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1公开课——春季大棚番茄管理注意事项
  
  春天来了,气温高了,光照强了,蔬菜生长速度加快了。但是此时棚室内番茄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就是气温回升快,地温回升慢,加上如果前期(冬天)管理不当,根部保养不好,此时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保证叶片蒸腾的水分,就出现排水大于供水现象,所以中午植株会出现不同程度萎焉。并且春季地温回升,土壤病害蔓延的速度也会加快。
  

  春天时根系特别弱的情况下,出现整个植株黄化现象。
  
      

  春天进入膨果期之后,出现下部叶片黄化,并且随着膨果穗数的增加,叶片黄化逐渐向上蔓延。出现这种现象,不少人认为是缺镁造成,那么真的是缺镁嘛?看看下面的图
  
      

  番茄缺镁典型症状:番茄叶片中部,叶肉组织开始黄化,叶缘保持绿色。上一张图不单纯是的叶片内部黄化,而是叶片边缘和叶肉组织都出现均匀黄化,这其实是一个老化现象。因为膨果期番茄生长需要大量养分,但是此时很多棚室有土壤酸化、根系恢复比较慢,根系吸收养分达不到需要量,造成下部叶片开始老化,并逐渐向上发展。
  
  春天来了,一些土传病害比较严重。因为冬天温度低,植物本身的代谢比较慢,那个时候,即使根系出现问题,表现也不会很突出,再加上冬季气温比较低,病菌发展速度较慢。但是春天到来后,随着气温升高,棚室地温也会升高,土传病害就会表现的严重起来。比如,我们知道的枯萎病、根腐病,温度在20度以上时发展速度比较快。深冬期土壤温度达不到20度以上,即使有发病植株,表现也不明显。但是春季温度升高、光照增强,地上部生长加快,同时病菌发展速度也加快,造成大棚死棵出现反弹现象,死棵比冬天更严重。
  
  春天大棚在果实上的问题
  
  1)激素过量问题
  

  冬天棚温比较低,那时候的点花浓度放在春天使用就会出现问题。
  
  2)转色不好问题
  

  转色极不均匀,常出现在第一穗果和第二穗果
  
      



      

  转色不好有两个问题,掰开如果发现,维管束已经变褐,就是筋腐病。其和果实膨大期环境息息相关,如果当时遭遇低温,低于13度,根系吸收营养受阻。同样温度下,最先吸收的元素是氮素,氮素吸收比钾素多;加上温度比较低,光合作用比较弱,果实内部碳水化合物失调,容易产生筋腐病。
  
  还有一种,掰开果实之后,没有形成坏死,按压青色部位也不是特别硬,这主要是棚内温度低,转色比较慢。有一种情况:向阳一面转色好,背光面转色不好,就是由棚温低造成。以上介绍的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生在越冬茬,因为经过一个严冬,根系老化严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春季定植的小苗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植株旺长,叶片超大超长。
  

  植株旺长徒长的危害:
  
  1)开花延迟
  
  2)第一穗果实膨大缓慢
  
  3)容易诱发各种病虫害。
  
  4)极易造成植株早衰。
  
  二、注意预防侵染性病害流行
  
  由冬天到春天,菜农通风管理惯性思维没有改变,还是按照冬天模式,容易造成通风不畅;温度回升,浇水量增大,加上通风不畅,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造成一些侵染性病害流行。
  
  1、早疫病
  

  早疫病在温差大时容易发病。由于不少农户放风口还是和冬天一样大,棚室内可以达到35-40度高温,而此时期夜晚温度还是比较低。所以春季放风管理不当容易发生早疫病。
  
  灰叶斑病
  

  灰叶斑病和早疫病区别:病斑比较小,极易造成穿孔,没有明显轮纹。一些抗病毒的品种容易感染,用药和早疫病差不多。
  
  适用药剂:
  
  甲托、异菌脲、代森类;(常规类)
  
  三唑类;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
  
  露娜森、绿妃等
  
  3、灰霉病
  

  春天棚室内最容易流行的就是灰霉病,大棚番茄爆发灰霉病的季节,春季比冬季更严重。由于春季浇水比较多,棚室温度比较高,更容易造成灰霉病的发生。灰霉病的治疗从侵染环节入手——解决残花不脱落问题。如果让残花脱落掉,灰霉病就会很轻,可以看前面视频。
  
