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沂驴友最值得去的地方,你去过几个?





                       
                       

多姿五彩山 甜美黑山安

        樱桃种满山谷,黑山羊是这里的名吃。黑山安村位于沂南县双堠镇。黑山安取平安之意,原为黑山庵。村内有一处尼姑庵,因此而得名。 

        从临沂市区沿205国道驱车约1个小时到达沂南双堠镇,再辗转20分钟山路,就到了五彩山下的黑山安村。

        黑山安最有名的是红色的樱桃,在黑山安村的主街两侧,樱桃买卖非常热闹。从黑山安往山上走,路边也是隔个几百米就有一串买樱桃的,即使到了山上,仍然有刚从家里摘下来上山卖的。

         764.8米,沂南最高峰。五彩山植被茂密,山势连绵。除了盘山公路,一切都还是自然的模样,在盘山公路上还能看到被雨水冲下的石头。

        黑山安,五彩山,只看一隅,便知“大有可观”。 


 山水间凤落院

        山水之间的村落,有山、有水库。凤落院村位于沂水县诸葛镇西南11公里处。相传明朝中叶,郭姓始居成村。继有曹姓自曹家营迁此。村以三面山岭环绕,西邻会仙院,南临跋山水库,村处地形像凤凰,取名凤落院。

        从沂水县城沿省道S236北上至诸葛镇再沿省道S332南下,约三四十分钟车程,就能到达凤落院村。

        山路弯弯,参天大树。

        凤落院的山路蜿蜒起伏,大树郁郁葱葱,像原始森林般把阳光挡在了外面。

        山水间。一边有水,三面环山。

        凤落院坐落在群山环抱之间,唯有南边是开阔的水面。

        跋山水库、大跋山、金牛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绿树成荫,红瓦白墙。

        村庄三面的山上有几条绕村山路,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山路两边和中间都是绿油油的,为了保持好生态环境,村里严禁放牛羊,只能圈养。

        绿色的山、绿色的路、绿色的田地、绿色的杏……绿色是目前凤落院最浓烈的色彩。 


 淳朴安口

        这里有杏、有板栗、有葡萄、有石屋还有建在树上的木屋,有淳朴的老百姓,有还在转着的石碾。安口村位于蒙阴县桃墟镇。 清初建村,坐落在一山峪狭窄处,因附近有山像马鞍,故名鞍口。后演变为安口。

        安口村位于蒙阴县桃墟镇驻地西南6.3公里。

        安口村辖安口、大车路、郭家沟、臻子崖、窑货沟5个自然村,分别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金水河两岸的山峪之中。

山山绿化,遍地果园。

        这里民风淳朴,仍然保持着很多以前的劳作方式。路边的院子里,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正在很顺溜地推着磨。

        群山中,碧水边。难得一见的美丽山村。 


 安静燕窝

        燕窝村位于蒙阴县岱崮镇驻地西北1.5公里。辖燕窝、下龙汪、站崖根、南岭、神山5个自然村。

        这里有岱崮地貌,满眼望去各式各样的崮让你看个够。燕窝村位于蒙阴县岱崮镇。相传明末麻姓自沂水县来此建村,因村东石崖上有石洞似燕窝故取名燕窝。

        燕窝村东侧有个卧龙崮,卧龙崮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宛若长龙。

天文台,仙狐楼,棋盘石。

        神秘的六个巨大圆环,分布在卧龙崮顶上,据考古专家考证,与天象有关,可能是古代的天文仪器。

        在天文台东南侧20米的悬崖处,有大片悬崖开裂外张,缝隙纵横,缝密幽深。相传有狐仙居住于此。

        再往南边还有古寨遗址,汉代时的象棋盘石,碓臼和石闩。

山清,水秀。

        从卧龙崮顶向西远眺,连绵的崮山层层叠叠,俯视近处,在一片绿色间红瓦点点。这里是重要的水源地,在村里,有几处地方,常年冒着清泉,泉水冬暖夏凉。

        红山羊。在河边,在山上,经常能遇到静静吃草的羊群。但,不是所有的羊都是红山羊。红山羊就像这里的崮,不可或缺。

        崮、红山羊,还有一样,蜜桃。

        这里还是蜜桃之乡,7—10月来燕窝吃桃吧。 


世外李家石屋

        李家石屋村位于蒙山旅游区管委会柏林镇。相传,最初有李姓一家在此居住,建有石屋,故名李家石屋。现在已经变成景区,古朴的村庄勾起人们的乡愁。广固尧是已知临沂唯一一个没有通电的自然村。

