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雷池
雷池有狭义上的小雷池和广义上的大雷池之分,狭义上的雷池仅指泊湖。泊有停泊之意,泊水的地方,积水成湖,积水成池,顾名思义,泊湖因名。泊湖又为什么称雷池呢?地方方言,雷有大、众、多、猛、强多方面的含义,如方言雷事、雷里雷堆和成语雷霆之势等。因此把泊湖称雷池就是这个意义。宿松两大水系之一的凉亭河经程岭直入泊湖,随着历史的变迁,泊湖泥沙沉积和湖滩围湖造田,今泊湖(俗称小雷池)的实际总面积仅272平方公里,宿松所占水而积约近40%,位今高岭、程集、许岭、下仓和长铺等5个乡镇之间。泊湖东北与太湖的大石、徐桥等地和望江县的团山等地以及华阳河农场接壤,湖水向南自发流入望江县,经望江县的杨湾闸、华阳闸,山雷池口入长江。广义上的大雷池即凡是能与泊湖相连相通的湖和水并统一经望江雷口入长江的都称大雷池雷水。泊湖北纳宿松凉亭河水,西接大官湖、黄湖,通过筑墩长河与龙湖、龙湖、今县大河等诸水相连成大雷池。

《太平寰宇记》云:“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界流入,自发源入望江县界,东南积面为池,谓之雷池。”《一统志》云:“雷水亦曰雷池,曰大雷江,曰大雷口。今名杨溪河,西北(宿松)源出湖广蕲州黄梅县界一一曰三溪河。'又云:“雷水亦曰雷池,是名于此定,非必别有雷水入之,其委以雷名,则其源亦以雷名耳。故《寰宇记》皆先举其名而后溯其源,但此水所潴逾数十里,非止一县之水流入,源在宿松者,则朱氏记为得其祥。”《朱书泊湖营汛记》曰:“泊湖,古雷池。孟宗为雷池监是也。水有两源,北源出宿松县之严恭山,东源合太湖县诸水,又东合荆桥水经程岭月山入泊湖。”


今大雷池雷水.水域面积为833平方公里,宿松占其近三分之二,史上雷池占有重要军事及交通位置,《晋书·庾亮传)有无过雷池一步之说。《一统志》云:东晋(公元328年)祖约与苏峻作乱,………….屯乓于泊湖西(今许岭、程岭一带)马头山.依倚两岸设雷池监.大雷戌、泊湖营等行政及军事制。今石庙咀和别石咀湖滨仍有雷池监遗址残留,大桥口东边湖水涸时,犹见刻有'大石门’的桥石。康熙三十五年,抚宁张公为江南上游按察使.于康熙到三十六年在泊湖南宿松之李黄、青囗设雷池戊(属潜山营)雷池戊台址高五尺,构瓦房五间,敌楼一座.悬鸣金于楼上,兵12人,有舟船张绿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雷池在哪里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由来
雷池及雷池文化
安庆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雷池赋】◎刘富强
泊湖记 | 金国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