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大连11岁女孩被害案引发的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讨论

#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如何破题#,#大连11岁女孩被害# ,#初中老师教室遭学生殴打入icu#

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必须手段,有事前预防和事后追责的作用。要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首先法制教育要跟得上,其次,法律本身也要有威慑性。事后追责是司法和执法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发生了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事件,多数都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保护超过了正常的关爱限度,无限度的包容、包庇、纵容,甚至因为孩子被老师批评和常规的惩罚,家长都要兴师动众找老师和学校大闹一番。然后学校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也比较浅层,止于简单的说教,而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

再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不敢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惩罚,都要说好话哄着,美其名曰,好的教育就应该多鼓励赞美孩子。教育主管部门也因为怕家长找麻烦,所以一出事就总是站在学生和家长一边,不管什么原因,批评惩罚学生的老师都会受到惩罚。这也是使得老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的原因之一,学生越来越不懂得尊敬老师。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宗旨是教育为主、惩治为辅,几乎没有威慑性,所以即使是学校做了法制教育,作用也不大。

现在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信息流通快速而广泛,影视、游戏、文学等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生活物质也越来越优越,未成年人从心理到生理都表现出了早熟性,换句话说就是“成年”的年龄已经比以往提前了许多。那么,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年龄界限理应往前调整。

当然,法律只是手段,不是本质。本质还是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要并重,甚至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还要重要,父母的三观和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刻的。

尽管如此,

第一,如果《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惩罚方面没有威慑性,那么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有必要把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提前,比如超过12岁就属于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范围。

第二,不仅要下调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还应该针对家长的监护责任进行重新规定,对未尽好教育监管,而导致的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必须承担连带责任,这个责任不仅仅是民事责任,而要上升到刑事责任。

第三,有必要建立分级惩罚措施,依据案件的具体性质,分级判定,不能以年龄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唯一标准。

第四,虽然恶性未成年犯罪在整体比例上还算极少数,甚至被认为一些专家和媒体认为是极端个案,不具有代表性,但是也正因为现在还是少数,才更要及早防患于未然,难道要等到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成为多数的、普遍的现象时,才去匆匆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吗?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学生被欺凌后,老师开了一场班会……
是谁把年轻优秀的女教师逼上辞职的绝路
应该交给教师的, 是惩戒权|教师|学生|戒尺
张广祥:又闻学生杀老师
贾也|花季少女被同学奸杀案:保护了未成年人渣,谁来保护未成年受害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