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邶风·静女》
 第一〇六讲:QQ群讲座稿:《诗经·邶风·静女(一)(2014.11.23


请先把《静女》的诗序和正文阅读三遍:

诗序:《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第一章:静女其姝(音书),俟(音四)我于城隅。爱而不见(音建),搔(音骚)首踟蹰(音持除)

第二章:静女其娈(音栾),贻(音仪)我彤管。彤管有炜(音伟),说【通悦】(音义)【通汝】美。

第三章:自牧归荑(音题),洵(音寻)美且异。匪【通非】【通汝】之为(音围)美,美人之贻。

一、题解及诗序讲解:

1】静字从青生机盛,以争表声却无争。各得其宜是关键,守贞不妄任穷通。

题目为何是《静女》?我们可以从《礼记·大学》之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来理解。所谓“知止”,可以从“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来理解。

因为这里所涉及到的是女子,所以,如果从女子来说,“知止”在于自己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作为女儿则立足于孝顺父母,作为姐妹则立足于友爱兄弟姐妹,作为妻子则立足于相夫教子,作为母亲则立足于慈爱子女,作为人则立足于修德进业。

能够“知止”,然后可以“有定”。知自身所处之位,知自身之所当行,然后安心地、脚踏实地地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担当起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义务,不为个人私心、私情所左右,不为外事外物而偏离正道。

“定而后能静”,这个“静”,是已经“知止”、已经“有定”之后的表现,亦即不再“妄想”、“妄言”、“妄行”、“妄动”。说到这里,就可以理解《毛诗诂训传》为什么说“静”是“贞静”,为什么说“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了。

再从“静”字之象来看。《说文解字》说:“静,【同审】也。从青,争声。”下面我们根据段玉裁先生《说文解字注》来看看“静”字之义。段先生说:“采【通彩】色详审得其宜谓之静。”此说可与《大学》之中的“静”字之义相联系,但不一定是本义。

本义从何处可知?从“从青,争声”。在中华传统来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青为东方正色,东方是生气发生的一方,与生发万物的春季相对应,与“无常”之“仁”相对应。“从青”,决定“静”字的总体方向,“争声”则表明具体含义。

可是,既然“青”是正色、生色、仁色,本来不应该有“争”。毕竟“争”字是两只手朝两个不同的方向用力,要夺取同一个东西。那为何还要用“争”作为表声之象呢?这要从孔子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来理解。

所谓“君子无所争”,在于君子之心无所争,但尽心尽力于本职而已。所谓“必也射乎”,是说一定要像参与射礼的时候那样。自己平时修练勤奋而得当,即使是在参与选拔人才的射礼之时,也有作揖之礼,有礼让之心,一言一行无不遵礼。

所谓“其争也君子”,很耐人寻味。“君子无所争”,以及“其争也君子”,其中的“争”是世俗之所谓的“争”,而君子有德,无世俗争竞之心,但不是不尽心尽力于本职当务,在世俗之人看来,或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从而认为君子也是在“争竞”。

“静”字“争声”,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了。“青”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机与活力,这种生机与活力表现为庄稼、草木的生长,在某些人看来,似乎庄稼、草木在竞争高低,实际上,它们只不过是自然而然的生长而已。

庄稼草木的自然生长,也就是应该多高就多高,应该多大就多大,也就是各得其宜。由此而推,各种色彩的搭配各得其宜,叫做“静”;织布的时候,五色搭配在一起,疏密有章,虽然绚丽之极,却不污浊低俗,也叫做“静”。

由此来说,“静”之义的关键,在于“各得其宜”、“恰到好处”。从“采色详审得其宜谓之静”,再进一步说,在化妆的时候“粉白黛黑”各得其宜,就是“靓妆”。段玉裁先生说“靓妆”的“靓”字是“静”字的假借字。

“五色搭配各得其宜”,是人们可以看见的。由此再引申到人们所看不到的,就有了《说文解字注》所说的另一层意思:“人心审度(音夺)得宜,一言一事必有理义之必然,则虽繁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这就与“贞静而有法度”贯通起来了。

