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暑节气特点及养生提要



【歌诀】

大暑赤日炎火烧,

避暑乘凉静养好,

苦夏散步茶薷香,

熏艾防蚊防感冒,

瓜蔬豆粥禁生凉,

户外湿热防暑伤。

大暑时烈日炎炎,天气酷热,养生以静养为好。注意防暑降温,可多食用含薷香的茶或药膳;通过熏艾以防蚊、防感冒;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忌贪凉饮冷;选择散步、静坐等方式进行锻炼。

【节气特点】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722~24日,太阳位于黄经120°时。“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气候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褥暑;三候大雨时行。”

萤火虫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因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大雨过后会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据《1971~2000中国地而气候资料》数据显示,在30年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而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出现在8月上旬,刚好都是在大暑时期。

【养生要点】

起居养生

>>注意防暑降温

俗话说:

“大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时人经常会感到酷热难耐,潮湿闷热的天气极易引起人中暑。因此,此节气防暑降温是养生重点。中医理论认为,夏天暑气大,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主心,暑气伤人先伤于心,并有

“中暑者,中气虚而受于暑也”

的说法。暑湿之气乘虚侵袭人体,使人心气亏耗,导致中暑的发生。大暑时应注意室内降温,避免在烈日下曝晒,注意劳逸结合以防中暑的发生。

除此之外,也可常食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药膳,如清暑祛湿茶、蕾香叶粥等。清暑祛湿茶的做法是:

准备鲜扁豆花、鲜荷叶、鲜玫瑰花各20g,先将荷叶切成细丝,与扁豆花、玫瑰花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煎成浓汁,加适量冰糖后饮用。

霍香叶粥的做法是:

将鲜霍香叶20g煎汤待用;将100g粳米加水煮粥,待熟时加入煎好的霍香汁,即成霍香叶粥。

万一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中暑者移至通风处体息,并给予淡盐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饮用。也可用风油精把手涂湿或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八处,直到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

>>熏艾防蚊防感冒

艾叶性味辛苦、温,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之功。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等有不同程度杀灭作用,对腺病毒、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艾叶烟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实验研究表明,每平方米而积取艾叶1——5g进行烟熏30~60min,即可对居室起到消毒杀菌作用。除此之外,熏艾还能防蚊驭虫,可使人免除夏季被蚊虫叮咬之苦。

饮食养生

大暑节气暑湿之气较重,人易出现食欲不振、肚腹胀满、肢体困重等现象。饮食方而宜多吃燥湿健脾、益气养阴的食物。可用橘皮10g(鲜皮加倍),加适量冰糖,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常饮可起到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

大暑时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在饮食上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外,还应多食用益气养阴的食物,如山药、大枣、蜂蜜、莲藕、百合等。鸭肉也是大暑时节进补的佳品。民间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因为鸭肉性凉味甘,能

“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嗽息惊”,

是大暑时不可多得的滋补上品,甚至被古代医家称为“妙药”。大暑时吃老鸭,可“阴虚不见燥,阳虚不见冷”。

大暑时节还应谨防“因暑贪凉”。明代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这是告诫人们在酷热的夏季,在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因为天气炎热时人体出汗较多,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机体最易受外邪侵袭。因此人们在避暑的同时不能过分贪凉,否则会因贪图一时舒服而伤及人体阳气,如经常吃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来东西就吃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运动养生

大暑时节人们可根据自身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但总的原则是强度不宜过大。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运动强度以运动后适量出汗、身体有舒服的畅快感为度;中老年人则以活动时不感觉到疲乏为度。每个人可根据各人身体情况及喜好选择散步、爬山、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方式。另外,也可做“静坐转颈叩齿功”,具体做法是:

坐姿,双拳撑地,头部向肩部方向扭动,远视,左右方向各做20次。叩动牙齿40次,调息,津液咽入丹田10次。

此功法可治头痛、胸背风寒、咳嗽上气、喘咳心烦、胸隔胀满、掌中热、脐上或肩背痛、中风、多汗、心情郁结、健忘等。

情志养生

大暑时的炎热天气不仅会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下降,还经常会使人“肝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焦躁易怒等,这种现象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症”,俗称“情绪中暑”。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的神经系统对气温、气压和湿度等自然要素的变化比较敏感,高温的气候会影响人体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水平,于是产生“情绪中暑”症状。预防“情绪中暑”首先要做到“心静”,越是大热,越应做到心平气和,以避免不良情绪影响。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14期,由中医思维十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联系我们=========

加入亲情会员网络学中医,欢迎咨询我们:

电话18810707008  

微信hulutcm2(188107070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暑到!苦夏难熬,酷暑难当,艾灸这些穴位让湿热自消!
大暑到,闷热来!今天开始北京最难熬的一个月来了!
省名中医戈焰:因暑贪凉伤阳气 心火妄动情绪中暑
大暑节气:通心养阳,祛湿寒,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
大暑丨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夏季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