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和国电影明星】张圆

  


 
                      
 


   张圆(1926-2000),河南卫辉人,原名张祖泽。著名电影演员、导演。
   1926年12月22日在河南省汲县出生。父亲在二十年代曾作过几任县长,后赋闲家中,经济状况日渐拈据,只得靠卖字画维持生活。她八岁时父亲病故,家庭的生活要靠亲友周济。她勉强念了四年书,终因家中经济困难而辍学。从此,她在贫苦狭小的家庭圈子里,心灵上笼罩着苦难的阴影。小时,她在姐姐家中经常读到《戏考》等杂志,使她对戏剧有了粗浅的了解,艺术的种子在她幼小的心灵中萌动。待年龄稍长,偶尔有机会看到京剧和电影,更唤起她对戏剧艺术的热爱。
   1949年初,在苦难生活中挣扎的张圆迎来了解放。党的阳光照亮了她的生活道路,展示着大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美好前程,多年的夙愿变成了现实。这年5月,她考入华北大学第三部学习,因病休学后于本年10月又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普通科,攻读表演专业。1950年底,又入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演员系(后改为北京电影学校)。
   在学习期间,她积极参加土地改革等社会活动,通过学习革命的理论,思想觉悟不断提高,这对她树立革命的人生观、艺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她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着深厚的爱,对电影艺术创作充满着无比的激情。她克服当时文化水平较低的困难,白天听课,晚上抄笔记,抓紧时间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在学校和老师的严格训练要求下,她刻苦学习,钻研表演技巧。无论是做小品,还是演一出戏的片断,或是在独幕剧中扮演一个角色,她都严肃认真地作好准备,因此她能作到进戏快,把握人物较准确,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一段学习,为她以后从事演员工作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1953年毕业后,张圆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1955年,她参加了故事片《祖国的花朵》的拍摄工作,第一次走上银幕,创造了少先队辅导员冯老师的形象。接着。在《沙漠里的战斗》(1956)中饰张珍,《地下尖兵》(1957)中饰地下工作者孙莹,《徐秋影案件》(1958)中饰国民党特务邱涤凡,《水库上的歌声》(1958)中饰记者张虹、《船厂追踪》(1959)中饰安全组长,《探亲记》(1958)中饰中饰赵玉书。
   1958年她被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曾在影片《笑逐颜开》(1959)中饰家庭主妇何慧英,《羌笛颂》(1960)中饰红军组长董永贞,《炉火正红》(1962)中饰工程师年凤仪,《兵临城下》(1964)中饰地厂工作者杨玉芳,《景颇姑娘》(1965)中饰李医生,《雁鸿岭下》(1966)中饰青琥妈。同时,她在话剧舞台上还塑造了《记忆犹新》中的女记者,《党的女儿》里的玉梅,《孔雀胆》中的阿盖公主,在《家》里也担任了角色,都给人留下了较深印象。另外,还参演《寻爱记》(1957)、《宝山之歌》(1958)、《东风》(1958)、《特快列车》(1965)等影片。
   张圆的表演以淳朴细腻、生活自然见长,且戏路较宽。表演中她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善于挖掘人物内心活动,追求艺术的真实。在《地下尖兵》这部描写北京解放前夕,我地下工作者斗争生活的影片中,她把孙莹的英勇机智、朴实无华的崇高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得准确、深刻;在《徐秋影案件》这部描写解放初我公安战士侦破国民党特务活动的影片里,她把女特务那种表面伪装善良友爱,实则阴险狡猾的反动本质揭示得也很生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反面人物脸谱化、概念化的模式。在《笑逐颜开》这部描写我国广大家庭妇女,摆脱家庭生活羁绊、走向社会的影片中,她出色地塑造了一个温柔贤惠、朴素善良,既能料理家务又能处理好家庭矛盾的新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何慧英。
                     



   张圆很重视深入生活,表演严肃认真。当她接受在《祖国的花朵》影片里担任辅导员冯老师这个角色时,曾利用三个多月时间生活在小学教师中,同少先队辅导员一起学习、工作,努力体察老师和孩子们的思想感情。拍戏中还与小演员们建立了较深厚的师生情谊,至今有些当年的小演员仍同她保持着创作友谊。在《沙漠里的战斗》这部影片中,她为演好女技术员的角色,曾到地质学院和大学生一起上课学习,到参加劳动;为了学习骑马,她不顾多次从马上摔下的伤痛,顽强训练,终于掌握了骑马的本领。这都可看出她对待艺术创作的刻苦精神。
   “文革”期间,张园中断了银幕生活。由于形体变化,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电影创作事业的需要,她利用多年拍片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自1975年改作副导演工作。担任拍摄故事片《熊迹》(1977)、《谁戴这朵花》(1979)的副导演。1979年导演了故事片《红牡丹》(同薛彦东合作)。她与于彦夫联合导演的影片《16号病房》(1983)、《黄山来的姑娘》(1984)、《鸽子迷的奇遇》(1986)、《陆军见习官》(1987)、《中国的“小皇帝”》(1987)等影片。
   2000年8月10日,张圆因病去世,终年74岁。
            



   张圆丈夫于彦夫(1924.2.1-2005.11.10),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他因执导惊天《创业》而名扬四海。于彦夫还是《芦笙恋歌》的歌词作者。他们1957年结婚,女儿张宜庄在童影厂工作,是文学部编辑。
                      



    张圆,1962年被评为共和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十六号病房》和《黄山来的姑娘》分别获文化部1983年、1984年优秀影片二等奖;《十六号病房》1984年获第七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鸽子迷的奇遇》1987年获第二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和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金章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旧影:惊险反特故事片《天罗地网》
细说中国第一代导演(作者:珺先生)
难忘反特故事片《黑三角》凌元演技棒 刘佳容貌美 李谷一歌声甜
故事片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
(中国影人)于绍康
??张石川:中国电影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