此诗题为“静女”,但是,不要仅仅理解为女子之“静”。任何人都应该使自己“贞静而有法度”,任何人都应该使自己“保持冷静而不妄动”。遇顺境而欲加速,遇逆境而放弃本性,都是“妄动”。能静者,一任穷通而不妄动。

【2】夫人无德固可休,卫君无道亦可易。俗言妻贤夫祸少,卫君无悔无药医。

《诗序》说:“《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为什么说这是“刺时”的诗呢?联系《邶风》中前面的诗篇,我们可以知到,到了卫宣公的时候,卫国已经是“卫君无道,夫人无德”了。到了《北风》的时候,卫国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

问题在于,“卫君无道,夫人无德”,为什么却用“静女”来“刺时”呢?从《静女》通篇的文字来看,似乎根本就没有“刺时”的意思,那么,《诗序》为什么却说是“刺时”呢?我们可以从《毛诗诂训传》的解释可以得到答案。

《传》解释说:“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意思是说,因为卫君和夫人都无道无德了,所以陈述“贞静而有法度”的女子,以便用这样的女子取代当时卫国无德的夫人。

看到这里,大家恐怕马上就会觉得反感:“既然是'卫君无道,夫人无德’,凭什么只换掉这个'无德的夫人’,却不换掉那个'无道的卫君’呢?”如果我们真的认为此诗的意思就是要换掉夫人而不换掉国君,那么,大家的反感就是非常正常的,而且理所应当。

在达成婚姻的“六礼”之中,每一项的主动者都是男方之家,似乎女方之家总是在被动接受;但是,看问题决不可只看表面。我们根据《仪礼·士昏礼》中的“六礼”之名,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六礼”的第一项是“纳采(音蔡)”,是男方之家到女方之家提亲,如果女方之家不接纳,事情也就没有下文了。唯有女方之家接纳了,才有第二项“问名”,如果女方之家不说女儿之名,这个事情也就没有下文了。

第三项是“纳吉”,是男家拿着女方的名字去占卜吉凶,从男家来说,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好,婚事就告终;即使结果很好,女家如果不同意,婚事同样也会告终。双方都没有问题,然后才有第四项“纳征”,惟有女家接受其礼,婚事才算真正确定下来。

既然已经确定了,下面的“请期”和“亲迎”古人没有问题,但是,“请期”是男家选择几个吉日,究竟定在哪个日子,却要由女家确定;“亲迎”要求的是新郎不管多么富贵,都必须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

从这里可见,男方之家只是“先动”而已,须知,“先动者”不是“决定者”,女方之家才是每一项的“决定者”。这能说明什么呢?说明在成婚之前,女方之家不可不格外慎重,正所谓“男怕站错行,女怕嫁错郎”。

男家有德,不会选择不淑之女;女家又德,不会嫁女给无德之男。虽然世俗有“七出之条”,但也有“三不出”之规。男家有德,不会轻易休妻;然而,如果犯了“七出之条”,妻子被休也没有理由埋(音蛮)怨。

因此,卫君夫人无德,卫君可以休而换之。那么,卫君无道,纵然换掉无德的夫人,也未必是因为女子“能静”,而只会因为要满足自己的色欲而再娶年轻美女。《诗经》之诗,是用“象”来使人明道义,我们读诗就不要自拘于“相”。

“夫人无德”就“换夫人”只是“相”,而不是“象”。此“象”也就意味着,“卫君无道”,当然也可以“换卫君”。然而,在“国君世袭”的时代,“卫君”可以换掉“无德的夫人”,而“夫人”却不能换掉“无道的卫君”。

谁可以换掉“无道的卫君”呢?第一,诸侯国是由天子所封,当然,天子可以换掉诸侯国的国君;第二,诸侯国的“贵戚之卿”。关于第一点,我们不需要多做解释;关于第二点,我们可以从孟子之言来看。

齐宣王问“贵戚之卿”侍奉国君之道,孟子回答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所谓“贵戚之卿”,是国君的同姓之亲,有血缘关系,而且还要身居公卿之尊位。这两者之中缺少任何一项,都不是“贵戚之卿”。

