仅收获一致好评、推为第一,李海龙还被聘任为本款吉服的工艺指导。
第四代罗织机的研制成功,完成了机械化自动化的改造,实现了小批量、规模化、多品种、高质量、高产出,所织吴罗可用于衣服、鞋袜、丝巾等生活用品的开发,适应不同人群。每一次改良后织出来的面料李海龙第一个试穿,故而吴罗除保留原有的软、薄、密、细、爽等优良品质外,多了飘逸稳定、轻盈柔顺,少了人们印象中的娇气,耐摩擦、勾刮,彻底解决丝绸不能机洗的问题。不仅如此,他还将植物染运用到吴罗上,既是对当今丝绸面料染色的突破,又能让今人体验古人着装亲近自然的本真。
植物染素罗汉服
吴罗菱形纹香云纱面料仿制的汉服
第五代罗织机,以及耳杯菱形四经绞罗织机、绒锦罗织机尚在研制中,如果说前者是李海龙冲刺的科技高峰,那么后两者就是他攀登的艺术高峰。我们相信,凭着他追求艺术梦想的执着和那颗坚守传统文化不变的心,终究有解开古老密码的那一天。
产业篇
绿窗剪刀金两股,剪吴罗,对花舞
我国罗的织造技艺历史悠久,大约六千年前已有原始起绞织物,出土的商代丝织物中可见罗的残片,战国楚墓中发现大量的花罗。秦汉时期的花罗已十分精美,如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耳杯菱形四经绞罗,这种织造技艺至今无人完全破解。唐宋时期,出现孔雀罗、菊花罗、瓜子罗、宝相花罗、满园春罗等名品。元代又有销金绫罗、金纱罗等加金罗织物。一些工艺复杂的品种,明清之后逐渐失传。
苏州是一座用丝织出来的锦绣富贵之城,约五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已经掌握了养蚕抽丝的技艺。环太湖一带历来丝绸业发达,唯亭镇草鞋山、吴兴钱山漾和吴江梅堰,分别出土的罗纹织物、纺织原料和器具等,揭开了苏州古老丝绸文化的神秘面纱,诉说着灿烂夺目的吴地文明。
髹金罗雕绘纨扇
罗,是一种真丝绞经织物。古人云:“荷风吹凉到枕边,薄纱如雾又如烟。”今人说:“不穿不知道,穿了脱不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百姓生活水平、文化素养、环保意识等不断提高,穿的好看、穿的健康,已成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贴身穿罗衣虽然极其舒服,如若再注入保健的元素岂不是更完美?李海龙又与专业团队合作,发明了“负离子功能性纱罗织物研究”,2011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还原态多功能纱罗和仿伪纱罗商标织物”,2012年通过省级鉴定。这些成果,既解决了织造上的难题,又把美丽舒适、健康养生、自然生态等理念融入产品中。鉴定会上,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激动地说,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题辞:“奋勇创新,引领潮流。”
2013年3月12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与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中国古代锦罗织物实验考古研发中心”落户光福。以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对考古发掘的纺织品、服装等进行研究保护、还原复制及市场推广,这意味着我国纺织考古事业进入一个实验考古学的新阶段。在揭牌仪式上,中国第一代纺织考古专家王亚蓉先生对记者说:“复杂大花罗技艺的突破,就好像数学界突破了哥德巴赫猜想一样。”
2015年8月,苏州十位“非遗”传承人随陈嵘(时任苏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寻踪”故宫。那些难得一见的御用丝绸织物令李海龙怦然心动,大开眼界,当想到如此高超的织罗技艺濒临失传,有些甚至已断代数百年时,他暗下决心:“绝不能让这朵传统奇葩,消失在我们这一代。”
李海龙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手艺做成产业,实现文艺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才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将手艺传承下去。为此他大胆改革家族企业体制,与东莞“佐云文化”携手,实行公司股份制,拓展文化产业化基地,优势互利。资金的注入,令“圣龙”活了起来,不久,“吴罗”将与“黎锦”两项“非遗”合作,进入海南市场。
