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至味生情——文人与杨梅



好东西,总能让人回味,甚至触情,比如这句耳熟能详的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读到后面,心头是否涌出一丝酸楚冷意?如此便是好的艺术作品,就像这盘杨梅,初尝觉甜,余味含酸,无此悠韵,便觉寡淡轻薄,教人如何情牵于它。此正应宋人《咏杨梅诗》中所言:『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



品味佳果,仅求甜适,只是让自己沉溺于简单、表象的美态之上,绝无境界可言。寻求到深处的真滋,方可见品味之高度。难怪唐人司空图有言:『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清《亲斋诗话》中便以桃味说诗韵:『诗要脱俗,须于学问之外,仍留天趣为佳。如美桃熟至八分,微带青脆甘酸,此为上品。若至十月中旬,肉如烂酱,一味甜俗,不足当知味者品题矣。』




杨梅的微酸滋味,不止藏于诗境之间,也蕴含在人生情怀之中。明余姚进士孙陛曾叹:『旧里杨梅绚紫霞,烛湖佳品更堪夸。自从名系金榜后,每岁尝时不在家』。入朝为官后,珍馐美馔自不可少,但最让他追忆的味道,却是往时家乡中最为寻常的杨梅。





清人杨芳灿亦有词《迈陂塘·杨梅》:『闲销署,露井水亭清坐,不须料理茶磨。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谁饷我?况消渴,年来最忆吾家果』。『露井水亭』、『料理茶磨』,清凉之功,却不及杨梅一颗。我们今日纳凉避暑的方式,自然先进不少,但内心的燥热几难平复。也许只是儿时最简单的一根冰棍,最寻常的一颗水果,反而是最有效的清凉散。



观此诗词,忆起往日,口中仿佛略过一抹杨梅的微酸。




| 文:文人空间 |

| 图:文人空间 陈枰光 |

| 空间:紫东草堂 顾炫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若无情趣,何谈生活
人生最美是洒脱
会吃,是福
闲适,是最大的清福
饮食男女/诗说杨梅/怡 人
文人空间·肆|重新认识,明式家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