“贵戚之卿”在遇到国君有“大过”的时候就要劝谏,反复劝谏了,国君却不听从,那么,“贵戚之卿”就可以换掉国君。注意,这里是“可以换”,而不是“必须换”;至于“换”还是“不换”,要看究竟是有周公之心,还是有曹操之心。

为何在《北风》之后接着《静女》?如果卫君能够幡然悔悟,认识到“夫人无德”,然后换为“静女”,也就意味着“无道的卫君”还有药可救;如果国君只是为了色欲,或者根本认识不到“夫人无德”,那也就是“恶贯满盈”,就是应该“换掉卫君”的时候了。

【3】诗以静女刺其时,温柔敦厚正道滋。淑女长存本性善,静女守善永不失。

《静女》是怎么“刺时”的呢?不是直斥“卫君无道,夫人无德”,而是以“贞静而有法度”的“静女”为正面之象,有了这个正面之象,也就使他人的修养有所依傍、有所遵循,同时,偏离者可以以此自正,与“静女”相反的“夫人”是否“无德”就昭然若揭了。

我们手拿规矩去画圆方,虽然未必能画出完美的圆方,相差也不会太多;我们手拿规矩去测圆方,就很容易知到圆方是否符合规矩,或者偏离规矩的程度和方向。当然,偏离规矩程度很大的圆方,似乎不必用规矩测量,人们就能看出来。

卫君夫人无德,可以说是不必用规矩测量就可以看到的,但是,直斥其“无德”,不如使人知到“何谓有德”、“如何有德”;直接告诉人“谁有德”、“谁无德”,不如使人掌握标准,自己去辨别“谁有德”、“谁无德”。

以写“静女”的方式,来“刺时”,而不是直斥“卫君无道,夫人无德”,这正是“思无邪”、“温柔敦厚”的体现。北风病害万物,生长万物的则是东风。以毒攻毒、以怨报怨,存有同归于尽之心,必有隐患;以善致善、以直报怨,才能像东风生万物。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个问题:《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中有“窈窕淑女”,这里又有了一个“静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窈窕”是“幽娴专一”,亦即“不张扬炫耀”、“知礼节操守”、“能心志不移”、“能始终如一”;“淑”是“善”。

《说文解字》说:“淑,清湛(音站)也。”段玉裁先生说,“善”是“淑”的引申义。所以,我们就从“淑”字的本义“清湛”,来探究“淑”的引申义“善”。“清湛”是指像清澈而毫无杂染的水,由此来说,“善”是像清澈而无杂染的水一样的“本性之善”。

那么,“贞静而有法度”的“静”,则意味着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住“本性之善”而毫不动摇,更不会因此而背离“本性之善”。“淑女”之“淑”,在于自始至终以“本性之善”去说话做事;“静女”之“静”,在于说话做事永不背离“本性之善”。

【4】卫国此时极危殆,须知否极则泰来。若问一阳在何处,知止定静栋梁才。

《诗序》先说此诗是“刺时”之作,然后又说“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那么,究竟是“刺时”呢,还是“刺卫君夫妇”呢?再进一步说,似乎此诗又不是“刺卫君夫妇”,而是专门“刺卫夫人”。何以如此复杂呢?我们用“静女”二字把这些联系起来。

从“时”而言,北风凛冽,天下萧条的时候,也就是生机蕴藏的时候,也是新生命孕育的时候;“卫君无道,夫人无德”的时候,就完全背离了《关雎》之中“窈窕淑女,君子好(三声)逑”的原则,到了需要“以君子为君、以淑女为夫人”的时候了。

《大学》中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如今,卫国已岌岌可危,怎么办?需要从“齐其家”开始。“卫君无道”了,则已非“君子”;“夫人无德”了,则已非“淑女”。君与夫人均已失德,则其“家”已无道了。

当此之时,国家的希望何在?在于“身修”而成为“君子”和“淑女”之人,唯有这样的“君子”与“淑女”之间“以德相配”,而且成为“国君”与“夫人”,然后才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为什么这里先说换掉“夫人”,而没有说换掉“国君”呢?因为“国君”有德,然后会以“静女”为“夫人”;“国君”如果无德,纵然要以“静女”为“夫人”,“静女”也不会接受。“静女”不会主动要求出嫁,而是在等待“君子”。

