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迷茫的硕博研究生们如何做研究!



中科院牛导呕心沥血之作

这是2009年10月16邹谋炎教授应邀给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们作的报告,我今天才有幸读到,看完后觉得受益匪浅。全文覆盖面广,娓娓道来,对初入科研之门的研究生、博士生们来说是一个很难得的指导。认真读完本文的几篇文章,可以让你对科研有一个完整而准确的认识,包括怎么选文献、怎么精读文献、怎么选题、怎么做研究、怎么写论文等一整个过程,虽然一些例子是电子信息领域,但关于科研的讲解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虽然本站之前也有转载,但由于解释不详细,没有引起关注。我实在不忍心让这么好的大作就此没入历史长河中,所以在此隆重推荐一下,希望更多的人受益!


经典片段摘录:


“现在的学术刊物众多,甚至已成灾难。‘开卷有益’的时代早已过去。为了不浪费有限的生命,读书必须有选择。”

“精读文献可以先读提要、前言、图表、结论,不急于细读正文。读后好好思考一下,文章作者要处理的是什么问题;他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他得出了什么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通过这些思考,经验丰富的研究者有可能设想出某些处理问题的理论方法,然后再阅读正文,可以比较与作者文中的理论方法有何异同。”


“博士论文选题对你将来的发展可能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如果你将来想继续研究和深造,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具说服力的是你的数学背景、英语能力和对新思想的敏感度;如果你将来想进入企业或创业,最有价值的是你的实际本事、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在选什么题上不必过份耗费时间。




“博士生必须有完全独立研究的思想准备。能得到导师指导是你的福气,但得不到导师指导并非无福。导师无法指导你可以说是正常情况,在国外也是如此。导师的基本作用是为你提供一个研究机会和基本条件;给你指定一个研究领域;能够听你的汇报,理解你对研究问题的考虑;能够对你的研究结果(包括中间结果)做出恰当的评判,以便帮助你调整或继续你的研究计划;能够审查你的研究论文,帮助你改进论文的表述。做到了这些,就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导师。导师能做得更好或更差完全看你的运气。对导师有太多的期望常常不大现实。


“许多研究者相信“灵感”。事实上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性思想是灵感而发。但如果基础不足和思考简单,所谓灵感恐怕只是异想,或‘小儿科’的机巧。研究生和研究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知识,才可能在研究领域中产生出科学性的灵感。”

“积累知识和勤于思考是科技人员的基本功。如果你想在一个研究领域中达到自由,就必须加强基本功。”“决定你将来的不是当前的选择(对或是错),也不是当前的环境(好或是差),而是你是否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


原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09&do=blog&id=266037[ 来自科研家族 纳米技术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博士生关于科研能力培养的体会和观点
读博的经验
读文献,读什么、怎样读?
研究生如何获得完整的科研训练
398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参与科研的消极体验
研究生如何寻找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