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分钟看懂肝功能指标

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多种多样的物质代谢功能,由于肝脏功能复杂,再生和代偿能力很强,因此根据某一代谢功能所设计的检查方法,只能反映肝功能的一个侧面,如果要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还必须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影象学检查等,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1、谷丙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ALT)的正常值范围为0-40U/L,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谷丙转氨酶高低能灵敏地反映病情变化。1%的肝细胞损害,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浓度能升高一倍。

但ALT升高,不一定患有肝炎,因为剧烈运动、过量饮酒、感冒、口服某些药物等也可能导致ALT升高,还需根据患者症状,进行病原学诊断等判断。

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例如:急性肝炎患者ALT常常有上千,然而许多肝硬化患者ALT往往只有100左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严重肝损伤患者的肝细胞已经严重坏死,没有ALT可释放到血中。

因此,分析肝脏病情时不要只看ALT的升高幅度,要结合其他项的检查结果。

2、谷草转氨酶(AST)

AST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

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

3、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AST/ALT比值是不一样的,通过ALT和AST的比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ST/ALT比值<1

当肝细胞轻度病变时,肝细胞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因此,ALT上升幅度较AST为大,AST/ALT的比值<1。比如急性肝炎早期和轻度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可降到0.56左右,肝炎恢复期,比值逐渐上升至正常。

AST/ALT比值≈1

重症肝炎、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

AST/ALT比值>1

当肝细胞严重损害时,胞浆、线粒体中的酶释放血,以致血清AST升高幅度较ALT为大。如肝硬化时,比值可增高至1.44,慢性活动性肝炎比值也常高于正常。

反映胆红素代谢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是由死亡的红细胞转变而成,其经肝脏转化后再变成直接胆红素,并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随大便排出体外。而总胆红素即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正常或略偏高,可能预示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患有溶血性黄疸等;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预示胆道阻塞,胆红素排出受阻,如患有胆结石、肿瘤或急性肝炎发作等;

若三者同时升高,可能预示肝细胞坏死,胆红素代谢受阻,多见于急性肝损伤。

胆汁酸在肝脏合成及分泌,在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胆汁排泄不畅时可异常升高。胆囊炎发作时,可异常升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早期可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胆汁酸升高,而其他指标均正常,需引起重视,胆汁淤积严重者,可影响胎儿发育成长。

反应胆汁淤积的指标

碱性磷酸酶(ALP)和 γ 谷氨酰转肽酶(γ-GT)反映胆汁淤积,在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大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ALP、γ-GT 异常升高、同时伴有 ALT、AST 异常升高,需考虑存在肝细胞损伤坏死伴肝内胆汁淤积;

 ALP、γ-GT 异常升高,但 ALT、AST 升高不明显,需警惕存在肝内肝外胆道阻塞,这时需要腹部 B 超、CT 排除肿瘤、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肉芽肿、肝脓肿等疾病可能。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 ALP、γ-GT 显著升高,而 ALT、AST 轻度异常。


ALP 主要存在于肝、骨骼肌,在儿童期及青春期由于骨骼发育,ALP 可达正常成人数倍;在某些骨骼疾病时 ALP 可异常升高;妊娠后期胎盘型 ALP 进入血液循环后可异常升高。


γ-GT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变失代偿时仅轻中度升高。但当阻塞性黄疸时,此酶因排泄障碍而逆流入血,原发性肝癌时,此酶在肝内合成亢进,均可引起血中转肽酶显著升高,甚至达正常的10倍以上。酒精中毒者γ-GT亦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酒精性肝病。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指标

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是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真正反映了肝病的严重程度。

ALB仅在肝脏合成的,半衰期21天。当肝脏功能障碍时,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通常来说,白蛋白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比。但如无明显肝损伤而出现低白蛋白血症时,应考虑到肾脏或胃肠道丢失蛋白可能。

CHE它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的,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和储备能力。CHE 水平的降低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平行。长期CHE水平减低,则提示肝病预后不良。

PT可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比白蛋白更为敏感。严重肝损伤时,导致凝血因子产生异常,因此PT延长。在临床上也常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作为凝血酶原活力的报告形式,PTA小于40%是判断肝衰竭的指标之一。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胆汁淤积性肝病的PT延长可能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而并不是肝脏合成功能障碍。这个时候,往往在补充维生素K后 PT/PTA得以纠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化内科] 肝功能指标的解读和临床应用
如何知道自己的肝脏是否有肝损伤?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和代谢器官,要注意肝功能的这些检查指标
丁香园论坛
肝脏---人体的解毒、代谢器官及合成加工厂
去医院做肝功检查,拿到化验报告单看不懂怎么办?医生:不用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