为什么这里所说的是“静女”,而不是“淑女”呢?因为只有在乱世之中能够坚守住其“本性之善”的人,才是能够“力挽狂澜”甚至“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才能是未来的希望所在。“静女”是在乱世中经受过考验的“淑女”。

我们学习《静女》的时候,不要把侧重点放在“女”字上,而要放在“静”字上。就像我们今天开头所说的那样,“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无论是男是女,首先都要从“知止而后有定”下工夫,才能做到“能静”。


第一〇七讲:QQ群讲座稿:《诗经·邶风·静女(二)(2014.11.30

【群友好!讲座增加“孔子学院(3)”、“原道·儒家-儒学-儒教”、“逐鹿☆墨兰阁”三个群。今晚参与的群共117个。欢迎朋友们来学经典。此前讲座文稿,都在我QQ空间日志“诗经讲座”栏目中,可读、可转。对讲座有何疑问,从此刻开始,群友可随时把问题发到我个人窗口,等讲座结束答复。今晚内容较多,可能会九点半之后才能结束。

因直播的群太多,会影响群友收看,也会导致宗来QQ启动和运行缓慢甚至不正常,因此,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群。若还有哪位群主愿意与宗来共学,建议在自己群里请志愿者转播。在115个群之外,想要再加入直播,须满足两个条件:群主亲自邀请;群友400以上。

此讲座文稿,是宗来自己刚刚撰写的学习记录,不是抄录而来的文字;前来贵群,都是应群主之邀才来与群友共学。各群群主不想继续,宗来可以即刻退出贵群。贴出的篇幅较长,间隔约十分钟,是因为同时发布的群过百,无法减短,敬请理解。】

请先把《静女》的诗序和正文阅读三遍:

诗序:《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第一章:静女其姝(音书),俟(音四)我于城隅。爱而不见(音建),搔(音骚)首踟蹰(音持除)

第二章:静女其娈(音栾),贻(音仪)我彤管。彤管有炜(音伟),说【通悦】(音义)【通汝】美。

第三章:自牧归荑(音题),洵(音寻)美且异。匪【通非】【通汝】之为(音围)美,美人之贻。

二、第一章讲解

说明:历来解此诗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四家诗”如今只剩下《毛诗》有全璧,认为是“刺时”之作;自宋朝欧阳修先生开始,有“静女亦以色诱,可见卫风之淫”的说法;近百余年来,则多解为“男女情恋私会”之诗。我们这里按《毛诗》理解。

看历来解此诗者,或者追究其“本事”,相当于把“经书”当做“史书”来读;或者完全抛开“诗序”,而“望文生义”而当做“民歌”,相当于把《诗经》当做“诗集”来读。我们这里不再探究其“本事”,不当做“民歌”,而只是依据《毛诗正义》以探求“经义”。

原文:静女其姝(音书),俟(音四)我于城隅。爱而不见(音建),搔(音骚)首踟蹰(音持除)

1】静字侧重于正心,姝字侧重于正色。姿色仪容宜真正,此是男女相同者。

上一次,我们已经详细说过“静女”二字,关键是其中的“静”字是“贞静而有法度”。“静女其姝”中的“姝”字需要仔细品味。《毛诗诂训传》解释为“美色”,是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美丽的容貌”呢?不应该仅仅这么理解。

“姝”字从“女”,固然与女子相关;“朱声”,却是理解这个字的关键。如何理解“美色”二字?需要从“正色为美”来理解。依据有三。第一,朱为南方正色。青为东方正色,白为西方正色,黄为中央正色,玄为北方正色。

第二,孔子说:“(音物)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音月)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意思是说,令人厌恶的事情有三,首先是耀眼炫目的紫色常常会使人看不到端正典雅的朱色,就像“大红大紫”常常博得众人的青睐一样;

其次是郑国乐歌会使人不再喜欢雅乐乐歌。因为郑国乐歌是动人心性、动人情感的,就像“下里巴人”之类的世俗流行乐歌一样;而雅乐乐歌则是典雅庄重的,不仅不能动人情感,而且会使人心情平和下来,就像“阳春白雪”之类的乐歌一样使众人昏昏欲睡。

