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水县教研室李宁 || 寻觅,等待,只为那一场遇见!—在《声声慢》中走进女词人李清照的世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着李清照的《声声慢》,我整个人都被一种愁情所包围,这愁情让我辗转反侧,寝食难安,我被困在这愁情中不能自拔,脑海中不断重现着这几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女词人晚年悲惨凄凉的境遇牵动着我的心,让我不由得为她扼腕叹息,更对这位多才又命运多舛的女子生出太多的同情。在这愁情的牵引下,我的心也跟着飘去了她的年代,和她一同赏寂寥的黄花、品浓烈的清酒,熬孤独的夜。

那是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在凄凉寂静的前院,细雨霏霏,黄花犹在。孤菊凋零殆尽,枯残难堪,寒风尽扫,纷纷下落,飘落成堆。满院菊花在秋风中摇曳,一位身穿素衣,面容憔悴的女子立于窗前,她愁容满面,若有所思,望着窗外被细雨敲打的落满地的菊花,让她不禁潸然泪下,不时的拾袖拭泪,口中轻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她伏在窗边,直到夜变得很浓很深,也不愿移回房中,任由窗外的秋风肆无忌惮的吹着她早已凌乱不堪的头发,纵然这样也没使她觉到丝毫的冷。两三杯酒已下肚,虽然经受着呼啸秋风的肆虐,但她却没有一丝醉意,头脑反倒变得异常的清醒,那国破、家亡和夫死的劫难一件件浮上了心头,让人好不悲伤,那悲伤犹如猛兽啃食着她的皮肤,她的骨头,让人痛彻心扉,让人生不如死。想想曾经摘花的身影已然不在,只多出了一个栖身窗台凄苦的女子。悲伤之痛,无尽的等待,已然憔悴了她的眼,她的心,更愁断了她的肠。

曾经那“梧桐细雨中,芬芳依旧留”已随风而逝,那往日黄昏下“执子之手,与子看夕阳”的场景也已随之东流。而今的光景,那点点滴滴的愁绪,都已充满了她的心,这花之残,雨之寒,人之愁何以言尽?

天渐渐暗了下来,梧桐树叶也一片片的飘落下来,小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点点滴滴落在地上,又仿佛是打在心上,隐隐作痛。看着梧桐叶零落的飘散,望着细雨沥沥的落下,不免心生伤感,再想起那些伤心事,心中就更感忧愁了。

终于熬到了黄昏,可黄昏之后又能做什么呢?唯有长相思,回忆起以往的点点滴滴,有开心也有难过,而如今却只是孤单一人,怎叫人不伤心,不难过啊?用一个愁字又怎能概括得了呢?

这时窗外一只大雁飞过,这熟悉的叫声瞬间勾起了她的回忆,这不是往昔为自己和丈夫赵明诚传递书信的大雁吗?而如今它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奔波呢?而她的心上人如今又在哪里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声呼唤和轻叹委婉生动细致地表达了女词人李清照在遭受深创巨痛之后的愁苦之情。十四个叠字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含愁,演绎出如泣如诉的悲情效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寻觅”是动作,“冷清”是心境。而寻觅最终的结局是“凄凄惨惨戚戚”,内心的伤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让这清冷之景更生出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将人置于凄惨愁苦的氛围中无法自拔。“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气温骤变,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然而其内涵又何止仅是说天气和自己的身体呢?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难之前,女词人李清照的生活一直是优越、安宁而美满的,而此时的女词人却已是形单影只、孤身飘零,一下从幸福的峰巅跌入到痛苦的深渊,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像,这让人一时如何承受?只有借酒驱寒,借酒浇愁。“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欲以酒暖身,可是“淡酒”无力,又怎能抵住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秋风,更何况是要消去心中的愁苦呢?其实酒依旧是烈的,只是李清照的愁太浓了,太沉了,再烈的酒也压不住这心愁啊,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一个“淡”字,体现出李清照的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和凄苦。“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本欲借酒浇愁,可谁知“举杯消愁愁更愁”,反而勾来了自己的阵阵伤心。“雁过也”写得有形,有声,大雁飞过,哀鸣声声,那不就是在为李清照的凄凉遭遇哀鸣吗?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过去有丈夫为她摘花,但是在这残秋之季,她看到的却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如今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而这一朵朵、一瓣瓣枯萎凋落的菊花又多么像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年景象啊!“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独守窗前,不免有些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那境况更令自己甚感凄凉、惨淡和愁苦,这可怎么挨得到天黑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女词人李清照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天上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一直到黄昏都没停。这雨点虽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她听起来却像是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敲击着、震颤着她的心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而女词人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身世之痛、家国之痛、丧夫之痛、孤独之痛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呢?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全词吟来没有一滴泪,给人的感觉却是“一字一句泪,满纸呜咽声”,这比直接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凄酸,更有感染力。词中所抒发的那种凄苦哀愁,看起来虽显低沉,但却不能脱离当时女词人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这深重的哀愁绝不是闺怨闲愁,而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之下产生的,因而使得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时代依托,有了现实性和社会性,因此才堪称为千古绝唱!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宋室南渡之后,国破家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使得李清照在作品渗透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声声慢》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国破家亡的场景,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才给词人李清照带来如此之大的变故,也在她心灵深处铭刻下抹不去的伤痕。“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这些作品中,李清照抒发的愁已不再是“闲愁”,而是“离乡”之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从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她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她是在替天发愁!词人的故乡在北方,而今却沦落南方,看见北雁南飞,想到它们来年尚可北归,但自己的故土却遥不可及。怀乡之意,油然而生,令她伤心不已。因而她的家愁情愁中是饱含政治之忧,民族之痛啊!心灵的寂寞,爱情的失落,国家的危亡,使李清照倍加伤感。这不能了却的家愁,情愁,国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人折磨得面容憔悴,花容渐损。但这漂泊离乱的苦楚和家国忧患的悲哀,最终也为中国词坛造就了一个万古愁心的乱世佳人——李清照!

作者简介:李宁,白水县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喜欢阅读和写作,梦想在文学的海洋里邂逅不一样的风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声声慢优秀教案
千古绝唱凄苦情——中国第一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词赏析——中国文学网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曲尽思妇之情的梧桐细雨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
李清照最负盛名的这一首词作,流传千古脍炙人口
李清照《声声慢》审美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