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读“无用”之书,能解逆天小学作文题?





这是广州市小学六年级的作文,考的是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用专业术语去评论一幅画,看完后不得不惊叹——这对语文素养和文字应用的功力要求也太高了吧!



作文题目想告诉家长什么?

这次考试卷面基础题不难,把作文要求高逼格化,这也许是未来语文的趋势。教育局是铁了心要改革,把课内课本学习内容降低,把作文要求提升,这样驱使家长督促孩子扩大课外阅读量、开阔视野,拓展兴趣,提高语文素养…这也许才是学语的真正意义,而不是为了应试刷题,写八股文。


话说在后头


当接收到这个信息时,我心里有些窃喜,但又有些担忧。

窃喜的是看到阅读作为与语文共生共存的伙伴,终于被慢慢地记起与提起。担忧的是,一系列例子对“阅读已经是决定语文成绩的一个法宝”的过度论证会把阅读的本质异化,使阅读只是沦为获取语文成绩的工具,这样矫枉过正的事情并不少见。


从小,我就很喜欢看书,父母给的零用钱,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买书的。我那个时代,还很少人知道绘本这个东西,因为没人管,所以我看的书很杂,从格林童话到十万个为什么,从漫画到小说,只要能拿到什么书,都能自己看下去。

所以,在我还没有上小学前,我对语文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阅读”这个层面上,在我的心里,“阅读”=“语文”本质是自由、体验、愉悦、享受



这些早期的阅读体验,虽谈不上让我从书籍里内化了什么知识技能,但却让游走在书里文字与图画的世界中的我得到身心的愉悦,起码,让我并不讨厌接触书籍。

现在的很多孩子,说起看书就觉得不耐烦或者没兴趣,我觉得,是因为他没有与书籍建立早期的好的交流体验。

这个交流体验,无论是在无人管制的情况下建立,还是在家长老师等各方面引导下建立,都会对孩子在后期做出的阅读选择或者行为产生影响。

早期好的交流体验的建立,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更偏向于给予孩子自由,让他自己去选择看什么书,不必太过纠结于所谓的书籍的适读年龄,孩子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然后自行与它产生联系。


而现在很多对孩子阅读的指导,其实只是为了帮助他找到更平坦更宽阔的途径,与书建立更深厚的联系,并不是说孩子本身没有这个能力去自己看书。

给予孩子自由,让他自己选择跟自己对频的书,无用也好,有用也罢。



阅读的作用,可以说有用,也可以说无用。非要分个高下,那么应该是“无用”先于“有用”。

“无用”是指阅读可能只是消遣休闲时间的事情;

可能只是带来孩子一时的欢娱;

可能只是塑造了孩子的气质,如腹有诗书气自华;

可能只是让孩子在和别人面对同一件事情时,有更多的词汇和方式描述它;

可能只是让孩子能够看懂表达更复杂,更含蓄的书;

可能只是让孩子在别人交流时能够更加的淡定、从容;

可能只是让孩子多收获一个写作的兴趣爱好;

可能……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阅读的“无用”之处,因为它不能给人带来实际直接的利益与好处,更多的像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也是很多人忽略甚至鄙夷阅读的原因。

何为“有用”呢,那大概就是像开头说的那样,可能可以成为孩子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法宝;可能使孩子可以轻松写一手好文章,获得别人的称赞……

但这些“有用”,都是经过“无用”的长期积淀才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所以,当我接收到这道考试题目背后传达的信息后,我渴望孩子们能够更加重视起阅读来,但我又担心,在吹捧有用论与成功学的今天,他们会像对待快餐一样对待阅读,使阅读丧失了原有的意义。

在求学的生涯里,我遇到过不少文采飞扬的人,他们谈吐不凡、幽默、乐观、博学、宽容,能守静,能活跃,文章信手拈来,我想,这正是阅读最终给人的回馈,这大概是阅读给他们的无用之用吧。



白岩松老师说:


早有调查称,人们读书和知识获取的水平和你的工资收入是成正比的,我想只有你的读书足够多了,你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自信,你才会更有底气,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

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书读得多了,你在情感方面会是一个充沛的、获益很多的人,你的依靠会更充实,更重要的是在读书中会寻找到我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

读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一些什么,信一些什么就有了敬,有了畏,因为信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敬畏二字。

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我不能逾越它,就如同社会这条奔腾的大河两边有了安全的河床,敬和畏这两个河床在,不管这条河流如何奔涌,总是安全的。我们现在正处在慢慢建两边河床的过程中。

有数据显示,10-19岁之间的青少年读书最多,可是那些书有相当大的比例不是他们爱读的书,而是和当下的考试等有关系的书。因为读功利的书,而没有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

20——29,为名利忙,事业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

40——49,进入读书最少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人生走到这个阶段,已经定型了,不再需要读书。

到了老年,读书开始增多。因为离开事业一线,不再为名利权利奔忙,被动性地靠近生命的真谛,重新捡起书籍,这时阅读回到了它最大的本质,那就是乐趣,无用为有用,滋补人生。

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要让年轻人享受书籍的乐趣,不仅仅为功利目的而读书。要在青少年时期把读书培养成为一生的习惯和最好的生活方式。



我希望,“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人”会成为大家在看完这道作文题目后,传递下去的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师总结小升初语文36“记”!这样学何愁不得高分?
三招学好语文!亲身经验告诉你,语文应该怎么学?
优秀语文老师:对于作文,只需掌握这10大秘诀,孩子6年都优秀奖
吃透小学六年的作文题轻轻松松学语文
从高考作文“反观”小学学习,思路错了就完了
长沙名校老师分享:初中语文学习和提高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