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雷村中心校张怡 ||​ 我们这样学课文

 “老师,我发现咱们今天学的内容和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学的好像呀!”课下我们班的小然跑过来跟我说道。
 “那你觉得哪里像了?”我问。
“老师,你看:我们上学期学的《落花生》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法,今天我们学的《祖父的园子》里也有和它很像的地方。”
 “具体的说一说吧。”我微笑道。
 “嗯,就是它们都是借助一种事物,说了一件事。”小然摸摸头,答道。
“你的这个学习习惯真好!这其实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哦。”我笑道。
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坐在位置上等着上课。
当我们一起学习《祖父的园子》第十六自然段时,大家通过一遍遍的朗读感受到园子里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由的、快乐的时,我问大家:“园子里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由的、快乐的,有灵性的,那么'我’在园子里是怎样的呢?”“'我’在园子里也是自由的快乐的!”有部分同学争着说道。“那同学们再想一想,这段文字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我接着问。“借景抒情!”有一个同学答道。“对,和我们上学期的《落花生》一课是一样的。都是借一种事物来说明一件事。”小然道。有几个同学还说这个我们上学期的第一单元写法很相像。
这时候,我首先对他们的这种学习方法进行了表扬,提醒其他同学也要和他们一样:要学会举一反三,借助已学过的内容来帮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其次,我再引导同学们思考“透过这段文字里的花儿、鸟儿、倭瓜、玉米、蝴蝶等事物的描写,在字里行间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表达了我在园子里是非常的快乐、自由。”“是的,'我’在园子里是自由的、快乐的、无拘无束的。作者是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了这些事物身上。大家再想一想用哪个词语描述更准确呢?”一阵沉寂过后,一个小小的声音响起:“寄情于景。”又是一阵沉默。我看了看大家,先鼓起了掌。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接着,大家又好似明白了一般都哈哈大笑起来,也鼓起掌来……
“大家看,我们借助已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是不是很简单呀?”我告诉同学们。
 “好像是挺简单的。”有同学说。
“其实我们经常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联系一下生活,联系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或方法都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想一想我们做过的一些阅读题目。”我又告诉同学们。
 “嗯,真的是啊。”有人道。
就这样,我们学完了《祖父的园子》一课,也学会了一种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张怡,白水县雷村中心小学教师,喜欢花花草草,喜欢旅行,喜欢一切美的事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课课堂中的问题设计——《祖父的园子》教学案例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一等奖
《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反思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张祖庆|眼中园 ・心中园 ・梦中园:《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最新版)
张祖庆:《祖父的园子》最新版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