再次,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巧言令色之人,没有仁心作为前提,也就是凭借这些手段而谋求私利权位的奸佞,必然导致危害国家。这种危害,可能是事实上的危害,也可能是对人心性的危害。对人心性的危害,比事实上的危害更严重。

第三,从“静女”之“静”和“其姝”之“姝”比较而言,“静”所侧重的是“贞静而有法度”,这是侧重于从“德行”方面来说;“姝”字所侧重的则是姿色仪容之正,主要体现在绝不以色诱人,更不想使人因受其色之诱而走向歪斜之路。

综合以上所说的三点,我们可以说,“静女其姝”之“姝”,是与“冶容”相反的“美色”。这样的“美色”,有形体的自然之美,而无任何娇柔作态,更不会通过改变形体而加强色相之“魅力”。所谓“魅力”,本身就有“鬼影”,而且其中还侧重于“力”。

更为重要的还有两点,其一,用“过分的化妆”、“刻意美容”所“提升”出来的“美色”,本身已经背离了“真诚”,而添加进去了一些“虚伪”;其二,这种做法就像我的朋友肖卫东先生所说的那样,这是“对父母的作品不满意”的做法。

《静女》所写的表面上士仅仅写了女子之“姝”,但是,我们在学习《静女》的时候,却不能局限在如何做一个女子方面,而应该是着眼于如何做人方面。无论男女,都应该做到“静”与“姝”——正心、正色。

2】既静且姝之少女,等待君子以礼来。贤人静女未得志,终有一日新春来。

刚才说说的是“静女其姝”,接下来我们说“俟我于城隅”。这个“俟”字,虽然不常见,但是,意思并不难理解,只不过是“等待”的意思。然而,这个“等待”难道是“有所贪求”的等待吗?是“迫不及待”的等待吗?

“贞静而有法度”者,绝不会如此。“静女”的等待,就好比是姜太公垂钓于渭滨、诸葛亮躬耕于垄亩,不用诱惑方式,也不用胁迫方式。“静女”在闺中待嫁,也是如此。“静女”所等待的那个“我”是谁呢?“静女”所待,必是君子。

《关雎》是“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在这里,若非君子,则“静姝之女”不会嫁。“于城隅”的意思是“在城墙之下的一角”,有三层意思。一,“自防如城隅”,亦即“以礼法自守”;二、相当于“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隅”是“城”最高处,是“自立于高处”。

总的来说,“俟我于城隅”不是“静女”等待着与某个男子约会,而是在城墙之外居住,前来求婚者若非君子则不会答应,若非守礼也不会答应。“静女其姝”等待在城墙之外,有何寓意呢?“静姝”之女犹如贤者,“于城隅”犹如“贤者在野”。

用“城墙”来说“以礼自防”,意味着“礼不可逾越”。“城墙”必有正门,入城也应当走正门。静女必以礼法自守,必以礼法缔结婚姻,这是未来可以“齐家”的前提;贤者由正道而从政,这是“治国”的前提。

“静姝”之女“可爱”,然而,卫君之所爱却不是如此“静姝”之女,而是无德的夫人;民间有贤德君子可信任,然而,卫君所信任的却不是贤德之君子,而是奸佞宵小。这是“静姝”之女“于城隅”、“贤者在野”的原因所在。

既然“卫君无道,夫人无德”,而有贤者在野,有静姝之女在城隅,也就是卫国的希望。静姝之女在等待君子以礼来提亲,又何尝不是说卫国百姓在等待着“有道之君,有德之夫人”呢?桀纣失天下的过程,也就是汤武得天下的过程。

汤武得天下,是先有仁心、义行,然后能得民心、得天命、得天下。战国之后,在天下混乱、民不聊生之时,如果有先有仁心、义行之人能按照正道而行,可能这两三千年的历史也就不至于有那么频繁的朝代更替,因而也不至于无数百姓因兴亡而遭受无量的苦难了。

