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伟人们的作息时间表

英国每日发行的老牌报刊《每日邮报》,登出了历史上不同领域的著名伟人作息时间表。从莫扎特到弗洛伊德,从贝多芬到本杰明·富兰克林。初次看到这些时间表,让我有些意外,原以为这些奇才怪才们过起日子来可能都象梵高一样不懂人间烟火,过得疯狂极致,黑白颠倒,相反的是他们每天把自己安排的都挺正常和规律,除了莫扎特看上去比较辛劳以外,其它人大都安排的挺健康,除了比较长的工作时间外,也有劳逸结合,注重锻炼。在网上仔细查找了他们的资料,不仅厘清了以前大多模糊的印象,再回头审视这些作息表,我想这大概是他们虽然有时代的条件所限导致长寿者不多,个人命运也大都曲折多戗,但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成就上都多产高产的主要原因吧。

查尔斯·狄更斯:

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作家,名作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雾都孤儿》《远大前程》等,其中代表作《双城记》,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盛行不衰。他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英国的工业、文化、政治、科学与军事都得到大发展,亦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大幅扩张。狄更斯最有名的,常被现代人引用的名言是: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24岁结婚,并育有10个子女。两人性格趣味上都有差别,据说对他的创作尤其是晚年生活带来不幸影响。狄更斯最终死于脑溢血,活了58岁。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伟大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我们熟悉的《黑桃皇后》,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就出自他的笔下。

柴科夫斯基生活在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情感生活也是复杂多戗。被认为是一位同性恋者,经历过对侄子的不伦之恋,以及对一名法国女歌手的暗恋。接受了一名偏执女学生的疯狂求婚。蜜月还未结束,即后悔至濒临崩溃,甚至跳河自杀。没死成但落下肺炎的病根。之后分居,至死未再见面,女方最后被诊断有精神病。

梦魇般的婚姻之外,幸运的是柴可夫斯基结识了热爱音乐的俄国铁路大亨富孀梅克夫人。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活了53岁。

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法学院校友会对同性恋的抵制运动,柴可夫斯基迫于压力服用砒霜而自杀,这都只限于猜测,真正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沃尔夫冈·阿马德马斯·莫扎特:

生活于18世纪的奥地利。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无疑天份极高,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只有他被毫无疑问地公认为音乐界的旷世奇才。他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相当于我们国家第一批摆脱单位和组织,自谋生路的个体户。在他所处的年代,作为宫厅乐师一般受教堂供养,同时受教堂管制,基于等同于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莫扎特为了自尊、自由,公开与大主教决裂,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他的作息表的确也清晰的反映了艰辛的生活状态:他是这8人里睡的最少,工作时间最长的,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编曲或演出时间达到14多小时,基本没有娱乐和其它调剂的内容,甚至连早餐、晚餐也几乎没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看来非常匹配合莫扎特。莫扎特最终只活了35岁,死于贫病交加。

弗洛伊德:

出生于19世纪中期的奥地利,他工作后在一个精神病诊所行医,同时也是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最为世人所知也许是由于他提出了受抑制的性爱经常会引起精神病或神经病这一学说,实际上这个学说并不是他创立的,但他为普及这个学说做了许多贡献。他还指出,性爱和性欲始于早期儿童时期而不是成年时期。

由于对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但他仍不愧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的心理学观点使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本我,自我,超我,恋母情绪,和死亡冲动。

1938年纳粹分子入侵奥地利,由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他不顾八十二岁高龄逃往伦敦,翌年在那里去世。

康德:

1724年生于德国,是17-18世纪欧美启蒙运动(知识和文化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分别系统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康德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当他读到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尔》时,深为所动,为了能一口气看完它,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这使得他的邻居们竟一时搞不清是否该以教堂的钟声来对自己的表。

和许多伟大的德国学者一样,康德家境也很贫寒,以至在金钱观念方面给后人留下笑料。据说这位大学者经常声称,他最大的优点是不欠任何人一文钱。他曾说:“当任何人敲我的门时,我可以永远怀着平静愉快的心情说:‘请进。’因为我肯定,门外站着的不是我的债主。”

至1804年去世,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异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因此诗人海涅说,康德是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的。

贝多芬:

生于18世纪的德国。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在东亚被尊称为乐圣。我大学毕业第一个月拿到工资后,给自己买了一套罗曼罗兰写的以贝多芬为蓝本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那时下了夜班,困乏但睡不着,坐在单位宿舍的架子床上铺上,就着一盏桔黄色台灯,神游于克里斯朵夫波澜壮阔,起伏跌荡的一生。童年受酗酒暴躁的父亲的管制,极其善良的母亲只知道无私的爱儿子,但爱得又懦弱又笨拙。有一个与世无争,极其温柔恬静有着佛陀一样性格的舅舅,是小约翰童年最大的慰藉。克里斯朵夫成年后身体强壮,性格粗鲁,长相丑陋,浪漫多情,好象对他遇到的每一个女子都会主动调情,不论已婚未婚甚至是妓女,都很容易陷入强烈的爱恋,深遂的柔情和忧伤,或因失恋或厄运陷入极度愤怒或绝望。但很快又能自我修复元气,遇到下一位中意的女子,又会很快进入初恋般的热情中。他极其强烈旺盛的生命力,使你不由得随他喜,随他悲,经常看得眼睛实在酸涩不已,不得不合上书页时,盯着周边的事物,恍惚半天醒不过神来。书中的克里斯朵夫直到晚年,他的人生才仿佛由湍急剧烈的瀑布进入宽阔平静的海洋,急燥强烈的性格开始变得平静慈祥。我想象以下这份贝多芬生命中最后五年的作息表,有规律而慢节奏的安排,应该也是克里斯朵夫的吧。

达尔文:

19世纪英国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之后出版了划时代的著作《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达尔文的祖父曾预示过进化论,但碍于声誉,始终未能公开其信念。而达尔文即使在《物种起源》遭遇笃信《圣经》的创世说的宗教狂热者的攻击时,坚守不求功名但具创造性,至死是一个坚持自己立场的科学家。

对于婚姻大事,达尔文也有着科学家的谨慎。他拿了一张纸,中间划条线,线的一边写结婚的好处,另一边写单身的好处。达尔文感叹不结婚太孤单,然后连写三个“结婚”——证明完毕,找上了从小认识的表姐爱玛。爱玛比达尔文大一岁,就是他要找的传统的贤妻良母。爱玛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物种起源》使达尔文遭受来自教会的猛烈评击,使爱玛深受痛苦,作为妻子,她讨厌那些指责;可作为基督徒,她又赞同那些指责。但夫妻间深厚的爱情没有因为信仰的不同而受到影响。在他们的女儿埃蒂出嫁时,达尔文告诉她:我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这要完全归功于你的母亲——你应以母亲为榜样,你的丈夫将会爱你有如我爱你的母亲。

达尔文夫妇共生下了10个子女。其中有3个夭折。后来有人把达尔文子女的夭折归咎于近亲结婚。这是没有道理的。近亲结婚既没有给达尔文的子女带来更高的夭折率,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没有夭折的两个女儿和五个儿子都很长寿(67~93岁)。

达尔文有很多名言,我最喜欢的2 句是: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曾经说: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看达尔文的作息表,发现他的生活最为丰富,一天多达16项内容!而其它人剔除莫扎特最少的5项之外,平均7、8项。

本杰明.富兰克林:

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从小在印度贫民窟长大的主人公贾马尔被提问的一个问题是:100美元的头像人物是谁?答案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有一连串的头衔——作家,发明家,出版商,科学家,外交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号称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美国在线曾于2005年举办了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富兰克林被选为美国最伟大人物的第五位。

富兰克林的父亲先后娶了两个老婆,前妻生了七个,继室又生了十个,富兰克林是继室所生,排行第十五。富兰克林的自传家喻户晓,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富裕的生活,仅仅靠自己对宗教的虔诚,对教育的重视,生活的简朴,以及不屈的奋斗获得了在各个领域的成功。20岁时,富兰克林他写下了自己的人生计划,决定以“节俭、诚实、勤奋和得体”作为人生的信条。

富兰克林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吃素,但有时仍会食用少数鱼肉产品,因此不能算是纯粹的素食者。他吃素的原因,一来是反对将动物做为食物原料,二来是为了健康考虑,三来是想要省钱买书,因为在当时蔬菜的价钱较鱼肉便宜。

兰克林与德博拉曾订过婚,因为女方家长反对而未能实现。德博拉另嫁他人,后来被丈夫遗弃,其夫从此不知下落,依照当时法律,德博拉一辈子没有再婚的自由。因此本杰明·富兰克林与德博拉终身不能循合法形式结为夫妻,一直以同居关系在一起生活。与他们同住的还有富兰克林的私生子威廉。富兰克林曾经因为他所谓的“很难抑制的那种青年情欲”经常去找“下流女人”,威廉就是这样的成果。后来与德博拉及富兰克林将其抚养长大。

较少人知道的是,虽然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建国元勋,但在美国革命爆发以前,他主要是作为外交人员,亦曾经强烈反对革命。在看到英国不可能继续维持美洲殖民地统治之后,他才成为独立运动的热切支持者。直至1780年,他仍然考虑呼吁容许英国保持对美洲的主权,以换取殖民地的高度自治。

富兰克林说过“我从不到酒馆、赌场或任何其他娱乐场所去消磨时光。”,他的作息表证明所言不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历史上各著名大佬的作息时间表
历史上不同领域的著名伟人作息时间表
那些伟人的作息表
那些伟人的作息时间表
康德的作息时间
你最好和哈巴狗商量一下(幽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