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門傳承-以心印心
法門傳承-以心印心

自古以來,法脈傳承皆乃「以心印心」,而法門欲得傳承後世,為方便相授之故,方乃將經歷記錄備存,以文字累積其意,再傳承大意,但個中奧妙之處卻非文字所能記載完備。

再者法脈傳承,常因遷移或因求法,而有同文異義、同義異文,更有因種族國度之不同,必須將其相關法義,互相翻譯。

換言之,當手中得到一本經書或許已非當初之文字及義意,然而為方便其傳承,亦無可厚非,孟曰:「不求甚解,但得其義。」文字中不必刻意去求解其意思,僅須大致上知悉其內文涵意便可,因為「法門傳承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行者若是常依經解義、依文解經,將落入文字障礙中,更落入所知障礙中,因為各家各有其法門,各宗各有其解釋,各人有各人之意思所在,法門萬千,而其意義卻有如恆河之多,文字雖僅一、二,其解釋卻有百千。

是故,修行法門,必須用心去體悟,不可執著於文字中,因文字將存入潛意識中,恐怕成為所知障,前面所得之解釋,與後面所得之意思不同,便蒙受其障礙,欲使別人之解釋,接近自己所知之意思實在有所為難,唯有進德修業,深入經藏之中,方能智慧如海。

行者當知,佛說之法如指甲上土,未說之法如大地土,此言佛早有明示,可於坊間觀察便能証實;法法各有其宗,各有其悟,各有其義,適者聚之、合之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童子雕篆觀可耳。。。。。閒談《童大年四種印譜》
名身、句身和文身
生命铭印期
《般若心經贊》鈔記
“佛系”修炼手册,适合90后与90年代
“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