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大饮食问题,别说你没中招【每周一榜】

最容易犯的7种饮食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何丽

据调查,饮食不健康是影响健康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营养盲”远多于文盲,保守估计,有超过60%的家庭膳食搭配不科学、营养不合理,存在诸多问题。

1、三餐搭配不合理,早餐不吃夜加餐

很多家庭的三餐搭配不合理。早餐吃得单调、品种少,甚至随便在街头买点应付,还有些年轻人和学生不吃早餐;中餐大多买快餐、吃盒饭,或是简单做些对付;晚餐往往非常丰盛;还有不少人有吃夜宵的习惯。长此以往,健康一定远离你!

建议:早餐尽量多吃、品种要丰富;中餐荤素各半、吃饱且足量;晚餐多素少荤、简单且适量。

2、食不厌精主食少,不吃粗粮爱细粮

由于喜欢精白米面的细腻口感,很多南方城市居民不愿意吃粗杂粮。有些人为了控制体重,几乎很少吃主食。其实谷类食物才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建议:适当吃些小米、玉米、荞麦、燕麦、薏米、杂豆、薯类等粗杂粮,以及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有利于肠道健康,以减少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每天最好吃50~100克粗杂粮和薯类。

3、蔬菜水果量不够,奶豆制品消费少

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只吃250克蔬菜,并以浅色蔬菜为主,水果平均每天只吃50克左右,与我国膳食指南要求的每天500克蔬菜和250克水果推荐量相比还差得远。奶、豆制品的摄入量更是少得可怜,大城市居民每天喝奶不到100毫升,吃豆制品不到20克。

建议:多吃绿、红、黄、紫等深色蔬菜和叶菜,每天吃1-2种水果,鼓励购买新鲜、本地、应季的食物。每天至少喝250毫升奶,多吃豆制品。

4、烹调重味不科学,油盐摄入均超标

很多家庭做菜都重口味,喜欢用油炸、油煎方式烹调食物。食用油消费人均每天45克以上,吃盐超过10克,远远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天25-30克食用油和6克盐。摄入过量的油、盐会增加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建议:烹调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熏;少吃盐腌制品、酱制品,减少酱油和鸡精等用量。烹调蔬菜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凉拌可放醋,热炒不加碱。

5、偏爱超市买熟食,喝汤弃渣丢精华

超市里的熟食含盐量比较高,不适合长期食用,更不适合孩子吃。如果熟肉呈现粉红色,则是加了亚硝酸盐。正规企业的产品可适量食用,但很多熟食是小规模制作,很难准确控制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很多人喜欢煲汤喝,却将食材弃去,实际上汤中的营养成分是很少的,营养的精华还是在渣里。

建议:尽量少吃市售熟食,或搭配新鲜蔬菜吃。喝汤时也吃渣。

6、关注食物酸碱性,相信食物会相克

很多人相信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而不敢吃酸性食物。其实研究食物的酸碱性主要是用于评价其化学性质,测定食物的矿物质含量,或用来判断谷类食物的加工精度。虽然食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但人体有完整的体液缓冲系统和肺调节、肾脏调节,可以保障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因此酸性食物不会造成酸性体质。还有很多人相信食物之间会相克,在饮食的搭配上战战兢兢,一日三餐食物品种非常单调。

建议:选择食物不要关注酸碱性。因为各种食物均有其营养优势,食物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搭配合理的问题,其关键是能不能做到膳食平衡。即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既能满足人体需要又不至于过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适宜。食物相克的说法大多是以讹传讹的无稽之谈。选择食物应该杂而全。

7、零食选择欠妥当,酒和饮料受欢迎

很多人喜欢吃油炸、甜、咸和颜色过于鲜艳、香味过于浓郁的零食。休闲聚会时、玩电脑看电视时,常常无意识地吃零食过量;喜欢含糖的碳酸饮料和含酒精饮料,习惯于在宴席上大量饮酒。

建议:零食可在正餐之间适量食用,多选奶类、果蔬、坚果等新鲜天然的零食,最好有独立包装。尽量远离口感好得异乎寻常(如特别脆、酥、有筋道等)的食品。尽量不喝碳酸饮料,饮酒要限量。

饮食其实很简单,什么都吃,适可而止。每个人都爱自己温暖的家,都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幸福。就让我们的关爱从饮食开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家庭的七大饮食问题
转帖:日常饮食的七大缺陷
天天吃饭,你究竟吃对了吗?
饮食相宜则益体
高血压患者怎样吃? 专家:一肉二果三谷四菜
《我会好好吃》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