3】静女可爱何不见?品信端正不苟且。为何搔首而踟蹰?志欲求之谨慎也。

所谓“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毛诗诂训传》说是“志往而行正”。“志往”体现在“搔首踟蹰”,“行正”体现在“爱而不见”。可是,这里所说的“志往而行正”,指的究竟是“我”呢,还是“静女”呢?是指“我”。

为何说是指“我”?因为孔颖达先生《疏》中说:“(静女)有德如是,故我爱之,欲为人君之配。心既爱之,而不得见,故搔其首而踟蹰然。”意思是说,因为“静女”有德而美,所以“可爱”,而且“我爱之”,但是,“我”要去见她却不敢轻举妄动。

“爱而不见”的“爱”,所指的是“她可爱”、“我爱她”。可是,这个“爱”不是“恋爱”、“爱情”之“爱”,因为“恋爱”、“爱情”都是出于“情”,而这里的“爱”则是出于“静女”的“正心之德”和“正色之美”。

“不见”之义,包括“我不能轻易去见她”,也包括“她不会轻易见我”。为何如此?唯恐失礼而已。君子、静女都不敢轻薄、亵渎于人,当然也不容他人轻薄、亵渎于我。婚姻需要“六礼”完备,求贤需要礼贤下士、诚敬有礼。

无论什么人,只要轻薄,便是德行有亏缺。无论什么事情,以轻薄开始,也就埋下了隐患。所以,“爱而不见”是“品行端正”的体现。为什么说“搔首踟蹰”是“志往”呢?伸手挠头、举足踱步,都是在思考。所思考的是什么?应该是如何前往才不会轻薄失礼。

为何体现“行正”的“爱而不见”在前,而体现“志往”的“搔首踟蹰”在后呢?虽然说先有“志”才能“前往”,但是,必须有“品行端正”为前提;只有“品行端正”之人,才会谨慎小心而不敢有丝毫马虎、轻率。

三、第二章讲解:

原文:静女其娈(音栾),贻(音仪)我彤管。彤管有炜(音伟),说【通悦】(音义)【通汝】美。

1】静女其言温而正,一支彤管用意深。国家后宫须礼法,有礼有法可解纷。

《毛诗诂训传》说:“静女其娈”,意思是“既有静德,又有美色”,是把“娈”也解释为“美色”。可是,这个“美色”和“姝”字之“正色为美”区别何在呢?这需要我们从《说文解字》来探究一下。

《说文解字》说:“娈,慕也。从女,?(音栾)声。”又说:“?,乱也。一曰治也,一曰不绝也。从言絲【同丝】。”由此而言,“?”字既然是“从言絲”,也就意味着与“言”和“絲”有关,应该是“其言如絲”之义。

“其言如絲”是何义?不是说话颠三倒四的混乱,而是能把繁杂混乱的道理、事情,说得有条不紊、井井有条,而且没有缺漏。“乱”是从蚕茧之中的“絲”而言,“治”是从把蚕茧变成蚕丝而言,“不绝”是从蚕丝连贯而不断而言。

如此说来,“娈”字相当于女子“四德”之中的“妇言”,也就是“静女之言如絲”之义,所以《毛诗》用“美色”解释“娈”字,可谓说话温顺合理、柔情款款、清脆端正之“美色”。如果说“姝”是从“正色之美”而言,那么,“娈”就是从“正言之美”而言。

所谓“贻我彤管”,意思是说,送给我一支“彤管”。《毛诗郑笺》说:“彤管,笔赤管也。”也就是说,“彤管”是赤色笔管的笔。“彤管”是做什么用的呢?《毛诗诂训传》说:“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

这里的意思是说,古人管理后宫,王后或国夫人一定要有“女史”,由她手拿“彤管”之笔,记录后宫诸人所行之事,如果后宫诸人有过错,而女史不记录下来,那就是“女史”有当杀之罪。《毛诗诂训传》还说了“女史”用“彤管”管理后宫之事的情况。

我们不必去探究“女史”究竟是怎么记录和管理后宫之事,因为“静女”不是用“彤管”作为“定情之物”,也不是以此作为表示友情的礼物,而是像《毛诗诂训传》所说的那样,是“遗我以古人之法”。

所谓“古人之法”,也可以理解为往圣先王所定的礼法。无论是后宫还是朝廷,有礼则可以防闲,有法则可以使人有所效法,而且能以法惩罚有过错之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不就是因为不顾礼节、违法不惩而导致的吗?

