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城名医施今墨学术思想介绍

祝肇刚

按:施今墨初年追随黄兴革命,民国成立后退出政坛悬壶济世,成就一代名医。

一、力倡中西医结合。略。

二、提倡八纲辨证应是气血、表里、虚实、寒热,而阴阳应为总纲。认为原八纲辨论证中无气血辨证实感欠缺,病证无外感、内伤,无不侵及气血,不辨气血,施治不能确切。

三、运用“对药”,如布阵用兵。施先生于临床治病,处方中经常双药并书,或一气一血、或一升一降,或一寒一热,或一散一收……纵横捭阖,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尝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明辨证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不知医理,即难辨证,辨证不明,无从立法,遂致堆砌药味,杂乱无奇”。门婿祝谌予曾于临床中收集药对百数十对。命之,施今墨药对”,后学吕景山再整理为《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统观施先生对药,皆取自于古方之精华,如:“桂枝汤” 之桂枝配白芍;“小柴胡汤”之柴胡配黄芩,黄芩配半夏;“桑菊饮'之桑叶配菊花等等。可谓善采百家之长。

四、擅长妇科,重视“冲、任、督、带”。施先生说:“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而任、督二脉,一在体前,一在体后,上下周循,关系至切。带脉者环腰一周与诸经脉均有联系,各经之伤,皆能影响带脉”。若血气不充,经水不至,谓之:无水不能行舟。不可用攻破峻剂,而宜用大量养血培补本元药物,如鹿胎膏、紫河车及诸胶之属,血盈则经自至。月经诸病虽是血证,然不能单纯治血,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血相关极切。妇女生育,本为生理机能,若婚后久久不孕,如非男子有病,则需查妇女子宫、卵巢,是否有异,审其因,导其源,治之明难。

五、治外感病注内因。于外感,皆认为分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注重外邪性质。施先生说:“辨证法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治外感病不能只查其外因。也要明确机体的内因。外感风寒、风热、风湿,仅仅强调了外因。更应明确感冒之所成主要在内因,也就是机体内部有热才易外感。机体内部平和,就不易感受外邪。所以既要辨别外感何种六淫之邪,更要清化内热。不只解表,也要清里,创立七解三清、五解五清、三解七清等法,其目的为明确解表药与清里药的比例。验之临床,屡用屡效。

六、治慢性病以健脾补肾为大法。施先生认为各种慢性病都表现为脏腑受损。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既是脏腑受损,补其先后天即是治其根本。在症状极为复杂,几乎五脏六腑都有病症表现,如何施治难下决断时,采用补脾肾之法,几剂药服下,次要矛盾消减,主要矛盾则会突出,究竞何脏何腑受损即表现无遺,然后辨证治疗,病即痊可。

七、治疗胃肠病,专立十法:温、清、补、消、通、泻、涩、降、和、生。

1.寒宜温,胃肠喜温而畏寒,常用药如干姜、吴黄、附子、肉桂、刀豆子、肉豆蔻、香附米之类,良附丸、理中汤等,均属习用。.

2.热宜清,胃中实热,必以寒折。三黄石膏汤、龙胆泻肝汤可用,竹茹亦常用。

3.虚宜补,健补脾胃。常以四君子汤化裁,柴胡,升麻。升清阳以益脾气,补脾不宜过用补气之药。以免气滞堵闷。

4.实宜消,食积不清,必与消导,保和丸为常用之方,佩兰,菖蒲、代代花有醒脾健胃助消化之功。

5.痛宜通,凡胃肠部疼痛,宜用通气活血药,正气灭香散、九气钻痛散实为常用。

6.腑实宜泻,可用诸承气类或番泻叶等。肠枯津少则宜润燥益津,肉苁蓉、当归、晚蚕沙、皂角子常用,自拟方“上下左右”(苦桔梗、 炒枳壳、桃杏仁、薤白头)理气通便而不伤脾胃。

7.肠滑宜涩,常用石莲子、诃子肉、五倍子、苍术炭等,滑泻不止用米壳但不可久用。

8.呕逆宜降,胃以下行为顺,常用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并配用藿香、佩兰等。

9.嘈杂宜和。脾胃不和,宜用辛开苦降之法,吴黄配黄连,黄芩配半夏、寒温并用,脾胃和,嘈杂除。

10.津枯宜生,脾胃津枯,食欲亳无,有曰“胃呆”。宜养阴生津、洋参、石斛、生谷芽、内金、荷叶、绿萼梅均可习用。叶天士之乌梅肉伍木瓜,临床用之甚效。

- 全文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施今墨中医学术思想概述
【京城名医】衷中参西,理真术效——记“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
湖南名医李介鸣用旋覆代赭汤合理气化浊消食导滞药治呕吐案研读
(12)《伤寒论》第八十七条解密
益气升清话“补中”
【换个角度学中药】桂枝 名医重剂中药使用经验 临床中药大剂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