        李家石屋村位于蒙山旅游区管委会柏林镇驻地东北方向11公里处。沿着不宽的柏油路蜿蜒上山,跨过河道,车子驶上了坚固的石板路。石板路顺河道而建,盘旋在群山之间,河道渐渐变成峡谷。

         穿过几个山村,冲上一个陡坡后,车子停在了石板路的终点——李家石屋村。村子依山势而建,村舍分布在峡谷的两侧。

         “广固尧”保持着最原始的风貌,房子、院墙都是石头建造的。电没有通到“广固尧”,屋里靠点煤油灯照亮,这里几乎没有现代文明的痕迹。  


花开大山空

        大山空村位于临港经济开发区坪上镇。清代光绪年间,薄氏自山底村迁入,落村于大山和小山两山之间的空里,故名大山空。

        晶莹中微微泛红的小花挤满山村,瓦屋前,院落中,小路边,梯田上……恍若仙境。

        三山环抱。东边大山,西边小龙山,北边横山,中间空着的地方,红瓦白墙错落,就是大山空村了。

        大山空的樱桃花、杏花开得最美。晶莹中微微泛红的小花挤满山村,瓦屋前,院落中,小路边,梯田上……恍若仙境。

        “牛头狮子,玉皇顶;三页瓦子,苏石顶;葫芦把子,屯子顶;大布谷崖,小布谷崖……”当地村民总结的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大山和小龙山上的石景。

攀大山而上,在一处巨大的石壁下。约有20多米长的石缝中,100多平方米的石洞隐藏其中。据村民薄怀招介绍,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是八路军用来转移伤员、藏军资的地方,当地人称“二所”。

        “这地方羊肉香,”一位来此赏花的游客说。不光羊肉,村里的“农家乐”还有草鸡、栗子、花生……味道正。

        “四月八,樱桃掐”,三月来看樱花开,到农历四月八,就可以来摘樱桃了。


 
水润椿树沟

       椿树沟,位于蒙阴县垛庄镇,属于黄姑庵村的自然村,据当地人介绍,1668年时就有历史记载。由于村子建在山沟之中,村中椿树较多故名椿树沟。

        椿树沟的水不能说是最清的,但是在临沂境内,还没见过更清的。

由垛庄镇沿山路向南行驶16公里,转过几座山,扎进山沟茂密的树林中,看到有水流,就到椿树沟了。

小桥流水。

椿树沟村散落着有十几户人家,大多在山涧水流的两旁,山路弯曲地盘在山沟之间,为了让泉水流的通畅,连接各家门口的道都修起了小石板桥。从山上汇聚与此的泉水使这里常年流水不断,从家中就能听到哗哗的声音。

村里有一个传统,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左右,家家户户磨糊子、烙煎饼,这里的煎饼以玉米和小麦为主,玉米中加上地瓜,小麦中加上豆子、花生和南瓜,煎饼既薄又香。

从椿树沟往山上走,能到望海楼,据说,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大海。 


环水黄沟

        位于费县梁邱镇,清代康熙年间建村,村子坐落在黄山北侧的山沟里,且山沟的土质呈黄红色,故名黄沟。 西靠燕山,三面环水。

        黄沟村像一弯弦月环扣在山坡上,村里的石头房大都保持着古朴原始的老样子。

        岸边,停靠着很多只小船,这些船是村民用来往返水库东岸和北岸的。

        在村子东北角,有一座无梁殿,在战争期间遭到破坏,仅留下了刻有花纹的断壁残垣和几座记载修缮的石碑。村里人介绍,在建水库之前,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这里赶庙会,好不热闹。无梁殿前的一大片空地,就是当年的戏台。

         黄沟村周围的山上栽满了枣树,山上枣树结的红丹脆枣特别甜,等到中秋节,来黄沟吃甜枣。  


油篓千树雪

        油篓村位于平邑县郑城镇东北4公里。明初建村,因东面山下有一山泉形似打油的油篓,故名。 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梨花,并且只有梨花。