  灰霉病适用药剂:异菌脲、嘧霉胺、啶酰菌胺、腐霉利啶氧菌;啶菌噁唑、克菌丹、丁子香酚、木霉菌; 露娜森、绿妃等。注意轮换使用,防止抗性产生。
  
  4、叶霉病
  

  春季还有一个容易发生的叶片性病害就是叶霉病,叶霉病在番茄的生产管理中也算是一个比较棘手的病害。因为一旦爆发,很难控制,传播量很大。有一些抗病毒的品种容易感染。
  
  叶霉病防治:在温度上掌握一个原则:如果棚室内发现叶霉病,中午保持高温,防风达到30度以上,30-32度保持1-2小时,晚上放风至低温。因为叶霉病病菌对温度很敏感,夜温超过20度,传播速度非常快。因此,治疗叶霉病一定注意把夜晚温度适当降一些。春天棚室温度比较高,放棉被的时候适当晚放一会儿,不能像冬天那样,太阳还很高就放下来。天色比较晚的时候,如果这时棚温还是比较高,可以把放风口拉大一些,让温度降到15度左右,再把棉被放下来。通过这种温度调控,对叶霉病防治比较有效。
  
  叶霉病使用药剂:
  
  嘧菌酯、甲基硫菌灵、春雷·王铜、春雷霉素氟硅唑、多抗霉素、克菌丹、露娜森等。
  
  5、晚疫病
  

  晚疫病在春天一旦发病,很容易爆发流行。在冬天发现晚疫病,它的发展速度往往比较慢,但是春天如果发生晚疫病,由于温度比较高,春天浇水量大,间隔时间短,棚室经常出现高温高湿环境,一旦发病,很容易爆发流行。本地在2015年春天,因为晚疫病,短短2、3天,造成部分棚室番茄整棚死棵。
  
  晚疫病适用药剂:
  
  氰霜唑、嘧菌酯、氨基寡糖素、烯酰吗啉、氟啶胺、瑞凡、银发利。
  
  控制晚疫病,应该随时注意棚室通风程度,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程度,要把底风放开;尤其是浇完水后,一定要注意通风;并且定植不要太密,并不是多一株就多一株产量。因为定植过密,操作行太窄,一旦爆发性病害发生,很难防治。
  
  6、病毒病
  

  褪绿病毒病
  
  春天最主要的病害:病毒病。病毒病在北方大棚番茄主要发生在两个时间段,一是春天,二是8、9月份定植西红柿的时候容易爆发。最近几年本地爆发比较严重的就是褪绿病毒病。这两年农户种植都是抗病毒的品种为什么还会出现病毒病?因为抗病毒品种主要是抗TY病毒,而褪绿病毒病是最近几年发生的,属于一个变种,所以在春季棚室管理上也应特别注意。病毒病爆发环境:高温干旱,加上刺吸式口器害虫传播。病毒病属于系统性病害,一旦感染病毒,无论生长点还是根系,都是携带病毒的,造成生长点萎缩,根系也萎缩不长,就像癌症一样。因此很多农户发现番茄得了病毒病之后,就拔掉,重新播种,其实不一定正确。其实病毒病不是不可预防、治疗的,对付系统性病害需要一个系统性治疗方案。
  
  1)改善环境,保证棚室小气候环境,避免出现高温干旱,浇水时包括操作行都给浇一下,并且多浇操作行,因为操作行不覆膜,水分易蒸发,这样可以提高棚室湿度。
  
  2)没有发病毒时定期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如氨基寡糖素等,在叶面上多用一些锌肥,预防病毒病。
  
  3)一旦发现,及时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药物搭配一定要系统性:搭配钝化病毒的药物,增加营养的产品,复配一些刺激生长点生长的、刺激生根的产品,再配一点锌肥,比单纯使用效果好。
  
  治疗病毒病要遵循一个原则:系统性病害,并非可防不可治。对付系统性病害需要系统性治疗,改善环境,提前预防,及早治疗。即使病毒病不能治愈,但是通过治疗,控制病毒的复制,并且补充营养,刺激生长,保证其能开花结果,把损失降到最小。
  
  农业种植需要摒弃传统观念:发现病害,解决病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好多问题,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解决不了,因为前期工作没有做好,此时已经无力回天,所以想要高产,综合管理很关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棚番茄(西红柿)主要病害用药方案!
春季大棚西红柿易发病害及生理问题(李庆华)
番茄病害防治方案11111
几十种番茄病虫害,一网打尽!“种得好”干货汇总!
温室大棚实施高温闷棚的六个要点
如何让西红柿优质高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