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儿子像娘,金砖砌墙”,其实说女儿的下半句,才是真正精髓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吃货新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俗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最早诞生于民间,又因为对于民众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作用,于是又被精英文化阶层中的人们所记录,史书上最早的一条俗语,便是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民人俗语云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
可见最早的俗语还有着神异怪诞的部分,不过渐渐到后来,俗语所讲述的,基本上都只是人们生活中的那一些细节,如与子女教育相关的“儿子像娘,金砖砌墙”便是如此。
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儿女出生的第一天起,为人父母的便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产生巨大的期望,只是具体怎样才能够让儿女成龙成凤呢?这是人们并不能够真正把握的事情,而“儿子像娘,金砖砌墙”便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
这里的“像”指的并不是容貌上的像,而是一种性格上的像,也就是儿子本身作为男孩,他的本性中就会拥有那一种刚强不屈的特质,凡事都想要去争个胜负,不会很温柔地去处理一件事情。而若是他在兼具男孩刚强的同时,还能够拥有像母亲那样的温柔,在对待他人时可以表示“服软”,那他就极有可能在事业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历史人物曾国藩的事迹来进行解释,曾国藩从小读书,尽管考了好多次科举才得以入朝为官,但是内心中却长期有着很高的傲慢,看不起其他的官员,他初次进入长沙官场的时候,看到其他官员也不打招呼,哪怕是遇到了什么挫折也“倔”挺着,不愿意向他人服软。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曾国藩在需要帮忙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他在整个官场上陷入了被动的孤立。曾国藩在无奈之下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苦读《道德经》,终于悟通了“夫柔弱莫过于水,而,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道理,于是再次回到长沙的曾国藩,姿态极为谦卑,这让他很快就彻底融入其中,最终练出了一支精兵。
曾国藩在长沙之所以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不过就是因为前者完全出乎男性的本心去做事,而后者则是因为他已经领悟了,如何让自己更好地生存,那一些母亲身上所具备的特质:包容、服软、坚韧等等,都已经融入了他的身体中,让他如鱼得水。
在“儿子像娘,金砖砌墙”的后面,还有着说女儿的下半句,其实这才是这句俗语的真正精髓所在,那就是“女儿像爹,吃穿不缺”,女孩子的性格中有着像父亲的部分,那就是意味着她在女性的柔弱之外,也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刚强,在面临大事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做判断与选择,而不是全部依赖于他人,这就让女孩子可以真正地去控制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生活。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俗语“儿子像娘,金砖砌墙”,其实下半句才是精髓,可惜少有人知
俗语“儿子像娘,金砖砌墙,女儿像老子,反穿皮袄子”啥意思?
俗语“儿子像娘,金砖砌墙”,下半句才是经典,做父母的不妨看看
俗语:“儿子像娘,金砖砌墙”,那么女儿呢?来看看老祖宗怎么说
俗语说:“儿子像娘,金砖砌墙”,其实后半句,才是精髓
古人云:“儿子像娘,金砖砌墙”其实说女儿的后半句,才是真正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