不要说“静女”是个“女史”之官,更不要说“女史也与人私定终身而淫乱”,因为“静女”能“贻我彤管”,是告诉人们治国、管后宫,需要遵循往圣先王之“古法”,进而可以说是使人能遵循道德礼义。由此可见“静女”之德。

2】彤管赤心可正人,古法自有圣人心。喜悦古法遵古道,献古法者亦可尊。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是从“静女”的“正言之美”说到“彤管”,因此,接下来则是合赞“彤管”和“静女”之美。所谓“彤管有炜”,看起来像是赞美“彤管”之美,而诗之义则在于赞美“古法”之善。

“炜”是何义?《说文解字》说:“炜,盛赤也。从火,韦(音围)声。”段玉裁先生说是“盛明貌也”。从“从火”,可以理解两种解释的不同。“盛赤”是从“烈火之色”作解,“盛明”是从“烈火之光”作解。那么,“韦声”又是何义呢?

《说文解字》说:“韦,相背也。从舛(音喘),囗(音围)声。兽皮之韦,可以束枉戾相韦背,故借以为皮韦。”从“韦”的正体字可以看到,“韋”字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就是“舛”的变形,中间的“口”就是从“囗”变化而来。

为什么是“相背”之义呢?如果以中间的“囗”为中心,那么,其上下两部分正好是相互背离的;“喘”字则是左右两部分相互背离。所以,从“韋”字可以引申出上下相背离、左右相背离,进而又可以说,“炜”字之义是“火光照亮上下左右”。

由此来说,“炜”字解释为“盛明貌”,比解释为“盛赤”更恰当。不过,《毛诗诂训传》却说:“炜,赤貌。彤管以赤心正人也。”这个解释又是怎么回事呢?前两种解释是从“火光”的作用来说的,后者的解释则是从“火光”本身而言的。

“贻我彤管”把“彤管”理解为“古法”,“有炜”则是指“彤管”自身之美。“彤管”自身之美,又用来指“静女”之心美。“彤管”有“赤心”,则“静女”也有“赤心”,如烈火之光明而有文采。烈火能照亮上下左右,“赤心”则可以使上下左右之人正其心。

往圣先王之“古法”,正是往圣先王“仁心”的体现,以此正人心、正后宫、正国家,则如日月、火光能照亮上下左右。然而,能喜欢“古法”而且能遵循“古法”者却不是很多。不喜欢,则虽有如无;不遵循,则虽有无用。

而“我”能够“说怿女美”,意思是说,能喜欢、乐于接受“彤管”之美、“静女”之美。“说”是“悦”的通假字,“怿”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而且接受。“女”字读作“汝”,既包括“彤管”,也包括“静女”。

“静女”送给“我”的是“彤管”,是“古法”;“彤管”有“赤心”,“静女”有“赤心”,“古法”更有“仁心”。“我”喜悦并接受“古法”,喜悦并接受“静女”,意味着喜悦并接受往圣先王之法,喜悦并接受有“赤心”的贤德之人。

四、第三章讲解:

原文:自牧归荑(音题),洵(音寻)美且异。匪【通非】【通汝】之为(音围)美,美人之贻。

1】城中未见白茅芽,然而田间早已生。新春归来遂人愿,静女有始必有终。

“自牧归荑”,意思是说,我让人从田官那里给我拿回来白茅草的嫩芽。“自”是“从”之义,“牧”是管理田地的官员,“归”是“拿回”之义,“荑”是白茅的嫩芽。“洵美且异”,意思是说,那白茅的嫩芽确实很美而且不同凡响。“洵”是“确实”之义。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有何深意呢?“自牧”是“从田官那里拿来”,“田官”则是管理田地之人,也可以是管理百姓之人,因此,管理百姓也叫做“牧民”,后世管理州郡百姓的官员也叫做“州牧”。

