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方留白之美

陆羽烹茶图【元】


珠江之畔,海珠以西,有茶馆曰翁暖,得市井之便,而无市井之扰。极目处车水马龙商贾喧嚣,然拾阶而上,曲径通幽,可见墨分五色之景致陈设。宜煮茶、焚香、抚琴、泼墨、挥毫、用膳,可独坐、静思、忘机、鉴赏、徜徉、会友、深谈,得耳目口舌之乐,抛躯体心灵之乏。



CHAPTER -01
傳承·現代


[老子]有云:大成若缺。以精巧之思,凭建构之法,倚破觚斫雕之艺,阐东方留白之美,破千篇一律之对称,觅经典与现代之平衡。


[灵鸟赋]有云:彼希声之凤凰,亦见讥于楚狂,凤岂以讥而不灵?观古木其表,虽遗痕斑斑,然雕镂灵动,古色黯黯。以彰茶史之远:旧时文人士子,贩夫走卒,共饮一鼎,各得其乐,各美其美。


CHAPTER -02

九宫·器



茶,始于汉前,兴于唐,盛于宋,逾两千载。九宫格所置乃历代之茶具:风炉、炭挝、火夹、鍑、水方、竹夹、鹾簋、熟盂、涤方、滓方、具列云云,然不觉叹之曰:茶者,合华夏之文明,寄国人之情志,是故谓之国饮。


 

[陆羽茶经]有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自然所产之珍木灵芽。此间侘寂之风,谙合茶道[道法自然]之真意。


CHAPTER -03

影·志



昔有竹林七贤,尝游于竹林之下,琴茶和诗,谈经论道,肆意酣畅。此诚三国士大夫之肖像,竹荫移动琴易韵,茶烟暗递魂生香,其情其景让人顿生淡泊之志与隔世之意。


 

茶以书画助兴,书画以茶释怀。静室无声,茶香暗动,濡毫染翰,泼墨挥洒,以茶之六色[白、青、黄、红、绿、黑]比墨之五色[焦、浓、重、淡、清],相得益彰。


CHAPTER -04

茶艺·美



茶艺始于唐从谂禅师尝以[吃茶去]接引学人之典故,经千年演绎而自成体系。



茶艺之美,首在于周遭景致陈设,次为茶具,后为艺者选茗、择水、烹煮之技艺。


 

CHAPTER -05

餐食·品茗



[梦梁录]卷十六有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盖由宋伊始,寻常百姓亦将茶与餐食等同视之,不可或缺,既为果腹,也为品鉴,三为冶情。

CHAPTER -06

移步·幻境



移步换景,此中式园林之精髓也,一步一景,赏心悦目。



曲径通达之处,目不能及,仅见前方光线迷离。


信步往前,乃至全息幻境[学堂],此为好茶者学习交流之处,全息投影之下,以茶为题,共聚一堂,探讨茶文化之传承与未来。  


后记

茶在中国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从种植,采制,茶具,茶艺,茶礼,到茶道,都形成其系统的经验、理论和学说,并且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互相印证、影响,甚至相得益彰。毫无疑问,这一款流行了两千年的饮料,未来还会继续流行。

接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便决心想把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概念融入设计,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同时对茶空间进行诠释。如何把这个宏大的理念进行精准的诠释,是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
——张海曼


手稿

轴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识】喝茶“五宜”
茶艺美赏析——茶艺六大美
茶艺:美之大集
茶的“美学”,到底是什么?
茶人“五宜”,你有几宜?
挑选茶具除了价格,还要“挑”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