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话说“老泻残精,人穷寿尽”,后半句更是经典,人到中年要谨记
说起俗语,中国俗语就像一门民间艺术,源于生活实践,却又高于现实生活,这些俗语经过时间的更迭,不断发酵沉淀,最终酝酿成一句句饱含生活哲理的语句。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世事无常”,在变幻莫测的生活当中,以古为镜,方能知兴替。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唐朝一代名相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李世民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由此可见,只有从古人的人生经验当中汲取营养,才能够总结成败得失,避免重蹈覆辙!民间俗语就是我们了解古人人生经验的重要渠道,在农村老人的口中,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老泄残精,人穷寿尽”,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老”与“残”、“泄”与“精”并不是说让老人纯粹节欲,这种观点其实也是违背自然规律。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诫后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要肆意妄为,在年老的时候不要过度节欲。古人之所以强调“老泄残精”的危害,正是因为步入老年后各项生理机能的衰退,如果对自己的精和神不加控制还过度消耗的话,就如同机器一样老化了还强行使用最终只能散架了。
而这句话还有个更加经典的下半句,我们来解读这句话“少食壮火,自取其祸”。这句话说的是年轻人精力旺盛,身体素质很好,这个时候若是过度的进补,那么对身体而言,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年轻人本身火气也比较大,这里的火气不是说年轻人的脾气大,是说他们体内本身就比较热,这个时候若是在大量的进补,那么就会使得体内火气更大,整个人很上火。
我们经常说“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30年”,任何的补品都比不上运动来得实在。当然对于一些体弱的年轻人而言,适当的进补对身体还是有点好处的,因为这类人体虚,补品可以补气,刚好起到了互补的作用。
我们看书也是如此,从小到大一直是经典名著、儒学道经谨记在心,偶尔听一听祖先留下的民间俗语,同样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不可否认的是俗语作为民间文化,在这片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认知,给大家带来了借鉴。“欲知大道,必先学史”,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可以增加我们的智慧。至于要看什么书,才能收获到重多“金句”,收录了从古至今非常多俗语、名言的《增广贤文》,就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语句简练,通俗易懂。中心内容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谚语、俗语、对联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智慧,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不会跟别的古书一教教只来教你一些大道理,它的内容是对社会诸多方面的阴暗现象高度概括,并且将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摆现实,讲道理,谆谆教诲,让人不得不叹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老泄残精,人穷寿尽”,下半句更经典,老祖宗的智慧
俗语“老不泄残精”,下半句更有难度,年轻人难做到
俗语“朋友妻不可欺”,后一句同样经典,古人的忠告!
俗语:“笑贫不笑娼”,其实下一句才是经典,却十人九不知
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后半句更为经典,老祖宗观人智慧
古人忠告“男女授受不亲”,其实下半句更经典,你听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