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物黄芩汤治虚热案

三物黄芩汤出自 《备急千金要方·三卷》,习称 《千金》三物黄芩汤,由黄芩、苦参、干地黄3味药物组成,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者,为滋阴清热的有效方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末附录此方,以补其病脉证治之未逮,说明本方确有其临床价值。我们在学习《金匮要略》的时候往往忽略附方,我觉得但凡能够附在后面的方剂,肯定是经过长时间临床验证的,不然的话早就淘汰了,这些附方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今天来讲一讲柴浩然老中医不仅擅用三物黄芩汤治疗产后虚热,而且还将其扩大运用于多种虚热疑难杂症。我们来看两个病案。

病案一  夜半发热

李某,女,25岁,1993年8月18日初诊。

患者5年来,每届3月至11月夜半发热,体温高达39.5℃-42℃,至天明热退无汗,若于发热时稍有汗出,发热即退。
(按:读到此处,瞬间想到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汤可以治疗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是否正确呢?我们继续看)热时全身皮肤出现不规则红斑,消退后皮下有结节,某医院诊为结节性红斑。诊时见舌质淡红、尖部剥脱少苔,脉弦细而数。(按:脉细为血虚,数为有热)
证属阴虚内热,迫血外泄。

治宜滋阴清热,方用《千金》三物黄芩汤。

处方:生地30g,黄芩15g,苦参12g。4剂,水煎,空腹服。

8月24日二诊:服药1剂后夜半发热停作,精神、食、眠均佳,但近两天咽喉疼痛,继用上方合桔梗汤化裁。

处方:生地24g,苦参15g,黄芩、桔梗各9g,甘草6g。6剂,水煎,空腹服。
(按:桔梗汤为仲景治疗少阴咽痛之方,此老善用经方)

9月3日三诊:服上药10天仅有4天夜半发热,咽痛消失。继用上方合青蒿鳖甲汤化裁。处方:黄芩、青蒿、知母、粉丹皮各9g,苦参15g,生地24g,鳖甲(打碎先煎30分钟)30g,6剂,水煎,空腹服。服完药后,夜半发热消失,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按:为何首诊不用青蒿鳖甲汤而在三诊才用?细思之后方觉,青蒿鳖甲汤乃治疗温病后期,邪热不重,阴液已伤,余热未清,用青蒿鳖甲清残留阴分之伏邪。而此时患者高热,热势不减,青蒿鳖甲汤虽有透热养阴之效,但恐难以在高热中建功。因此柴老先以三物黄芩汤退高热,待热势减轻之后再用青蒿鳖甲汤以收全功。)


编者按:本案夜半发热,天明热退无汗,虽系高热,但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亦属阴虚内热。柴浩然首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即获初效,继合桔梗汤清利咽喉,终合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使5年痼疾霍然而愈。

病案二  午后低热

邵某,女,37岁,1992年3月21日初诊。

患者低热56天,伴腋下、腹股沟处肌肉疼痛。低热多于中午12时出现,体温37.5℃,至凌晨1时左右热退身凉,伴手足心热,口干不欲多饮,疲惫乏力,腰腿酸困;面色萎黄无华,舌淡红、有齿痕,苔白润,脉弦细略数。曾于某医院检查,诊为低热待查,服用中药(不详) 12剂,稍有减轻,停药如故。
(按:午时为阳气正盛之时,而此时发热,说明患者阴虚不能制阳。午夜乃阴气至盛之时,以自然之阴补体内阴之不足,阴可制阳,热自退。以此观之,患者乃阴虚之体无疑。但患者舌淡红、有齿痕,苔白润,说明患者非但阴伤,亦有阳伤,此阴虚日久,阴损及阳,邪不盛而正虚。所以患者热度不高,只是低热。此并非课本所言“舌红少苔脉细数”的典型阴虚。)

证属气阴两虚,虚热内扰。

治宜滋阴清热,兼以益气,方用《干金》三物黄芩汤加味。

处方:黄芩、生地、玉竹、荷叶、太子参各9g,苦参6g。2剂,水煎,空腹服。

4月3日二诊:药后热退,体温正常,仍觉疲惫乏力,腰腿酸困,手足心热。

此余热未尽,继用上方加地骨皮15g,知母9g,3剂,水煎服。

4月10日三诊:药后上症渐退,但3天前感冒又见低热,体温37.1℃ ,舌尖生疮疼痛。改用三物黄芩汤合封髓丹。处方:黄芩、苦参、黄柏各9g,砂仁4.5g,甘草6g,生地15g,3剂,水煎服。(按:舌尖生疮为心火上炎,心火上炎因肾水不能上济,心肾不交,用封髓丹合三物黄芩汤,用方巧妙。陈修园称封髓丹为“大封大固春常在,巧夺天工造化玄”黄柏、砂仁、甘草用药比例为6:3:4,封髓丹确实值得研究。)

4月15日四诊:口疮痊愈,低热消退,嘱用六味地黄丸易汤加地骨皮30g。3剂,水煎服,以资巩固。

编者按:本案阴虚内热,兼夹气虚,故首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加太子参、荷叶、玉竹甘润益气养阴之品,使低热退却,正气渐复;后因外感复作,口舌生疮,继合封髓丹滋阴降火,标本兼顾;终以六味地黄汤滋阴善后,以资巩固。

曾看到有人将柴浩然老先生与蒲辅周、刘渡舟、胡希恕几位老先生之学术和医术进行过比较,比较之后发现柴老虽名望不及其他几位老先生,但在学术和医术上绝不逊于上述诸位老先生。之所以选录柴老先生的医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柴老治病多一、二诊就见效,四诊、五诊就以痊愈,而且多用经方,药虽少,而效验佳,值得细心体味。不似诸多名医治愈需要七诊、八诊,甚至十诊以上,而且用药颇多,自忖非善法可仿效。

注:上述病案选择《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柴浩然》,柴瑞霭、柴瑞霁、柴瑞震编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浩然 三物黄芩汤
青蒿鳖甲汤
治内伤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
【方剂与医案】清热剂之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汤临症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