“归”字,意味着“本来就在此,而今又回到了这里”,相当于“回归”、“恢复”。“荑”是白茅的嫩芽,一方面是“新生”,另一方面,因为白茅是在祭祀的时候用来表达敬意而铺设在礼器或祭品之下的东西。

因此,“自牧归荑”意味着,能有“静女”这样贤德之人为官,能遵循“静女”所献的“古法”,能“修己以敬”,则国君可为君子,夫人可如静女,官员可为贤臣,那么,百姓可安,国家可安,从而能使卫国重新回归正道、获得新生。

为什么要说让田官把白茅的嫩芽拿来呢?意味着京城、城镇之中还没有见到新芽,恐怕更没有见到白茅的新芽,但是,乡村、田野之中却早已萌生出了新芽。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会赞叹其“洵美且异”。

“洵美且异”所说的,固然是赞美那“荑”——白茅的嫩芽,实际上,那是卫国百姓对卫国新生的由衷赞叹和殷切的期望。丈夫是君子,妻子是静女,家庭岂能不安?国君有道,夫人有德,邦国岂能不兴?此是其“美”,这个意思很好理解。

可是,为什么却说“异”呢?因为国泰民安虽然是君臣民的共同心愿,但是,在现实之中,毕竟国泰民安的时候少;在众多邦国之中,毕竟国泰民安的数量少。另外,对长期以来遭受摧残的卫国来说,看到这个“嫩芽”,就好像看到了春天。

《毛诗诂训传》说:“荑,茅之始生也。本之于荑,取其有始有终。”由此来说,“荑”又可以说是有“务本”之义,还有“有始有终”之义。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唯有“务本”,然后才可能“有始有终”。

2】白茅新芽可赞美,彤管尤其不可轻。遵循规矩方有望,叹人常自作聪明。

所谓“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毛诗诂训传》说:“非为(音位)荑徒说【通悦】美色而已,美其人能遗我法则。”意思是说,“我”之所以“悦怿女美”,不仅是赞美白茅芽本身之“洵美且异”,而且是赞美那位“静女”送给我的“古法”。

在这里,“匪”是“非”的通假字;“女”同于“汝”,指的是白茅芽——荑。“匪女之为美”所说的,并非仅仅赞美白茅芽之美。“美人之贻”的“美”是赞美之义,所赞美的是“人之贻”,亦即象征“古法”的“彤管”。

这一章明明写的是“荑”,上一章所写的财是“彤管”,可是,为何却赞美“彤管”呢?因为有了象征“古法”的“彤管”,然后才有了象征“新生”的“荑”。这让我想到了孟子的一段话,我们可以从孟子这段话来理解。

孟子说:“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意思是说,“圆规和矩尺,是测画方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人之伦常的最高标准。想要做一个好的君主,就要遵循君主之道;要做一个好的臣子,就要遵循臣子之道。”所谓“古法”,也就是“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同圆】。”

无论是为君之道,还是为臣之道,两者都效法尧舜就是了。如果不依据舜作为帝尧之臣做事那样去在君下做事,那就不能算是敬其君主;如果不依据帝尧用来治民的做法那样去治民,那就是伤害其庶民。

圣人所传的大道就,尧舜定下的规矩,都在“四书五经”之中。天下君主没有不能遵奉先王之道而达尧舜之治的,所以,对于君主来说,遵奉先王之道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可是,为什么天下君主最终能够达到尧舜之治的却非常少呢?

那是因为君主自认为遵奉先王之道是困难之事,是因为君主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甚至是昏庸荒淫。忠贤之臣,尽心尽力以先王之道引导、辅佐君主,使君主能达到尧舜之治,这才是“尊君”。如果有人认为其君不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君,便是不知不觉地危害其君。

纵使已经是“卫君无道,夫人无德”了,只要国君能幡然醒悟、改过自新,也不是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如若不然,那么,有能够修身成德、遵循尧舜之道的“君子”和“静女”,就可能成为新一代国君和夫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召南-鹊巢
◎卷一 一之三〔国风〕
《诗经》解读
毛诗 |
诗说解颐正释 卷一 ~ 卷十
隰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