织机底部的“泥坨”和“磁珠”
罗织机提花经线
李海龙和吴罗的精彩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最早为连战夫妇的“破冰之旅”提供花罗披肩作为礼品,当时被同行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先后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服装学院等合作,修复、复制文物,为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制作服饰、APEC会议的领导人服装等提供面料支持。还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供礼品等等。一件件出色地完成,竖立了吴罗品牌的良好口碑。水到渠成,一项项荣誉也接踵而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苏州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成为江苏省级“非遗”、吴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保护单位,苏州市“非遗”、吴罗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名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北京服装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校外导师等。
复制故宫乾隆花园符望阁槅扇漆纱窗,以“吴罗”为底,施以漆艺并髹金,后双面用桑皮纸剪贴窗花,融合了制罗工艺、漆艺和纸彩绘制的传统工艺
李海龙凡事敢为人先、躬行实践,并且竭尽全力做到极致,困难面前从不退缩,迎刃而解。用平凡打造不凡,一次次颠覆传统,完成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他身上我们读懂了何为匠人?何为匠心?正如他自己说的:“传承发扬祖宗好的技艺,并用科技的手段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研发新品,使传统的技艺更适应当今市场,贴近百姓生活。踏踏实实、精益求精把产品做好,就是合格的匠人,就是匠心的体现。”
吴罗面料服饰运用
“非遗”,有产业作支撑,有科技作提升,才能留得下、传得开,传统手艺便有了经久不衰的先决条件。作为“非遗”传承人,罗的织造技艺传到李海龙已是第四代,吴罗也不再是简单的横罗、直罗或是素罗、花罗。他掌握了罗的六大类织造技艺、五十八个组织结构。可以说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罗,他基本都已掌握,仅剩三个品种尚未完全攻克。虽然外行难以理解,但是从他坚毅而又自信的神情中,已然分辨出这些数据的份量,着实令人咋舌,不由得感叹,高手自古在民间。
风俗篇
吴中最好是农桑,待得茧成春去绣罗襦
李海龙沿袭了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吴罗”作为品牌名称,因为他深知,只有根植太湖蚕桑文化,传承吴地丝绸文脉,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都说吴地历来卧虎藏龙,的确,像李海龙这样的人物出现,绝非偶然,除自身努力外,还得益于吴地文化的造就和自然山水的滋养。光福古镇地处苏州郡西,自古以来湖山秀丽,风物清嘉,人文荟萃,手工独妙。即便在陆路不发达的过去,因依傍太湖而经济繁盛,良善的百姓,依靠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自给自足,从而形成独特的太湖文化,其中的蚕桑风俗,直接奠定了民间织造、刺绣等手工艺领先全国的基础。
宫蚕图卷(明·佚名)