        油篓村依山而建,西邻昌里水库。

        从郑城镇驻地来到油篓,远远望去,山坡上有几排崭新的楼房,走近楼房的北面,错落有致的红瓦石墙高高低低地镶在山坡上。

        从村中央向南,巷子里几棵梨树开出洁白的花,越向南走,梨树越多,将出村子,南边已是千树雪……

        一条蜿蜒的小路盘山而上,到达山顶,圆形的蓄水池中,清澈碧蓝,倒映着四周的9座山崮,当地人称九顶莲花山。

        从山顶向南望去,石峰间的“观音”惟妙惟肖,即称观音山,从九顶莲花山到观音山,山坡上亦是片片雪白。

        在油篓,要么绿叶,要么梨花。 


春色九间棚

        九间棚村位于平邑县地方镇。清乾隆六年,有刘姓夫妇逃荒至此,砌石为墙,渐将一棚分为九室,故名九间棚。

        九间棚村位于平邑县地方镇。清乾隆六年,有刘姓夫妇逃荒至此,砌石为墙,渐将一棚分为九室,故名九间棚。

        最美丽的季节来到这个很有名气的村庄。桃花、梨花、苹果花……都开了。从九间棚向山下望去,满山桃梨,满目春色……


透明崮

        路线:由沂水县城沿S335向西30公里经夏蔚镇驻地向北14公里即到。

        透明崮村位于沂水县夏蔚镇,相传清道光年间,贾姓自费县大柳行庄迁沂水西乡下薛庄,后迁此。因村处透明崮西侧的洼地里,故名透明崮洼,后简称今名。

        崮的中间是透明的,不仅透明还透风透气,绝佳的避暑之地。透明崮村位于沂水县夏蔚镇,相传清道光年间,贾姓自费县大柳行庄迁沂水西乡下薛庄,后迁此。因村处透明崮西侧的洼地里,故名透明崮洼,后简称今名。

  

清凉小崮头

        风电、梯田、羊群、绿树、清泉、水库,一个藏在群山中的村落,原始、古朴,又环保。小崮头村,位于沂水县沙沟镇,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村处对崮山西的小崮顶下,得名小崮顶,后改称今名。

         小崮头村坐落在南面的山坡上,李家旺、红土峪、潘牛场、李家前铺等自然村散落在周围的山峪中,平均海拔400米以上,温度比外界低4-5℃。

连绵的山脊将小崮头围在中间,沿路登上山脊,俯瞰山谷,茂密的树林中露出红砖红瓦。

        白色的风车沿山脊排列着,缓缓旋转,环绕着村庄。

        村东边,山上的泉水汇聚成河,后来建成了小崮头水库。水库中平静的水面上,偶尔跳出一条鱼,远处的小崮顶倒映在一片涟漪中。 


 燕峪寻草原

        路线:沿G327至万平线,由万平线向东北至蒙山万寿宫,继续沿路向东南方向3公里至石河村,由石河村向北5公里至张里庄村,向东过石桥,沿石板路一直向北1.8公里即到。

        燕峪村位于蒙山旅游区柏林镇。

        仙家楼、天蒙顶近在咫尺,龙门框威风凛凛,挂心橛子就在不远处,石头成双成对……这里处于蒙山深处,山上长满了草,是长在山谷中的草原。燕峪村位于蒙山旅游区柏林镇。原名鸳鸯峪,因村中鸳鸯石得名,由于当地人常把鸳鸯的“鸳”说成“燕”音,后演变为燕峪。

        鸳鸯石,就在村里的路边上,据说这里的石头大都成双成对,石头下还可以避雨、乘凉。然后是老槐树,粗壮的树干仍显苍劲。

        沿着燕峪沟向北,仙家楼、天蒙顶近在咫尺,沟底东侧的石头也不停变着颜色。到达龙门框,两座山从这里起头,看上去威风凛凛。

        从龙门南梁登山,穿过松林,脚踏黄草,直到平顶湖。从平顶湖环看四周,满山尽是黄色的草,“这里就是大草原”。 


老龙潭  聚宝崖

        路线:沿S234至蒙山旅游区桃常线,沿桃常线向西南1.2公里至龙凤峪村,继续向西1.4公里至老龙潭。

        聚宝崖,蒙山最大的单体巨石,常有艺高胆大的驴友挑战聚宝崖。老龙潭,从来不干的水潭,据说有龙王在此……    从老龙潭,位于蒙山旅游区云蒙办事处,属龙凤峪村的自然村,因村西有一老龙潭而得名。

