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书籍设计的各大技巧与案例分析

书籍设计是书籍存在和视觉传递的重要形式。

优秀的书籍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由表及里的完美,能让读者轻松阅读、享受阅读。

书籍设计中有些看似无意的小设计往往能让读者眼前一亮。

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在采访中说过:“书籍设计并不单指排版和封面设计,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美化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总而言之,书籍设计大体应当包括装帧、编排设计、编辑设计三个部分的工作。”

 装帧

“高颜值”的书是吸引读者从书架上拿下来的第一步。

正如杨澜所说:“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你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丰盛的灵魂。”对于书籍装帧来说也一样,书籍的颜值高低跟书籍的装帧有着很大的关联。

在历史的累积之下,有各种各样的书籍装帧方法可供设计师参考,远则有千年历史,短则也有几百年。

历史上常见的有卷轴装、龙鳞装、经折装、包背装、腰带书、线装等,还有现代常用的精装、平装以及特殊装帧等。

这些书籍装帧方法如果被合理地结合现代书籍设计应用,不仅没有陈旧感,反而更突出书的主题。

《解毒》这本介绍中草药用法的书籍,按植物的寒性和热性分开两册。虽然采用的是古老的卷轴装订方式,但读者在阅读时不会产生时代距离感,反而能让人见识到中医药的源远流长。

设计:Wei Yee Khoo,Jiang Pei-xuan, Gao Li-ting,Li Zi-xuan, Xu Si-ying, Lilly Ark,图源behance

以下这本书采用的也是古老的装订方法——纯手工科普特缝订

上下通过用两片细加工过的厚木板来保护,木板上的字通过不同的钻孔来雕刻,这样才能保证装订的时候不会把木板弄裂,同时也采用双倍加厚的装订线。

设计:Barcelona-based design studio,图源:behance

以下这本书设计师用是的现代感比较强的装订方式,视觉上的时尚更能吸引现代艺术爱好者


设计:Marcin Maciejowski,图源behance

编排设计

一本书因“高颜值”获得了关注后,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当读者打开书本后,发现书中的内容是杂乱无比,那么这本书唯有接受被滞留书架的命运。

因此,能打动读者的便是书的“内在美”,也就是书中内容(文字与图像)的版面设计。

吕敬人设计的《历史的“场”》,是一本关于书籍设计与建设设计的书。吕敬人认为“书是语言的建筑,而建筑是空间的语言,两者是共通的”。

因此,书的设计紧紧围绕这个主旨,将这种联系用设计的语言物化。

设计:吕敬人

以下这本书视觉元素设计很强,设计师Tommaso Agostini为了体现小说的作者去亚马孙雨林的整个冒险过程,内页前后来回折叠,可全部拉开,塑造一种溯源而上的感觉。


封面和封底也不用胶水粘住,整本书的结构是松散的,就如被称为“心灵之藤”的卡披藤(一种致幻藤蔓植物)的特性一样。

读者可以将书颠倒着看;或单独看其中的一个视角;或干脆将 14.4 米长的书卷全部摊开,饱览整个作品。

设计:Tommaso Agostini,图源:behance


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讲述了一段逆刚果河而上进入非洲大陆腹地的刚果自由邦的航行故事。这个短篇告诉读者文明人与野蛮人之间并无多少区别,并对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提出质疑。

为了营造小说的故事氛围,书籍封面和全书的插画都用了荧光红和黑色的配色。章节编号也用了同样的红色,以塑造相呼应的整体感,同时与单调的白纸黑字页面形成反差。

约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图源:behance

编辑设计

试想一下,当你翻开一本书,看到里面都是密密麻麻地文字时,你是否还有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这种纯文字充满灰暗的书不仅没有自己独立的个性,还会影响读者的情绪,尤其影响读者的购买心理。

那么,设计师如何赋予书本特有的个性?

就需要设计师在拿到文本的后,首先读通、了解,对文本内容进行推敲,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用具有代表性图像设计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成就一本书该有的个性。


Juliette Kim设计的这本书,是为了和他人分享她自己的“小世界”。整本书分为四部分:粉色、洋娃娃、纪念品、旅行。

书中的手绘插画、自画像、旅行日记等,这些都反映了设计师的个人世界。书籍的外包装采用了一个礼盒的形式,表现它的珍贵性。
左右滑动更多,设计:Juliette Kim,图源:behance

我们所在的年代是一个发展迅猛的数字时代。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需要停下脚步关心自己的精神世界,应当允许自己通过忘却的方式让自己减少绝对的控制感。


设计师从Das Lethe-Kompendium医学和科学、历史和现代的角度审视“忘却”这个过程。当读者研究书中的文字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而这联想将通过书中的图像来增强阅读体验

另外,环书口的位置印刷的是希腊神话中的“遗忘河”,象征着我们不断流动的整个人生。

设计:Das Lethe-Kompendium

社交网络的发达的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不管是自选的图片、编写的文字、分享的歌曲,还是转发的链接,都是本人生活的蛛丝马迹。

事件、时间、地点等信息交织出一种真实感,然而这些只能停留在冰冷的电子屏幕上


围绕这样一个话题,设计师Matto Lau设计了以下这本书。书中的内容是设计师的一位朋友在某个时期内的微信状态,时间跨度一年有余

设计师将这段时间内的状态记录打乱,随机分配,做成日历的形式,这样一来,读者可以撕下任何1张作为当日的日常。

Matto Lau,图源:behance

*以上图片本文仅作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装帧对现代书籍的意义
书籍设计之美——“世界最美的书”奖得主吕敬人专访(已发表)
国际书籍装帧设计的视觉文化
“中国书籍设计第一人”吕敬人专访:一个好的书籍设计师应该是一个好导演
《中华手工》杂志社关于书籍装帧的专题对陆一飞老师的采访
周晨:用苏州元素做中国最美的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