苏州历来以种桑养蚕出名,唐代李白有“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之句;南宋范成大有“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之叹;元代赵孟頫《题耕织图》有“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纤纤女儿手,抽丝快如风”之咏;明代祝允明《暮春山行》有“吴中好风景,最好是农桑”之说。尤以太湖一带为盛,山民以蚕桑为务,女未及笄,即学习育蚕,清代徐乾学竹枝词描绘的就是光福蚕桑业的繁荣景象,写道:“采桑陌上看名姝,绿苑丹荑入画图。待得茧成春已去,切教珍重绣罗襦。”《光福志》卷一也说:“光福艺桑,随处皆植,蚕事又勤于他处。”桑叶可卖钱,又能供自家所需,栽桑、养蚕,被光福蚕农视为比种田好,一家生活得以保障,以故将蚕视为珍宝,俗呼“蚕宝宝”,整个养蚕过程精心呵护,唯恐有所闪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蚕桑图(明·佚名)
三、四月为蚕月,这期间多有禁忌,蚕户红纸粘门,或门悬桃树柳枝辟邪,邻里不相往来,陌生人更是忌入蚕室,蚕妇衣不解带,寸步不离。每逢清明节,民间艺人用稻草扎成马形,身披胄甲,骑在马上,扮做马明王菩萨,口中高喊:“蚕将军来哉!”手中敲打木鱼、小锣,串门走户,将红纸剪成的蚕猫送给养蚕人家,口中说唱吉利语,俗称“念佛句”。蚕农在蚕室内早早贴上蚕猫图,以防老鼠伤害幼小的蚕宝宝。自陌上桑柔,提笼采叶,至村中茧煮,分箔缫丝,而后诸禁解除。
课桑图卷(清·汤禄名)
“谷雨三朝蚕白头”,升火孵蚕,须日夜留神,至二眠出火。因温种繁殖难度大,蚕农往往于立夏后购买现成的三眠蚕,有谚说“立夏三朝开蚕党”,育蚕俗称蚕党。此刻桑叶必须备足,所以蚕农对植桑尤为重视,俗话说“栽上百年桑,勿怕成年荒”,并有许多相关的谚语。“小满三日见新茧”,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清代朱麟应竹枝词咏道:“银光雪色茧丝夸,小妇沿溪出浣纱。翻得入时花样巧,织云坊在独儿家。”茧丝既出,挎至城中,卖与城隍庙前的收丝客。通常每年四月开始聚市,至晚蚕成而散市,称之卖新丝。由于太湖丝质地优良,广东、福建丝织业须用太湖丝为经或纬以提花,因此明清时期苏州丝业最为鼎盛,丝行营业兴旺。蔡云《吴歈百绝》就写道:“蚕家多半太湖滨,浮店收丝只趁新。城里那知蚕妇苦,载钱眼热卖丝人。”
芒种之后,蚕茧收获,新丝出售,家里有了余钱,蚕农就要斋蚕山、祭马头娘了。苏人俗称的马头娘,即马头神,是我国流传最广的蚕神,也是传说中两位蚕神之一,另一位叫蚕丛。清代苏州的马头娘庙,也称蚕娘庙,光福与香山交界的和合山就有一座,每年的蚕时赛神,被蚕农视为极其隆重的日子,蚕妇个个盛装前往,临出门前还要再三照镜。正如廖文锦《香山杂咏》所说:“马头娘庙闹如何,料理香篮付阿婆。换好衣裳还对镜,再添一笔改双蛾。”
太平欢乐图册.鬻蚕于市(清·董棨)
1928年,吴县建设局、吴县农民协会在光福迂里村成立养蚕指导所。1931年,吴县第三区蚕桑生产运销合作社联合会在光福迂里村永安桥西堍成立,这里是江苏省省立女子蚕业学校种桑、育种、养蚕的基地之一。至今迂里仍保留“光福茧行”旧址,那是1937年私人开办,当年从上海购进的日本自动烘茧机,成为我国合作学社首个使用进口烘茧机的茧行,既解决了鲜茧的收购、烘贮,又改变了鲜茧历来由蚕农上土缫车缫土丝的做法,确保太湖丝的品质。当时,光福茧站共有四所,分布各处,1997年停止运营。
李海龙在太湖蚕桑文化中汲取养料,得到启发。未来十年,他要在家乡打造一个“非遗”与文旅相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建立一座再现太湖蚕桑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生态课堂,使吴中手艺扎根发源地肥沃的土壤。另外,还将继续带着他的手艺走进全国各大高校,为“非遗”有序传承作出表率。
手工艺越传统越动人,传承从前,存活当下,走向未来,是“非遗”传承人的情怀担当。传统手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华夏文明的载体,是我们与儿孙沟通的纽带,将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李海龙把曾经的皇家御用变成百姓身上衣,再织姑苏繁华“吴罗”梦,续写了丝绸之路今生的传奇!
(文中部分照片由梁龙拍摄、资料图片由吴眉眉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宋商品经济繁荣:浅析南宋纺织业在生产销售上的一些新变化
盛泽名人----郑蘅
中国丝绸博物馆看龙袍
【名物】老官山汉墓蜀锦织机 名扬丝绸路 花重锦官城
蜀之美锦 妙绝天下
细丝的柔软铺就历史 --记苏州丝绸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