        山不在高,难上才行。

        据说,老龙潭有一块蒙山最大的巨石,常有艺高胆大者沿巨石登至山顶。

巨石,当地人称聚宝崖。

        相传,巨石下曾住有一人家,每月初一、十五巨石上各掉下一块银元。

聚宝崖下至今还能见到凿有石臼的石头。

        聚宝崖西侧的大天崮,崮顶东端的山口当地人称“风门口”,山南坡上的石头被风吹得如刀锋般。

        下山,溪流逐渐汇聚成一汪碧绿的水潭。这里的水从来不干,天旱了,村民就来老龙潭的龙王庙求雨,求3次,必下。  

 

大寨沟,天台山

        大寨沟,位于费县大田庄乡。属于五圣堂村的自然村,因村西天台山上建有山寨名大寨,得名大寨沟。

        山顶曾建有山寨。至今能看到十几间石屋的遗址,刻于大清同治年间的石碑记载了曾经住在寨上居民的姓氏。从天台山顶向西望去,几座山峰秀丽挺拔,朝阳洞就在其中最高的山峰中,仔细看甚至能看清洞口的轮廓。 


大汪

        方位:费县大田庄乡东北7.3公里。最高海拔985米。 路线:沿汶泗路至南张庄乡,向北沿山城公路7公里至马田公路,向西4公里至五周路,向北3公里。

汽车沿山路开到哑口,徒步林中小路约1公里到达大汪。

        大汪,无水。而是对一片石海的美称。

        爬山虎缠绕在巨石和崖壁上,叶子由绿变紫,由紫变红,层层叠叠,说不出的美。

        向上,站在近千米的山顶,正好能看到大汪,锋利的石头,从一团绿荫中冲出,石尖上带着一些红色。

 

营子洼 

         方位:平邑县铜石镇西南7.6公里。路线:沿G327至铜石镇,沿铜枣线向西南6.6公里至北张里村,向东南沿山路3.7公里,最高海拔430米。

         进入营子洼村的山路窄而崎岖,这个不容易到达的山村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全村人都姓许。

         第一个山洞位于村南的营子顶半山腰,传说洞内有9条小龙,现在洞壁上还能隐约看到“龙”的形象。
         第二个山洞位于村东鸡头山的峭壁上,相传唐朝名将胡敬德在此洞住过,取名胡家洞。
        胡家洞在20米高的石壁之上,洞内寒气逼人。洞中有多洞,有的通山顶,有的走一里仍不到尽头……

  

各地驴友必征之地--临沂刀山

         刀山位于蒙阴百花峪东南,西东走向,两侧山壁如削,怪石林立,行走如刀刃之上,故有刀山之称。岩石多为太古代火沉积岩与后期花岗岩相套,少量浸入岩体。由于地壳运动,从谷底到山脊,山体多呈斜直条结构,山梁也因此被切割成阶梯状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几个山头。刀山有大小六座山头,驴友美其名曰六姊妹山。幺妹相对独立,为缓坡小山,又叫小刀,向上山势陡然险峻,五至二妹为中刀,大妹为主峰圈门峰,海拔945米,是为大刀。

         驴友总结,小妹温柔,正好热身;五妹陡峭,小试身手;四妹刚烈,只好绕过;三妹峻秀,穿行石;二妹险峻,手脚并用;大妹峥嵘,虎口拔牙。刀山整体山势崛峨,绝壁如削,怪石突兀,直插云天,为驴友魔道,许多地方需借助专业设备方可通过,否则只能小心绕行。“不走刀山,枉为驴友”,经过刀山这刀尖上舞蹈的磨砺,才可称为真正的驴友。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树发芽了,花开好了,一起去爬山看山清水秀吧!

图文:综合爱临沂网最美乡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阳历五一作
椿树沟.庚子七月初一
辽宁省内千米峰名录
西股记事
大连的山
大连100座寺、庙、观名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